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杨崇俊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杨崇俊 男 博导 遥感应用研究所
电子邮件:cjyang@digitalearth.cn
通信地址:北京9718信箱
邮政编码:100101

现任中科院遥感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数字地球与导航技术研究室主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国家人事部回国定居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公安部科技奖专业评审资格委员,公安消防部队信息化工程专家组专家,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委专家,地理信息世界杂志编委。“数字地球”网站负责人, “数字中国”网站负责人。2002年、2010年分别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个人排名分别第四和第十)。 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信息系统,至2010年底,已发表学术文章138篇(第一作者37篇)。指导学生5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1 名、博士研究生34 名(联合指导5人)。
领导开发了自主创新的国产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地网GeoBeans。1997年以来,地网GeoBeans已经推出了10个不同版本;在科技部2000年至2010年国产GIS软件测评中,连续10年评为优秀软件。地网GeoBeans已用于数百个工程项目,包括全国性的大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2003年负责组织开发了“非典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包括新浪网、首都之窗,央视国际、新华网、中华网、千龙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国广播网、京报网、国际在线、中青网、光明网、雅虎中国等国内外五十一家网站直接采用了该系统;网友来自六十五个国家或地区;访问总量超过一千一百万人次。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3台)、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频道(4台)和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1台)栏目均对该系统有所介绍。先后在数以百计的城市和单位考查调研地理信息系统需求与现状,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国内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围绕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技术,已作数百次学术报告。

研究领域 1997年至2009年间,专门研究网络环境下空间信息(遥感影像,地理数据,定位数据)的模型、传输、管理、分析、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三维数字地球技术、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技术、TB级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分布集中混合部署软件技术、虚拟四叉树数据组织技术等方面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在空间信息网络搜索技术、空间信息隐形搜索与服务技术等方面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招生方向 网络空间信息技术


教育背景 1986-09--1990-09 法国Toulouse大学 博士
1984-01--1986-09 法国Toulouse大学 硕士
1977-12--1983-01 四川大学物理系 学士

工作经历1974年7月至1978年2月,四川省资中县上山下乡劳动。
1982年1月至1984年1月,北京林业大学物理助教。
1989年10月至1990年3月,法国地理系统公司(GEOSYS)任工程师。
1990年4月至1990年9月,法国蒙伯特利尔大省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中心(GATLAR)任研究人员。
1992年11月至1997年2月,加拿大四马公司(SIMA)任高级分析员,自1996年3月起任加拿大四马公司GEOMATICS部门负责人。
1997年2月至今,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研究员。

曾任职务:国际摄影与遥感委员会空间数据管理集成系统工作组(ISPRS-WGII/3)共同主席(2000-2004),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协会(CPGIS)副主席(1999-2000),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CAGIS)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9-2003),数字地球国际会议(ISDE)常设秘书处副秘书长(2001-),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主题地理信息系统总体组专家(2002-2004)。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997.10-2000.3)、主任(2000.2-2001.8),2000年3月至2001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助理。
教授课程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专利与奖励1990年获得UREF国际组织优秀博士后奖金。金额为:84000法郎,另可有国际机票等资助。“UREF”是由36个法语国家的政府提供经费的国际学术组织。其优秀博士后奖金从1986年开始实施,每年在12个不同领域从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博士学位的法语是母语的侯选人中获奖者。本人因杰出的研究成果,首次作为非法语国家的侯选人获得此项优秀博士后奖学金,本人获奖的1990年度此项奖学金的申请人多达150多人。
1999年基于网络的洪涝灾害遥感速报系统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一等奖
2001年获科技部示范软件表彰1项
2001年海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
2002年海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获中国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
2003年自主版权的“3D影像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在国产软件测评中获表彰。
2000至2010年自主版权的地网GeoBeans软件连续10年国产软件测评中获表彰。
1999至2010年拥有软件著作权登记22个 。
2008年获中科院遥感所科技救灾杰出贡献荣誉称。
2009年小城镇改革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获朝阳区科技发展进步三等奖。
2010年多平台多波段对地观测信息处理技术获国家级二等奖。
出版信息[1]王宇飞,杨崇俊,郝鹏威,蒋晓瑜,基于JPEG2000标准的遥感影像在Web GIS上的应用,遥感学报,2001.9,5(5): 388-395;
[2]杨崇俊,王宇翔,王兴玲,董鹏,刘冬林,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及前景,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1.9,6A(9): 886-894;
[3]党顺行,杨崇俊,王宇飞,Study on Sea Temperature Retrieval from NOAA/AVHRR Data in East China Sea,Towards digitale Earth-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gital Earth Science Press.1999, 12-15;
[4]王宇翔,张燕,分布式电子地图服务,地理学报 第56卷 增刊,2001.9,56-63;
[5]王宇翔,张燕,杨崇俊等,地图数据库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1.1,20:69-77;
[6]党顺行,卢亚辉,杨崇俊,Internet GIS图形的动态发布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第23期,2002,PP.71-72转113;
[7]王兴玲,杨崇俊,刘冬林,Web Mapping With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ISPRS COMMISSION 2 MEETTING XI’AN,2002.8,PP.300-303;
[8]王兴玲,杨崇俊,刘冬林,XML与新一代WebGIS系统的构建,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2,PP.227-229;
[9]过志峰,王宇翔,杨崇俊,空间数据索引与查询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11,第23期,PP.176-178转205;
[10]王兴玲,SVG与矢量地图的Web发布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第10期,PP.1-4;
[11]芮小平,卢亚辉,杨崇俊,张彦敏,矢量一体化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1,第20期,PP.16-18
[12]王兴玲,杨崇俊,基于.Net平台的地理信息Web服务研究与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2,第22期,PP.6-8 转34
[13]芮小平,杨崇俊,张彦敏,城市虚拟现实研究初探,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8,第18卷 第3期,PP.27-29转33
[14]党顺行,杨崇俊,王宇飞,卫星遥感海表温度反演研究,高技术通讯,2001.3,PP.49-52
[15]芮小平,杨崇俊,程起敏,3维场景中树的一种简易绘制方法,测绘通报,2002,第3期,PP.61-62
[16]芮小平,杨崇俊,王盼成,朱华吉,铁路时刻查询的一种设计方法,测绘通报,2002,第2期,PP.48-50
[17]芮小平,杨崇俊,王盼成,3维城市模型中的数据获取和组织方案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5,18(2):11-14
[18]赵霈生,杨崇俊,Web-GIS的设计与实现,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1第5卷(A版)第1期,PP.75-79
[19]赵霈生,杨崇俊,空间数据仓库的技术与实践,遥感学报,2000.5,第4卷 第2期,PP.157-160
[20]赵霈生,杨崇俊,刘冬林,基于网络环境的地理信息系统整合与知识发现,中国图像图形学报,1999第4卷(A版) 第11期,PP.941-945
[21]郭华东,杨崇俊,建设国家对地观测体系,构筑“数字地球”,遥感学报,1999.5,第3卷 第2期,PP.90-93
[22]党顺行,杨崇俊,毛志华,周红妹,张建华,卫星遥感信息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遥感知识创新文集,2001.5,PP.330-335
[23]杨崇俊,关于GIS的论述,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2001,PP.3-23
[24]杨崇俊,党顺行,王宇翔,白予琦,利用国产WebGIS软件“地网GeoBeans”建立水灾预防决策支持网络信息系统的初步进展,GIS技术在水利中的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1.5,PP.9-12
[25]杨崇俊,赵霈生,从地球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地球信息科学产生的必然性,香山科学会议——第88次学术讨论会,PP.12-15
[26]杨崇俊,王兴玲,王宇翔,刘冬林,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地球,GIS技术在水利中的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1.5,PP.377-384
[27]杨崇俊,“数字地球”的初步研究,PP.61-72
[28]杨崇俊,数字地球与中国对策,高薪技术发展报告,PP.152-156
[29]杨崇俊,归一化与知识定量化方法,PP.367-369
[30]杨崇俊,数字地球是什么,数字地球百问,PP.2-4
[31]谈建国,周红妹,杨崇俊,Development of the Cloud Det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perational System Applied to NOAA Satellite Image, Towards Digital Earth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gitalearth Science Press,1999.9,PP.684-687
[32]王宇翔,杨崇俊,刘冬林,A NEW APPROACH FOR DISTRIBUTED GIS,ISPRS COMMISSION 2 MEETTING XI’AN,2001.12,PP.316-319
[33]党顺行,杨崇俊,刘冬林,张立强,Using Web GIS to develop on-line Floo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2002 Euro-China Co-operation Forum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PP.448-460
[34]白玉琪,杨崇俊,刘冬林,郭玲玲SPATIAL SEARCH ENGINE-ENABLING THE INTELLIG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TRIEVAL,ISPRS,VOLUME XXXIV,PART 2 COMMISSION 2 XI’AN,2002.8, PP.9-12
[35]王宇翔,杨崇俊,刘冬林,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ADMINISTRATION WITH WEBGIS:GEOBEANS,ISIAIT BEIJING 2000,2002.9,PP.260-263
[36]程起敏,杨崇俊,邵振峰,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研究,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2003.3,第28卷增刊,PP.133-135
[37]邵振峰,李德仁,王密,程起敏,一种基于点集的房屋三维建模概率松驰算法,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2003.3,第28卷增刊,PP.155-157
[38]芮小平,张彦敏,董鹏,杨崇俊,基于VRML的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6,第6期,PP.44-45转72
[39]董鹏,杨崇俊,芮小平,高积粮,一种基于改进四叉树的GIS空间选择查询算法----以ESRI SHAPE格式文件为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第13期,PP.58-61
[40]王宇翔,杨崇俊,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中国测绘,2003,PP.34-35
[41]王宇翔,杨崇俊,分布式数据处理功能,中国测绘报,2003,PP.34-36
[42]杨崇俊,网格及其对地理信息服务的影响,地理信息世界,2003.2,第01卷 第1期,PP.20-22转29
[43]周红妹,谈建国,葛伟强,杨崇俊,NOAA卫星云雾自动检测和修复方法,自然灾害学报,2003.8,12卷3期,PP.41-47
[44]谈建国,周红妹,陆贤,杨崇俊,NOAA卫星云检测和云修复业务应用系统的研制和建立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12,15卷4期,PP.228-231
[45]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芮小平,杨洪志,虚拟地形建模及运动目标实时监测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第3期,PP.28-30
[46]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侦察设备探测地形环境可视域的算法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第23期,PP.13-15
[47]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杨洪志,面向数字地球网络三维虚拟地形结构设计和交互技术研究,国土资源遥感 2003第1期,总第55期,PP.59-64
[48]白玉琪,杨崇俊,面向在线空间信息的自动化搜索,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第25期,PP.149-150,P232
[49]卢亚辉,杨崇俊,基于Web Service的WebGIS系统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第25期, PP.153-156转159
[50]芮小平,杨崇俊,高积粮,有OO40实现Oracle Spatial接口,计算机应用,2003.12,第23卷,PP.48-50
[51]芮小平,张彦敏,杨崇俊等,基于Perlin噪声函数的3维地形可视化研究,测绘通报,2003第7期,PP.16-18
[52]芮小平,张彦敏,杨崇俊,基于Mortan码的地形简化方法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第30卷 第3期,PP.299-302
[53]芮小平,张彦敏,杨崇俊,Opengl中文字的几种常用绘制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4,第12期,PP.128-129
[54]芮小平,杨崇俊,张立强,张彦敏,基于DEM的三维交互性地球实现方法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3.1,第15卷 第1期,PP.32-35转40
[55]芮小平,杨崇俊,董鹏,程起敏,白予琦,Coal Mine WebGIS Developing with Java,2003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2003.7
[56]程起敏,杨崇俊,邵振峰,刘冬林,白玉琪,A Prototype System of Content-based Retrieval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2003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2003.7
[57]张立强,杨崇俊,董鹏,刘冬林,Key Algorithms Study On Global Terrain Visualization2003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2003.7
[58]董鹏,杨崇俊,芮小平,张立强,程起敏,An Effective Buffer Generation Method in GIS, 2003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59]白玉琪,杨崇俊,郭玲玲,程起敏,OpenGIS WMS-based Prototype System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earch Engine,2003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60]白玉琪,杨崇俊等,在线空间信息自动化搜索,图形图像学报
[61]白玉琪,杨崇俊,刘冬林,朱华吉,卢亚辉,芮小平,基于OPENGIS WMS的空间信息搜索引擎系原型,图形图像学报,2004.1,第9卷 第1期
[62]白玉琪,杨崇俊,空间信息搜索引擎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1,33(1):90-94
[63]任应超,杨崇俊等,A Way to Speed up Buffer Generalization by Douglas-Peucker Algorithm, Igarss 2004,
[64]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芮小平,基于M进制小波的视点相关多分辨率地形模型的简化,系统仿真学报Vol.16,No.9,2004.9,P1970-1977
[65]张立强,杨崇俊等,地球模型可视化及空间分析的研究,测绘通报,2003第9期,PP.4-7
[66]张立强,杨崇俊,多进制小波和二叉树实现大规模地形的实时漫游,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3,第17卷 第3期,P467-472
[67]张立强,杨崇俊等,面向数字地球的网络三维虚拟地形结构设计和交互技术的研究,国土资源遥感,2003.3,PP.59-64
[68]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Study On 3D Terrain Visualization On Internet,2002 Euro-China Co-operation Forum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02.8,PP.589-593
[69]张立强 杨崇俊等,Internet 环境下海量地形数据发布和三维显示的技术研究,同济大学学报
[70]张立强 杨崇俊等,基于三维虚拟地球的矢量对象的叠加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
[71]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基于三维虚拟地球场景的海量数据的简化和空间分析的研究,系统仿真学报Vol.16,No.3,2004.4,PP.608-611
[72]张立强 杨崇俊等,Implementation of a GPS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2004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2004
[73]张立强 杨崇俊等,Implementing an Algorithm for Lossless Compressing Elevation Data Based on SPIHT,2004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2004
[74]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三维地形数据的简化和空间分析的研究,系统仿真学报,P608-611
[75]张立强 杨崇俊等,A web-mapping system for real-time visualizing 3D model of the globe
Computers&Geosciences,P343-352
[76]张立强 杨崇俊,网络环境下全球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的方法研究,中国科学D辑,PP511-518
[77]张立强 杨崇俊等,三维地形的动态生成及空间分析,同济大学学报,PP.738-742
[78]张立强 杨崇俊等,A Web-based Technique to Generate and Visualize 3D Scenes from Global to Local Views,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rofessional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CPGIS) 2003,12,PP.14-21
[79]李津平,杨崇俊等,A New Web Mapping Architecture Based on SLD and Pattern,Igarss 2004
[80]李津平,杨崇俊等,Internet GIS Based Army Symbol Collaborative Mapping System,Igarss 2004
[81]于文洋,杨崇俊,陈飞翔,程起敏,乐小虬,An Approach to Terrain Geometry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in Virtual City,Igarss 2004
[82]于占福,芮小平,程起敏,杨崇俊,杨洪志,基于WebGIS的北京市综合地理图片库的设计与实现
[83]杨崇俊,刘冬林,高亮,地网GeoBeansg与高访问量的“SAR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世界,2003.12,第01卷 第6期,PP.26-31
[84]杨崇俊,刘冬林,杨洪志,钱贞国,程起敏,王盼成,于占福,李津平,党顺行,张立强,董鹏,高积粮,高访问量的“SAR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遥感学报,2003.7第7卷 第4期,PP.356-359
[85]杨建宇,杨崇俊,刘冬林,明冬萍,基于组件的Web GIS关键技术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P945-948
[86]杨建宇,杨崇俊,刘冬林,芮小平 高积粮,基于OpenGIS规范的GIS控件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
[87]杨建宇,杨崇俊,明冬萍,任应超,李津平,WebGIS系统中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与化简方法综述,计算机工程与运用
[88]任应超,杨崇俊,基于单调链的Red/Blue扫描线求交算法,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第31卷 第9期, GIS年会获奖论文(二等奖),P832-838
[89]陈飞翔,杨崇俊等,基于自然分界法的点状注记自动标注算法ceaj,计算机工程与运用,P49-51
[90]陈飞翔,杨崇俊等,面向无线网络应用的嵌入式GIS基础平台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运用
[91]乐小虬,杨崇俊,刘冬林,空间命名实体的识别,计算机工程,2005.1,第31卷 第20期,PP49-53
[92]张建兵,李津平,Integrating Crop Simulation Models with WebGIS for Remote Crop Production Management,Igarss 2004
[93]芮小平,杨崇俊,张彦敏,一种改进的ROAM算法,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2004.11,第29卷 第11期
[94]芮小平,赵杨,杨崇俊,张彦敏,空间信息多维可视化技术综述,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09,第25卷 第9期
[95]于文洋,杨崇俊,三维虚拟城市景观基础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2006.01,P215-217
[96]陈飞翔,杨崇俊,面向无线网络应用的嵌入式GIS基础平台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P70-72
[97]杨建宇,杨崇俊,于占福,张立强,Research on High-Performance Web GIS System for Map Symbol Dynamic Editing and Network Publishing,Igarss 2004
[98]程起敏,杨崇俊,刘冬林,高亮,基于WebGIS/GPS/GSM的车辆监控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4
[99]于占福,基于XML的GML语言在WebGIS中的应用展望,计算机应用研究,P225-226转221
[100]于占福,张立强,杨建宇,王盼成,任应超,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ebGIS-Based Digital Yang Zhou Information System,Igarss 2004
[101]于占福,谭娜,芮小平,程起敏,基于ASP和Oracle的网络图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P254-256
[102]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A 3D data model for representing spatial entities in cities, Computers&Geosciences,2005
[103]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网络环境下全球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的方法研究”,中国科学D辑,2005,35(6)
[104]张立强,杨崇俊,刘素红,任应超,刘冬林,芮小平,Effective Techniques for Interactive Rendering of Global Terrain Surface,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2005,P215-219
[105]张建兵,杨崇俊,刘冬林,乐小虬,浮动窗口地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02,P287-290
[106]张建兵,张崇斌,刘冬林,Java手机地图服务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P109-111
[107]汪诗锋,杨崇俊,刘冬林,芮小平,基于PDA的公共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
[108]汪诗锋,刘冬林,芮小平,魏华,陈樱,基于oracle的分布式空间数据传输方法研究
[109]于文洋,杨崇俊,陈飞翔,乐小虬,任应超,虚拟照相机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模型,计算机应用研究
[110]于文洋,杨崇俊,乐小虬,三维复杂场景管理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P38-40
[111]于文洋,杨崇俊,陈飞翔,乐小虬,基于网络环境的3D GIS的空间数据模型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P181-183转199
[112]于文洋,杨崇俊,陈飞翔,杨建宇,乐小虬,An Approach for Integrating 3D GIS , Virtual Reality and the Internet
[113]乐小虬,杨崇俊,非受限文本中深层空间语义的识别方法,计算机工程,2006.2,32(4):PP36-38
[114]李津平,杨崇俊,任应超,基于Internet的地图符号库编辑管理系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36:P161-163转P197
[115]陈飞翔,杨崇俊,申胜利,于文洋,杨建宇,基于LBS的移动GIS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P200-202转P210
[116]陈飞翔,杨崇峻,周治武,鲁丽萍,基于自然分界法的点状注记自动标注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3,P49-51
[117]乐小虬,杨崇俊,于文洋,基于空间语义角色的自然语言空间概念提取,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2005.12,第30卷 第12期,P1100-1103
[118]程起敏,杨崇俊,刘冬林,高亮,基于Internet的车辆监控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2004.9,29(9):P816-821
[119]董鹏,李津平,白予琦,钱贞国,杨崇俊,基于改进四叉树索引的矢量地图叠加分析算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4,第16卷 第4期:P530-534
[120]芮小平,卢亚辉,杨崇俊,张彦敏,矢栅一体化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20:P16-18
[121]杨崇俊,刘冬林,杨洪志,钱贞国,程起敏,中科院遥感所地网GeoBeans在“非典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中大展威力,数字中国.3S世界 十一版
[122]钱贞国,张立强,杨建宇,杨崇俊,Global SARS Information WebGI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23]钱贞国,王盼成,张立强,杨崇俊,OpenGIS WMS Inplementation and Its Integrated Application Using ASP
[124]乐小虬,杨崇俊,于文洋,移动空间信息服务中的本体实例搜索,高技术通讯, 2006,16(11):1107-1112
[125]乐小虬,杨崇俊,于文洋,陈飞翔,Natural Language Query Interface in SMS/MMS-based 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2005
[126]乐小虬,杨崇俊,汪诗峰,于文洋,GeoOntology-based Spatial Semantic description for Spatial Inference in semantic Web(Abstract),IGSARSS,2005
[127]陈飞翔,杨崇俊,于文洋,乐小虬,Research on Mobile GIS Based on LBS,2005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128]李津平,杨崇俊,任应超,基于Internet的GIS符号库管理系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
[129]李津平,杨崇俊,芮小平,一种基于改进EZW算法的图像压缩方法,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P174-176
[130]李津平,杨崇俊,任应超,基于流水线模式的OpenGIS W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11, P61-63
[131]杨崇俊,张福庆,伍胜,任应超,朱红缘,王刚,刘冬林,郭瀚涛,傅理,刘亚岚,张庆,张勇,汶川地震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学报,2008.11
[132]杨崇俊,伍胜,任应超,傅理,张福庆,王刚,谭剑,刘冬林,马潮技,梁丽, Loose Architecture of Multi-level Massive Geospatial Data Based on Virtual Quadtree,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P 114-123
[133]任应超,朱琳,杨崇俊,A Multi-Scale Line structure for Progressive Transmission of Vector Data Across the Web,ISPRS2008,PP. 9-15
[134]谭剑,沈磊,杨崇俊,仲照明,马潮技,梁丽,赵勇 基于谓词逻辑的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研究,灾害学,2008.3,23(1):118-123
[135]任应超 李文雯 杨崇俊, 基于PDA和GPS的电力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所应用研究, 2008年增刊24卷1659-1661
[136]任应超,李文雯,杨崇俊,一种用于渐进传输的多分辨率曲线模型,计算机工程, 2008年4月第34卷,第8期25-28
[137]沈磊,段伟希, 杨崇俊, 任应超, 董鹏, 张建兵,The Research of Web GIS Based on Portal
Geoinformatics 2008
[138]王刚,张福庆,伍胜,谭健,杨崇俊,基于交通路网的移动对象数据组织方法,高技术通讯

科研活动1、矢量空间数据高精度网络传输模型,国家基金(2008-2010)
2、旅游遥感数据标准和旅游卫星导航数据标准,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2008-2009)
3、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研究开发,国家863项目(2007-2010)
4、TB级空间信息网络搜索技术,国家863项目(2006-2008)
5、信息综合控制指挥系统,公安部(2006-2007)
6、中国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国家旅游局(2005-2006)
7、水灾数据融合分析决策支持系统(Data Fusion for Flood Analysis and Decision Support) 国家科技部和欧共体(2004-2007) 专题负责人。
8、 信息管理与信息发布支持技术 科技部重大攻关计划(2004-2005 ) 负责人
9、基于WEBGIS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与密集访问关键技术研究 科技部863计划(2003-2004 ) 负责人
10 、国家GIS发展战略研究 科技部863计划 负责人
11、小城镇信息化关键技术 国家重点攻关计划 负责人
12、海量空间数据在线管理与分析 遥感所创新基金 负责人
13 、模型与地表时空多变要素的遥感反演信息共享、发布与可视化系统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9-2005.9 )负责人
14、空间信息智能网络搜索技术,科技部863计划(2002-2004)
15、数字地球理论框架和数据体系研究,中科院(2000-2003)
16 、“地表时空多变要素数据融合与万维网空间数据模型” 负责二级课题研究万维网空间数据模型 973计划(2000-2004) 负责人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于文洋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程起敏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陈飞翔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李津平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张建兵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任应超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芮小平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许文波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高亮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乐小虬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张勇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辛晓洲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王盼成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杨建宇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王刚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王兴玲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钱贞国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王宇翔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党顺行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张立强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董鹏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汪诗锋 硕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李文雯 硕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张福庆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谭剑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伍胜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王卫兵 硕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黄季夏 硕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宋子辉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沈磊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姜俊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现指导学生

赵彦庆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易雄鹰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史婷婷 硕士研究生 430109-电子与通信工程

许允波 硕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唐建智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谌卓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王锋 硕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王庆刚 硕士研究生 430109-电子与通信工程

邓富亮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范协裕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方超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杨延青 硕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谭宁生 博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相关话题/地理信息系统 博士研究生 空间 工程 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