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肖燕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肖燕 女 硕导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 xiaoyan@mail.iggcas.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100029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70902


招生方向幔源岩石的成因

教育背景2004-09--2009-06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理学博士
2000-09--2004-07 西北大学 理学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12-02~现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9-06~2012-02,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
2004-09~2009-06,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理学博士
2000-09~2004-07,西北大学, 理学学士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华北东部地幔橄榄岩Mg同位素的不均一性:源自橄榄岩-熔体反应, Large magnesium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peridotite xenoliths from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Product of melt-rock interaction,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13, 第 1 作者
(2) 橄榄岩与熔体反应对铂族元素及Os同位素的影响:山东北岩橄榄岩的证据, Effects of melt percolation on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and Re-Os systematics of peridotites from the Tan-Lu fault zon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2011, 第 1 作者
(3) 东准噶尔晚古生代时岩浆记录及意义:来自锆石U-Pb-Hf的证据, Late Paleozoic magmatic record of East Junggar, NW China and its significance: Implication from zircon U-Pb dating and Hf isotope, Gondwana Research, 2011, 第 1 作者
(4) 郯庐断裂带之下岩石圈地幔的演化过程:来自地幔橄榄岩的证据, Evolution of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Tan-Lu fault zon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Evidence from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peridotite xenoliths, Lithos, 2010, 第 1 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山东北岩新生代玄武岩中含碳酸盐的橄榄岩捕虏体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主持, 国家级, 2010-01--2013-12
( 2 )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镁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与意义, 主持, 国家级, 2013-01--2016-12


参与会议(1)山东北岩橄榄岩捕虏体的铂族元素及Os同位素特征:对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演化的制约 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肖燕 张宏福 2011-10-14
(2)Transformation of lithospheric mantle through melt/rock interaction: evidence from mantle xenoliths in Beiyan basalts,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肖燕 张宏福 范蔚茗 2008-06-16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相关话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理学 奖励 信息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