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孙立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孙立贤 男 汉族 博导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lxsun@dicp.ac.cn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研究领域1.航天新材料(高潜热相变储能材料、高能推进剂、催化剂、无机热超导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材料) 设计、制备与热化学研究。

2. 新能源开发(储氢材料、制氢材料、生物燃料电池、煤高效与洁净燃烧技术、重油乳化燃烧)。

3. 传感技术(如氢气安全检测、生物传感器、石英微天平、平面波导光学传感器等)。

4. 化学生物学 (生物微量热及电化学、光化学研究)。

5. 化学计量学(如构效关系、多元校正、人工神经元网络)及其在能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招生信息招收具有化学、材料化学、能源材料、生物化学等专业背景的学生
招生专业070304-物理化学
081705-工业催化

招生方向能源材料(储氢、制氢、相变储能、推进剂材料)、热化学、传感器和和生物燃料电池


教育背景1980 - 1984 湖南大学 分析化学专业 学士
1984 - 1987 湖南大学 分析化学专业 硕士
1991 - 1994 湖南大学 分析化学专业 博士


学历1994年 湖南大学 研究生毕业


学位1994年 获湖南大学 博士学位


出国学习工作1995 -1995 获日本STA基金,客座研究员
1995 -1996 获德国洪堡(AvH)基金,洪堡基金会员
1996 -2001 获日本AIST/NEDO基金,产业技术研究员
2002 .7-2002.9 获日本AIST基金,客座研究员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1987-1990 湖南农业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讲师/主任
1992-1995 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副教授
2001.8-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洁净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热化学组组长、研究员、博导;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与终期评估优秀获得者),辽宁省能源材料热化学重点实验室(筹)主任


社会兼职国际化学热力学协会理事与顾问
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 Calorimetry》地区编辑
国际《The Journal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编委
国际《In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 Science》编委
国际《Recent Patents on Corrosion Science》编委
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客座教授

教授课程热分析方法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 Improved hydrogen storage in the modifi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by hydrogen spillover eff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32 (2007) 4005-4010. 200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2. 精密自动绝热量热仪研制, 2009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奖
3. Effects of Pd substitution for Ni on corrosion performances of Mg0.9Ti0.1N1-xPdx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2007年 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
4. 新型Al-SnCl2复合材料产氢性能研究, 201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
5. ******规范,2006年总装备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6. ******材料, 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专利成果1. 一种中微孔金属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授权公告号:CN**B, 2010.07.21
2.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CN**B 2010.09.01
3. 镍氢电池用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授权公告号:CN**B, 2010.08.25
4. 一种微生物电池及其制备,授权公告号:CN**C 2009.07.08
5. 一种Na2GPO4.12H2O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CN**C 2006.05.10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至今已发表SCI论文23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 Xiaoliang Si, Chengli Jiao, Fen Li, Jian Zhang, Shuang Wang, Shuang Liu, Zhibao Li, Lixian Sun*, Fen Xu, Zelimir Gabelica and Christoph Schick , High and Selective CO2 Uptake, H2 Storage and Methanol Sensing on the Amine-Decorated 12-Connected MOF CAU-1,ENERGY & ENVIROMENTAL SCIENCE, DOI: 10.1039/c1ee01380g, 2011.

2. Yongjin Zou, Cuili Xiang, Li-Xian Sun*, Fen Xu,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electrodeposition of platinum nanoparticles onto carbon nanotubes and immobilizing enzyme with chitosan-SiO2 sol-gel.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3 (2008)1010-1016.

3. Liu, YY; Ju-Lan, Z; Jian, Z; Xu, F; Sun, LX*, Improved hydrogen storage in the modifi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by hydrogen spillover eff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32 (2007) 4005-4010.

4. Yongjin Zou, Li-Xian Sun*, Fen Xu,Biosensor based on polyaniline–Prussian Blu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hybrid composite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2 (2007) 2669–2674.

5. Xiaoliang Si, Fen Li, Lixian Sun*,Fen Xu, Shusheng Liu, Jian Zhang, Min Zhu, Liu-Zhang Ouyang,Dalin Sun, and Ying-Liang Liu, Metals (Ni, Fe)-Incorporated Titanate Nanotubes Induced Destabilization of LiBH4 , J. Phys. Chem. C, 115 (2011) 9780–9786

6. Yongjin Zou, Cuili Xiang, Lini Yang, Fen Xu, Lixian Sun*, A mediatorless microbial fuel cell using polypyrrole coated 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as anode mate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08(33)4856-4852.

7. Lithium-based 3D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hydrophilic structure for sensing of solvent molecules, CRYSTAL GROWTH & DESIGN, 8 (2008) 3127-3129

8. MQ Fan, F Xu, LX Sun*, Studies on hydrogen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lysis of the ball milling Al-based materials in pure wa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32 (2007) 2809-2815

9.JL Zeng, Z Cao, DW Yang, F Xu, LX Sun, XF Zhang, L
Zhang, Effects of MWNTs on phase change enthalp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 solid-liquid organic PCM,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95 (2):507-512 2009

10. Li-Ni Yang, F. Xu, Li-Xian Sun, et al., Study on interaction between antibiotics and Escherichia coli DH5 alpha by microcalorimetric method,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85 (3), 807-810 (2006)



发表著作分别应Elsevier出版社和中国科学出版社的邀请合作出版著作两部。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1. 新型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010CB631300] , 科技部973项目第三课题
2. 多孔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储氢材料及其储氢器研究与开发,[2007AA05Z115] 科技部863项目
3. 化学储贮氢功能材料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MOFs限域NH3BH3等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制备、催化机理与热化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碳纳米管负载金属催化剂掺杂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体系的制备、储氢性能及催化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碳与合金复合储氢材料的构建与性能, U**]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联合基金
6. 燃料电池移动氢源用金属基新型制氢材料及器件的研究, [2010A**] 广东省-中科院联合基金
7.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and metal or complex hydrides[#2008-006-3-100]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项目



参与会议1. 先后组织承办 “第五届国际与第七届中日双边热分析和量热学学术交流会” 、“第十四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并任会议共同主席
2. 承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储氢材料第八次交流和第十五届“DICP Symposium on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会议
3. 作为国际化学热力学理事,多次组织并参加国际化学热力会议(ICCT2008, ICCT2010)
4. 2010年应邀担任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Pacifichem 2010 会议“Optical
Waveguide Techniques for the Analyses of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分会主席
5. 2011年应邀担任在日本东京召开的6th International & 8th Japan-China Joint Symposium on Calorimetry and Thermal Analysis, CATS2011会议组织委员会成员
6. 2011年应邀担任在长沙召开的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Advanced Materials (CEAM 2011) 大会共同主席,并并应邀做学术报告作大会报告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与国际化学热力学主席、法国Blaise Pascal University的J-Pierre.GROLIER教授,国际化学热力学理事、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MichaelFrenkel教授、日本工芸大学Y. Sawada教授等建立了很好的学术合作关系,共同申请成功国际IUPAC储氢材料热力学研究合作项目等。还与美国TA公司联合组建热分析实验室,并与法国Setaram、瑞典Hot disk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船重工、航天四院等开展合作研究。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曹朝霞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张志恒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曾巨澜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江涛 硕士研究生 081705-工业催化

张箭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褚海亮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刘颖雅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邹勇进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齐艳妮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范美强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邱树君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杨黎妮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向翠丽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姜春红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刘淑生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宋莉芳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现指导学生

刘双 硕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李志宝 硕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焦成丽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王爽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姜侠 硕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司晓亮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相关话题/材料 物理化学 博士研究生 化学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