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唐翔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唐翔宇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电子邮件: xytang@imde.ac.cn
通信地址: 人民南路四段9号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邮政编码: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90301


招生方向土壤环境

教育背景1999-09--2002-0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博士
1993-09--1996-06 浙江农业大学 硕士
1989-09--1993-06 浙江农业大学 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10-11~现在,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2008-12~2010-11,比利时根特大学, 博士后
2006-10~2008-11,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 博士后
2004-10~2006-10,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 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2002-07~2004-1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博士后
1999-09~2002-06,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博士
1996-07~1999-08,浙江工业大学, 助教
1993-09~1996-06,浙江农业大学, 硕士
1989-09~1993-06,浙江农业大学, 学士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Air-drying and liming effects on exchangeable cadmium mobilization in contaminated soils: A repeated batch extraction study, Geoderma, 2011, 第 1 作者
(2) Dissolved and colloidal transport of cesium in natural discrete fractur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2010, 第 1 作者
(3) Colloid-facilitated transport of lead in natural discrete fractur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 第 1 作者
(4) Pilot study of temporal variations in lead bioaccessibility and chemical fractionation in some Chinese soil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 第 1 作者
(5) The ageing effect on the bioaccessibility and fractionation of arsenic in soils from China, Chemosphere, 2007, 第 1 作者
(6) The effect of ageing on the bioaccessibility and fractionation of cadmium in some typical soils of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6, 第 1 作者
(7) Assessment of the bioaccessibility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s from Beijing using an in vitro tes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6, 第 1 作者
(8) Identification of 137Cs reference sit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Pedosphere, 2006, 第 1 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百人计划启动项目(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主持, 国家级, 2010-07--2011-12
( 2 )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4-12
( 3 )中国西部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与扶贫, 参与, 研究所(学校), 2010-09--2011-02
( 4 )“川中丘陵生态增值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专题, 主持, 国家级, 2011-01--2015-12


参与会议(1)Preferential pathways of pollutants via subsurface and overland flow in an agriculture-dominated watershed Xiang-Yu Tang, Piet Seuntjens, Wim M. Cornelis, et al. 2010-06-05
(2)Preferential pathways for subsurface and overland flow on a sloped farmland: field evaluation Xiang-Yu Tang, Piet Seuntjens, Wim M. Cornelis, et al. 2010-05-06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相关话题/环境 中国科学院 研究所 博士后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