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王小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王小坤 男 硕导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 wxk-sitp@mail.sitp.ac.cn
通信地址: 上海市玉田路500号组件室
邮政编码: 200083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80903


招生方向半导体封装技术

教育背景2004-10--2007-0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理学硕士
1996-09--2000-08 苏州大学 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06-08~2012-06,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组件室, 课题组长/副研究员
2004-10~2007-0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理学硕士
2000-08~2006-08,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十室, 助理研究员
1996-09~2000-08,苏州大学, 学士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2013
(2)中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级,2013
(3)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2012


专利成果( 1 )矩形红外滤光片切割成型的加工方法 ,2010,第 2 作者,专利号: **5.8
( 2 )长线列红外探测器杜瓦组件的布线结构及其连接方法,2008,第 1 作者,专利号: **0.8
( 3 )航天用红外探测器杜瓦组件高真空保持的结构及实现方法,2008,第 1 作者,专利号: **8.7
( 4 )一种杜瓦内安装吸气剂的结构,2009,第 1 作者,专利号: **0.7
( 5 )一种红外探测器微型杜瓦组件性能测试用排气装置,2008,第 1 作者,专利号: **9.4
( 6 )大面阵红外探测器在冷平台上的组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2008,第 1 作者,专利号: **1.2
( 7 )一种低温冷平台与室温外壳之间的引线结构及方法,2008,第 1 作者,专利号: **6.1
( 8 )红外探测器杜瓦内吸气剂的安装结构及实现方法,2009,第 1 作者,专利号: **1.4
( 9 )一种用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微型低温金属杜瓦,2005,第 1 作者,专利号: **6.8
( 10 )低温金属杜瓦的窗架与光学窗口的真空密封焊接方法,2006,第 1 作者,专利号: **4.5
( 11 )一种用于微型低温杜瓦的微型冷凝吸附泵,2004,第 2 作者,专利号: **9.3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中波2048 元长线列碲镉汞焦平面杜瓦组件,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 第 1 作者
(2) 红外焦平面微型金属杜瓦高气密激光焊接的研究, Laser welding for manufactureof the infrared focus plane micro-dewar, 激光与红外, 2010, 第 1 作者
(3) 长线列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微型杜瓦的研究, The Study of the Micro Dewar for Long Linear HgCdTe IRFPA, 激光与红外 , 2006, 第 1 作者
(4) 激光陶瓷的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TRANSPARENT POLYCRYSTALLINE LASER CERAMICS, 中国陶瓷工业, 2005, 第 1 作者
(5) 星用红外探测器封装技术及其应用, Packaging Technology of Infrared Detector on Satellite And Its Application, 红外, 2005, 第 1 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超长线列红外焦平面组件耦合与集成, 参与, 国家级, 2012-06--2015-06
( 2 )XX相机红外焦平面组件封装技术, 参与, 国家级, 2011-07--2014-06
( 3 )大面阵红外焦平面组件技术, 参与, 国家级, 2010-09--2015-05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相关话题/结构 激光 技术 信息 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