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燕夔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燕夔 男 硕导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电子邮件:kuiyan@nigpas.ac.cn
通信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招生方向 古生代微体浮游植物


教育背景 2004-09--2007-0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博士
2001-09--2004-0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硕士
1997-09--2001-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1-01--2014-0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7-09--2010-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The Ordovician acritarch genus Rhopaliophora: Biostratigraphy, palaeobiogeography and palaeoecology.,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2014,第3作者
(2) An Early–Middle Ordovician acritarch and prasinophyte assemblage from the Meitan Formation in Qijiang, Chongqing, South China.,GFF,2014,第1作者
(3) An Early–Middle Ordovician acritarch and prasinophyte assemblage from Houping, Chongqing city, South China: Biostratigraphical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2013,第1作者
(4) 湖北宜昌地区下-中奥陶统疑源类生物地层学意义.,微体古生物学报,2011,第2作者
(5) The dinoflagellate cyst Subtilisphaera from the Eocene of the Qaidam Basin, northwest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2011,第3作者
(6) Biodiversity patterns of Early–Middle Ordovician marine microphytoplankton in South China.,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2011,第1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塔里木奥陶系疑源类,参与,国家级,2015-01--2018-12
(2) 上扬子地区奥陶纪微体浮游植物的演化与古环境变化,主持,国家级,2013-01--2016-12


参与会议 (1) A preliminary restudy on microplanktonplant assemblages from the Lower-Middle Ordovician Luquan, Yunnan Province,第四届国际古生物大会,2014-09,Kui Yan, Jun Li
(2) Acritarch and prasinophyte assemblage from the Qiaojia Formation in Luquan, Yunnan Province, South China,国际地学计划(IGCP)591项目2014年度现场研讨会暨国际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地层分会学术研讨会,2014-08,Yan Kui, Li Jun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相关话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信息 奖励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