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徐勇 男 博导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电子邮件:xuy@igsnrr.ac.cn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研究领域
(1) 区域可持续发展
(2) 农业与乡村发展
(3) 土地利用
(4) 人地关系机理模拟
教育背景
学历1981-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大学本科;
1985-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经济地理专业;
2002-2005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人文地理专业。
学位博士
出国学习工作2000.2.1--2000.7.3.1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森林资源系访问学习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1988年在原地理研究所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参加科研工作
1990年提聘为助理研究员
1991年至1995年期间担任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学术秘书和室主任助理
1995年提聘为副研究员
1996年至1999年底担任原地理所区域持续发展模拟实验室副主任
200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森林资源系研修学习
2004年提聘为研究员。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 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 2003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 1996年获农业部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4. 1990年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合计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代表性论著:
(1) Xu Yong, Tang Qing, Zhang Tongsheng, Yang Qinke. Influence of Ecological Defarming Scenarios on Agriculture in Ansai County, Loess Plateau, China.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9,29(1):36-45
(2) Xu Yong, Yang Bo, Liu Guobin, Liu Puling. Top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simulation of crop yield and soil and water loss on the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9,19(3):331-339
(3) Xu Yong, Tang Qing. Land use optimization at small watershed scale on the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9, 19(5):577-586
(4) Xu Yong, Tang Qing. Ma Dingguo. De-farm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LoessHilly-gully Region in Northern China.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6, 3(2):168-177
(5) Xu Yong, Guo Tengyun, Yang Guoan. A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ecological de-farming modes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in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5, 15(1):53-60
(6) 徐勇, 甘国辉, 牛方曲, 王志强, 王健. 基于过程本体的奶牛养殖业信息协同服务系统的建立.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3): 227-232
(7) 徐勇, 汤青, 樊杰, 刘若梅, 周艺. 主体功能区划可利用土地资源指标项及其算法. 地理研究, 2010, 29(7): 1223-1232
(8) 徐勇, 杨波, 刘国彬. 黄土高原作物产量及水土流失地形分异模拟. 地理学报, 2008,63(11): 1218-1226
(9) 徐勇, 马国霞, 郭腾云. 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分异模拟方法-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地理科学, 2007, 27(6): 749-755
(10) 徐勇, 张同升, 杨勤科. 黄土高原安塞县生态退耕情景及农业影响, 地理学报, 2006, 61(4):369-377
(11) 徐勇, 甘国辉 ,王志强. 基于WIN-YIELD软件的黄土丘陵区作物产量地形分异模拟.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7):61-64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多年来先后承担完成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及部委和地方委托的科研任务合计有31项,其中作为负责人的有12项,主要参加17项,一般参加或指导咨询2项。
(1) 农村信息协同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2006BAD1A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组长,2006-2009
(2) 农业知识语义检索关键技术研究(2006AA10Z239),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专题课题,组长,2006-2010
(3) 黄土高原生态退耕脆弱性分析与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组长,2008-2010
(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模式与技术(2006BAD09B10-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组长,2007-2010
(5) 黄土高原主要模式生态经济耦合过程及其模型研究(KZCX2-XB2-05-01-03),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专题,组长,2006-2009
(6) 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空间分异研究(kzcx2-yw-322-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项目课题,组长,2007-2009
(7) 黄土高原政策驱动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农业响应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组长,2004-2006
(8) 黄土高原燕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决策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KZCX1-6-2-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方向专题,组长,2002-2004
(9) 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研究与开发(2001BA513B01),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副组长,2001-2002
(10) 沿海典型地区人地系统时空数据集成与演化过程模拟(KZCX2-307-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专题,副组长,2002-2004
(11) 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农村经济综合发展潜力与产业开发研究(96-004-05-13-4),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子专题,组长,1997-2000
(12)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模型研究(96-013-01-05-01),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子专题,组长,1997-2000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汤青 硕士研究生 050502-人文地理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杨波 硕士研究生 050502-人文地理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高雅 硕士研究生 070502-人文地理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艳华 硕士研究生 070502-人文地理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