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于洪丹 女 硕导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电子邮件: hdyu@whrsm.ac.cn
通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 430071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81401
招生方向岩土工程
教育背景2005-09--2010-0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博士2001-09--2005-07 河海大学 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12-12~现在,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2010-07~2012-1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2005-09~2010-07,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博士2001-09~2005-07,河海大学, 学士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2011(2)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部委级,2010(3)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部委级,2009
专利成果( 1 )岩石双联动三轴流变仪,2013,第 2 作者,专利号: ZL.**6.6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damage model for Boom clay,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13, 第 1 作者(2) ,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hydro-mechanical behavior of Boom cl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12, 第 1 作者(3) Research on the long term characteristics of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mudstone, Energy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第 1 作者(4) Study on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Nuclear Waste Storage Media, Disaster Advances, 2012, 第 1 作者(5) 含裂隙岩石渗流力学特性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第 1 作者(6) 考虑黏聚特性和拉压不等效应的修正剑桥模型及数值实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第 3 作者(7) 泥岩渗流-应力耦合蠕变损伤模型研究(Ⅰ): 理论模型, 岩土力学, 2011, 第 3 作者(8) 泥岩渗流-应力耦合蠕变损伤模型研究(Ⅱ): 数值仿真和参数反演, 岩土力学, 2011, 第 3 作者(9) 厦门海底隧道强风化花岗岩力学特性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第 1 作者(10) 大宁河特大拱桥桥址溶崩角砾岩力学特性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第 1 作者(11) 大坂膨胀性泥岩引水隧洞长期稳定性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第 3 作者(12) 特殊地质区域海底隧道长期稳定性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第 3 作者(13) 跨海峡海底隧道风化槽围岩力学特性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10, 第 3 作者(14) 潮汐对跨海峡隧道衬砌稳定性影响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第 1 作者(15) 双联动软岩渗流-应力耦合流变仪的研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9, 第 2 作者
发表著作( 1 ) Hydromechanical Coupled Creep behaviour of Boom Clay, Hydromechanical Coupled Creep behaviour of Boom Clay,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2013-12, 第 2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泥岩流变特性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4-12( 2 )软弱岩体多场耦合与长期强度特性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08-01--2011-12( 3 )地下工程软岩非线性流变机理及长期稳定性研究 , 参与, 国家级, 2008-01--2009-12( 4 )Research on the long term THM behavior of Boom cla, 参与, 研究所(学校), 2011-11--2015-10( 5 )Long-term creep behavior & strength of Boom Clay, 参与, 研究所(学校), 2007-09--2011-08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于洪丹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相关话题/力学 岩石 工程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一、复试学生名单与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学生名单: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报考方向 总分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学院招生小组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博士生申请审核招生细则》规定严格审核材料,按照不超过招生人数300%的比例择优筛选出进入考核的考生。现公布复试安排及面试名单。 考生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果考生需要补充材料供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应试考生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次统考生的招生指标为6人,共计8位统考生2位港澳台学生参加我院的面试,经过专家小组面试后决定,在参加面试的10人中,本院共招收统考硕士生6人港澳台学生2人,具体名单附后。现对复试成绩及初取名单进行公示,时间为自2016年3月31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gjang@pku.edu.cn, 62751929。复试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指标为9人,有14位考生进入复试,经过面试决定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9人,具体名单附后。 另有六位硕转博生通过考核分别为:徐文杰、庞韵梦、郑云昊、柴立伟、杨裕茵、代天娇。 现对初取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自2016年4月15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于2016年7月3-6日开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到北京大学进行集中交流,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与教授零距离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 一、夏令营招生对象和人数 (1)全国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6年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以培养信息、工程、管理、金融等多维交叉型人才为目标,运用国际先进的培养理念与培养方 法,全力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并分享学习、研究、实践、交流的综合平台,培养具有丰富信息化知识和娴熟工程管理技能,善于思考、长于创新、富有团 队精神的互联网金融和 ...北京大学招生简章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6年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经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是教育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建设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 院。学院设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点,工程管理硕士点,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业设计、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6个领 ...北京大学招生简章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6年集成电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经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是教育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建设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 院。学院设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点,工程管理硕士点,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业设计、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6个领域的 ...北京大学招生简章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6年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经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是教育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建设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 院。学院设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点,工程管理硕士点,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业设计、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6个领 ...北京大学招生简章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6年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以培养信息、工程、管理、金融等多维交叉型人才为目标,运用国际先进的培养理念与培养方法,全 力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并分享学习、研究、实践、交流的综合平台,培养具有丰富信息化知识和娴熟工程管理技能,善于思考、长于创新、富有团队精神 的互联网 ...北京大学招生简章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