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王学雷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王学雷 男 硕导 自动化研究所
电子邮件: xuelei.wang@sciample.com
联系电话:**6-815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自动化大厦209
邮政编码:100190


研究领域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智能控制、复杂工业过程辅助分析与辅助决策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招生方向过程控制
教育背景2002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
1999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

学历 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生毕业


学位-- 博士


出国学习工作
工作经历2002年7月至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

工作简历2002年进入自动化所,现在自动化所综合自动化工程中心工作,任节能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面向流程工业的能源、生产的管理、分析、调度与优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对钢铁、石化等典型工业过程有较深入的认识和实践,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创新精神。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授权发明专利1项:焦炉炼焦生产自动加热方法,专利号:ZL**1.1
申请、受理发明专利11项
获得“张钟俊优秀论文奖”1次
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焦炉炼焦生产自动加热方法 ** 发明
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在首都钢铁公司(4座)、南昌钢铁公司(2座)、新余钢铁公司(5座)、邯郸钢铁公司(1座)、宣钢集团(6座)、唐山港鹿焦化(2座)、山东洪达化工集团(2座),共计22座各种类型焦炉(包括与新型的大型焦炉配套)推广应用,累计合同额1537万。与芬兰等国外技术相比,投资规模从1000万降到100万元以下。该技术已成为国内大型钢铁设计院设计配套技术,并开始在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外项目中推广。2004年由江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表明:以单座42孔4.3米焦炉JN-43型焦炉为例,年节约焦炉煤气246 万立方米,高炉煤气1349万立方米,冶金焦率提高了0.871%,年直接经济效益310万,并有助于延长焦炉炉龄和提高焦炭耐磨强度等质量指标。目前,国内已实施项目每年的节能效益近8000万元。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一种面向乙烯生产流程的能源消耗动态定标方法,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9)
[2]基于DEA的乙烯能效分析系统,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9)
[3]智能自适应焦炉加热系统的实施与应用,燃料与化工,2005(5)
[4] 焦炉加热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江西冶金,2005(3)
[5] 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5(10)
[6] 基于Simulink的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建模,冶金自动化,2005(8)
[7] 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协调控制系统及其应用,东南大学学报,2005
[8] 焦炉加热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中国仪器仪表,2006(1)
[9] 焦炉集气管压力协调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燃料与化工,2008
[10] 变因子模糊控制器在链式锅炉中的应用,控制工程,2008
[11]基于梯度策略的链条炉稳态优化方法,控制工程,2008
[12] 种基于Pade近似的频域辨识与频域模型降阶新方法,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3);
[13] 一种基于改进双通道继电测试的闭环辨识方法研究,控制与决策,2002(4);
[14] 双通道继电特性及其应用——MIMO情形,控制与决策,2002(6);
[6] 一种基于积分最小二乘指标的大滞后过程频域辨识算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4);
[15] 非自衡时滞过程的一种闭环辨识方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8);
[16] 双通道继电特性及其应用——SISO情形,应用科学学报,2002(3);
[17] A phase-relevant frequency-domai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ptimal tuning of PI controllers,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2002(5);
[18] 一种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线训练算法及其在非线性系统控制中的应用,信息与控制,2001(3);
[19] A novel method of frequency domain identification for SISO systems based on improved two-channel relay feedback,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Vol.4, 2001, p:3286-3287;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1] 科学院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项,“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技术”,负责其中的子课题:先进控制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2] 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焦炉智能自适应加热系统
[3] 负责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面向节能的集中供热实时分析与优化协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4] 国家863项目:面向乙烯流程能耗指标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


参与会议 第11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沈阳 中国自动化学会
美国控制会议 **--美国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燕山石化
全国乙烯行业协会

指导学生现指导学生

张如意 硕士研究生 430112-计算机技术

联合指导:

邓建宏,硕士研究生,已毕业

方灶军,硕士研究生,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

崔培崇,硕士研究生,已答辩

沈大伟,硕士研究生,在读

谢红辉,硕士研究生,在读

相关话题/控制 系统 自动化 智能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