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徐晓斌 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电子邮件:xuxb@cams.cma.gov.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邮政编码:100081
研究领域大气化学,大气环境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招生方向 大气化学,大气环境
教育背景 1996-03--2001-02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地球科学系 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1-10--1992-12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级访问学者
1990-09--1991-10 北京语言学院出国人员培训部 德语培训/结业
1984-07--1987-07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0-09--1984-07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本科/获学士学位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03-09--2013-06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2001-03--2003-08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大气化学部 博士后
1996-03--2001-02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地球科学系气象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科研雇员
1993-01--1996-02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化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87-08--1990-09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化学研究所 实习研究员
社会兼职 2013-04--今 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气成分观测预报预警服务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2012-04--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1-05--今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委员
2009-04--今 《应用气象学报》,常务委员
2007-08--2011-05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5-12--2007-08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5-04--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委
2004-08--今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委员(理事)
出版信息
2000年以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 Observed levels and trends of gaseous SO2 and HNO3 at Mt. Waliguan, China: results from 1997 to 2009,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通讯作者
(2) Impacts of the regional transport of urban Beijing pollutants on downwind areas in summer: ozon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alysis,Tellus B,2012,第2作者
(3)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at Lushan Mountain, East China: 1992-2009,Environ. Sci. Pollut. Res.,2012,通讯作者
(4) Darkening of the mid-Himalaya glaciers since 2000 and the potential causes,Environ. Res. Lett.,2012,第4作者
(5) Carbonyl sulfide (COS) as a tracer for canopy photosynthesis, transpiration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2012,第4作者
(6) 大气有机物热脱附-全二维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分析方法,中国科学B,2012,通讯作者
(7) Characteristics and recent trends of sulfur dioxide at urban, rural, and background sites in North China: Effectiveness of control measur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通讯作者
(8) A Review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Research in China: Photochemical Pollution, Haze, and Climate Change,Adv. Atmos. Sci.,2012,第2作者
(9)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of SO2 observed from 2005 to 2010 at a background station in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China,SCIENCE CHINA Chemistry,2012,第3作者
(10) 基于观测的污染气体区域排放特征研究,应用气象学报,2012,通讯作者
(11)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of reactive gases and the impacts of long-range transport at the Jinsha regional atmospheric background station,Sci China Earth Sci,2011,第2作者
(12) Measurements of ozone and its precursors in Beijing during summertime: impact of urban plumes on ozone pollution in downwind rural areas,Atmos. Chem. Phys.,2011,第4作者
(13) 大气传输对华北区域本底地区降水化学成分的影响,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第3作者
(14) 反应性气体观测中标准气的误差问题及建议,环境化学,2011,第2作者
(15) Impact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on long-term variations in the acidity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 China,Atmos. Chem. Phys.,2011,第3作者
(16) 华中地区偏远站点金沙站气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中国科学B,2011,第2作者
(17) Gaseous pollutants in Beijing urban area during the heating period 2007-2008: variability, sources, meteorological and chemical impacts,Atmos. Chem. Phys.,2011,通讯作者
(18) 卫星遥感NO2资料地面验证对中国大气本底观测的潜在需求,气象,2011,第2作者
(19) Ambient sulfur dioxide, nitrogen dioxide, and ammonia at ten background and rural sites in China during 2007-2008,Atmos. Environ.,2010,第2作者
(20) Trends of the precipitation acidity over China during 1992-2006,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第2作者
(21) 卫星观测的中国地区1979-2005年对流层臭氧变化趋势,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第1作者
(22) 北京及周边地区典型站点近地面O3的变化特征,中国环境科学,2010,通讯作者
(23) 上甸子本底站臭氧生成效率的观测研究,环境科学,2010,通讯作者
(24) 臭氧生成效率(OPE)及相关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9,第1作者
(25)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GC×GC)测定北京交通干道大气中芳香烃,环境科学,2009,通讯作者
(26)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gaseous pollutants at a regional background station in Northern China,Atmos. Chem. Phys.,2009,第2作者
(27) 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台站反应性气体观测质量控制,气象,2009,第2作者
(28) 一次平流辐射雾的边界层特征及雾水离子组分研究,气象,2009,第4作者
(29) 输送对区域本底站痕量气体浓度的影响,应用气象学报,2009,第1作者
(30) Characteristics of gaseous pollutants at Gucheng, a rural site southwest of Beijing,J. Geophys. Res.,2009,第2作者
(31) 电导率加和性质及其在酸雨观测数据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应用气象学报,2008,第2作者
(32) 重庆地区近10年酸雨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气象,2008,第4作者
(33) Contributions of pollutants from North China Plain to surface ozone at the Shangdianzi GAW Station,Atmos. Chem. Phys.,2008,第2作者
(34) Long-term trend of surface ozone at a regional background station in eastern China 1991-2006: Enhanced variability,Atmos. Chem. Phys.,2008,第1作者
(35) 1994-2006年长江三角洲和东北平原酸性气体浓度变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第1作者
(36) 上甸子本底站湿沉降化学成分变化与来源解析,环境科学学报,2008,第3作者
(37)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SO2 and NO2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in Beijing urban areas, China,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8,第3作者
(38) 近年来京津地区酸雨形势变化的特点分析——气溶胶影响的探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第2作者
(39) 2005年中国酸雨时空分布特征,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第3作者
(40) 华北地区微量气体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6,第4作者
(41)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a Saharan dust storm on oxygenated organic compounds at Izana, Tenerife (July–August 2002),J. Geophys. Res.,2006,第5作者
(42)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变化趋势,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第1作者
(43) Measurements of organic species in air and seawater from the tropical Atlantic,Geophys. Res. Lett.,2004,第4作者
(44) 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应用气象学报,2004,第2作者
(45)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GC×GC) measurement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atmosphere,Atmos. Chem. Phys.,2003,第1作者
(46) GC×GC measurements of C7-C11 aromatic and n-alkane hydrocarbons on Crete, in air from Eastern Europe during the MINOS Campaign,Atmos. Chem. Phys.,2003,第1作者
(47) The flux of carbonyl sulfide and carbon disulfid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a spruce forest,Atmos. Chem. Phys.,2002,第1作者
(48) An empir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arbonyl sulfide in surface seawater from satellite measurements,Geophys. Res. Lett.,2002,第1作者
(49) Unravelling the composition of very complex samples by comprehensive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Cigarette smoke,J. Chromatogr. A,2002,第3作者
(50) Measurements of COS in surface seawater and marine air, and estimates of the air-sea flux from observations during two Atlantic cruises,J. Geophys. Res.,2001,第1作者
(51) 青海瓦里关大气气溶胶元素富集特征及其来源,应用气象学报,2001,第2作者
(52) 中国大气本底条件下不同地区地面臭氧特征,气象学报,2001,第2作者
(53) 瓦里关山降水化学特征的初步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00,第5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华北地区臭氧及其前体物时空变化规律与影响机理研究及应用,主持,部委级,2012-01--2014-12
(2) 城市(群)气象观测系统适应性分析和布局方法研究,参与,部委级,2011-01--2013-12
合作情况已与以下机构的科研业务人员开展合作:
Atmospheric Chemistry Department, Max-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stry
Laboratory for Air Pollution/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wiss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EMPA)
Hohenpeissenberg Observatory, Germany Weather Service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上海市气象局浦东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减灾研究所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青海省气象局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浙江省气象局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
黑龙江省气象局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
云南省气象局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研究所
指导学生
已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何晓欢、葛宝珠、刘希文、李阳、张华龙
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葛宝珠
在读硕士研究生贾诗卉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徐晓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相关话题/气象 大气 观测 环境科学 研究所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一、复试学生名单与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学生名单: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报考方向 总分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学院招生小组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博士生申请审核招生细则》规定严格审核材料,按照不超过招生人数300%的比例择优筛选出进入考核的考生。现公布复试安排及面试名单。 考生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果考生需要补充材料供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应试考生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次统考生的招生指标为6人,共计8位统考生2位港澳台学生参加我院的面试,经过专家小组面试后决定,在参加面试的10人中,本院共招收统考硕士生6人港澳台学生2人,具体名单附后。现对复试成绩及初取名单进行公示,时间为自2016年3月31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gjang@pku.edu.cn, 62751929。复试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指标为9人,有14位考生进入复试,经过面试决定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9人,具体名单附后。 另有六位硕转博生通过考核分别为:徐文杰、庞韵梦、郑云昊、柴立伟、杨裕茵、代天娇。 现对初取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自2016年4月15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于2016年7月3-6日开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到北京大学进行集中交流,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与教授零距离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 一、夏令营招生对象和人数 (1)全国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秀大学生的交流选拔活动。夏令营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热点问题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情况,活动包括专题讲座、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