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王德强 男 硕导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电子邮件:dqwang@cigit.ac.cn
通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
邮政编码:400714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光学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招生方向 石墨烯光电器件,成像仪
生物纳米材料,材料图形化
纳米孔,DNA测序,单分子检测
教育背景 2001-09--2006-0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博士学位
1997-09--2001-07 吉林大学 学士学位
学历
学位 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0-10--2014-03 美国IBM T.J.Watson Research Center 研究科学家
2008-12--2010-10 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UIUC) 博士后
2007-05--2008-12 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rlington 博士后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IBM Third Plateau Application Invention Achieveme,一等奖,其他级,2013
(2) IBM Second Plateau Application Invention Achievem,一等奖,其他级,2013
(3) IBM First Plateau Application Invention Achieveme,一等奖,其他级,2012
(4) IBM First Patent Application Invention Achievement,一等奖,其他级,2011
(5) 中科院微电子所个人优秀奖学金,一等奖,研究所(学校)级,2005
(6) 教育部同步辐射博士创新基金,一等奖,部委级,2005
(7) 中科院微电子所个人优秀奖学金,一等奖,研究所(学校)级,2004
(8) 中国科学院刘永岭个人优秀奖学金,一等奖,部委级,2004
(9) 中科院微电子所个人优秀奖学金,一等奖,研究所(学校)级,2003
专利成果 (1) Genomic sequencing using modified protein pores and ionic liquids,发明,2010,第5作者,专利号:WO ** A3
(2) Integrated nanopore and Paul trap system for DNA capture and motion control,发明,2014,第3作者,专利号:US** A1
(3) Fabricating self-formed nanometer channels,发明,2014,第5作者,专利号:US ** B1
(4) Fabricate self-formed nanometer pore array at wafer scale for DNA sequencing,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US ** B2
(5) Electron beam sculpting of tunneling junc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with nanopore for DNA sequencing,发明,2012,第5作者,专利号:US** A1
(6) Functionally switchable self-assembled coating compound for controlling translocation of molecules through nanopores,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US** A1
(7) Increasing molecule capture rate into a nanopore,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US ** B2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调制DNA通过生物友好型纳米孔的输运行为,Regulating the transport of DNA through biofriendly nanochannels in a thin solid membrane,Scientific Reports,2014,第1作者
(2) 在硅片尺度制作直径为亚20纳米含内嵌电极的纳米孔阵列,Fabrication of sub-20nm Nanopore Arrays in membranes with embedded metal electrodes at wafer scales,Nanoscale,2014,第1作者
(3) 在8英寸硅片上制作亚20纳米的纳米沟道来操控单个DNA分子的运动,200 mm Wafer-scale Integration of sub-20 nm sacrificial nanofluidic channels for manipulating and imaging single DNA molecules,IEDM 2013,2013,第5作者
(4) DNA在甘油溶液中通过固体纳米孔的动态传输行为,Dynamics of DNA translocation in a solid state nanopore immersed in aqueous glycerol,Nanotechnoloy ,2012,第1作者
(5) 基于纳米孔的个人医药分子诊断,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 personal medicine using a nanopore,WIREs Nanomedicine Nanobiotechnoly,2010,第2作者
(6) 纳米测序:电学测量生命的密码,Nanopore Sequencing: Electrical Measurements of the code of life,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2010,第3作者
(7) 固体纳米孔应用于单分子的检测,Nanopores in solid-state membranes engineered for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Nanotechnology,2010,第3作者
(8) 利用纳米孔技术探测神经毒气水解物,Detection of nerve agent hydrolyte based on nanopore,Sensor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2009,第1作者
(9) 研究蛋白质通过工程化生物纳米孔的输运情况,Study of peptide transport through engineered protein channels,. J. Phys. Chem. B. ,2009,第3作者
(10) 通过有机盐溶液来减慢DNA通过纳米孔的传输,Slowing DNA translocation through nanopores using solution containing organic salts,J. Phys. Chem. B.,2009,第4作者
(11) 利用纳米孔技术实时监测多肽的剪切,Real-time monitoring of peptide cleavage using a nanopore probe,J. Am. Chem. Soc.,2009,第3作者
(12) 纳米孔阵列生物分子传感器,Stochastic sensing of biomolecules in a nanopore sensor array,Nanotechnology,2008,第2作者
(13) 电子束和X射线光刻技术制作高宽比魏波带片,Micro zone plates with high aspect ratio fabricated by E-beam and X-ray lithography, J. of Microlith. Microfab. Microsys. ,2006,第1作者
发表著作 (1) 基于纳米孔的第三代DNA测序技术,The 3rd 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 with a Nanopore,Springer, Berlin,2011-04,第5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零厚度纳米孔检测技术研究,主持,研究所(学校)级,2014-04--2017-04
参与会议 (1)DNA-translocation through a solid state nanopore coated with a functionally switchable self-assembled monolayer,NIH,2012-04,D.Q. Wang, S. Harrer, B.Q. Luan, A.A Afzali, H.B. Peng, G.A. Stolovitzky
(2)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ion Current Through a Synthetic Nanopore to Discriminate Nucleotides in a Single DNA Molecule,第55次年度生物物理学年会,2011-03,2.D. Q. Wang, J. Shim, W. Timp, A. Ho, A. Aksimentiev, G. Timp
(3) Discriminating Bases by Stretching Double-Stranded DNA in a Nanopore,第54次年度生物物理学年会,2010-02,2.D. Q. Wang, W. Timp, J. Shim, U. Mirsaidov, J. Comer, A. Aksimentiev, G. Timp
(4) Sequencing DNA using a Nanopore in a Solid State Membrane,美国材料学年会,2009-11,4.D.Q. Wang, W. Timp, J. Comer, U. Mirsaidov, A. Aksimentiev, G. Timp.
(5) Detection of nerve agent hydrolytes in an engineered nanopore,第53次年度生物物理学年会,2009-02,5.D.Q. Wang, Q. Zhao, D.A. Jayawardhana, X. Guan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现指导学生
冯艳晓 硕士研究生 085210-控制工程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王德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相关话题/纳米 技术 优秀 研究所 奖学金
2016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于2016年7月3-6日开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到北京大学进行集中交流,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与教授零距离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 一、夏令营招生对象和人数 (1)全国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6年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经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是教育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建设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 院。学院设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点,工程管理硕士点,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业设计、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6个领域的 ...北京大学招生简章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秀大学生的交流选拔活动。夏令营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热点问题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情况,活动包括专题讲座、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统考及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
一、组织管理: 我院成立复试与录取领导小组,由学院主管领导任组长,各专业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各专业(或方向)成立5人专家复试小组,每一小组设组长一名、秘书一人,负责复试记录以及协调安排相关事宜。 二、复试规则: 1.复试规模:差额复试; 2.权重: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占总成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公示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4月7日4月20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联系eecsgrs@pku.edu.cn 或62757465。 序号 准考证号 姓名 录取专业 初试成绩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公示
201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0月13日至2015年10月23日。如有异议请联系:eecsgrs@pku.edu.cn。 名单如下: 姓 名 推荐学校 推荐专业 拟录取专业 复试成绩 拟接收层次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