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薛迎利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薛迎利 女 硕导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 xueyl@impcas.ac.cn
通信地址: 兰州市南昌路509号
邮政编码: 730000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70202


招生方向原子分子谱学,低能高电荷离子微束研制

教育背景2007-11--2009-03 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 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5-09--2010-07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理学博士
2001-09--2005-07 陕西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12-11~现在,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0-07~2012-11,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7-11~2009-03,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 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5-09~2010-07,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理学博士
2001-09~2005-07,陕西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A real-time beam current density meter, Rev. Sci. Instrum, 2013, 第 4 作者
(2) Focusing of 90 keV O6+ ions through a single tapered glass macrocapillary, Nucl. Instr. Meth. B, 2012, 第 2 作者
(3) Test run of 185 MeV/u Ni19+-Kr collisions at CSRe internal target,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2, 第 2 作者
(4) 平行玻璃板对105 keV Ar7+离子的导向效应,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2, 第 2 作者
(5) 强流电子束入射弯曲宏观石英管的导向效应研究,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2, 第 3 作者
(6) Observation of K- and L-REC in 200 MeV/u Xe54+-N2 collisions at HIRFL-CSR, Nucl. Instr. Meth. B, 2011, 第 2 作者
(7) Two electron transfer and stabilization in slow O6+and rare-gas collisions., Chin. Phys. Lett., 2010, 第 1 作者
(8) Shell effect on stabilization processes following multi-electron transfer in slow Arq+–Ar (q = 6–9, 11) collisions, Nucl. Instr. Meth. B, 2010, 第 5 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利用锥形毛细管的聚焦效应获取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微束, 主持, 国家级, 2013-01--2015-12
( 2 )利用锥形玻璃毛细管的导向聚焦效应获取低能高电荷态微束, 主持, 市地级, 2012-01--2013-12
( 3 )双原子分子离子复合解离反应的动力学理论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3-01--2015-12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相关话题/近代物理研究所 理学 奖励 信息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