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焦如珍,学士学历,学士学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4

焦如珍,学士学历,学士学位
部 门: 森林土壤研究室 民 族: 汉
课 题 组: 籍 贯: 河北深泽
研究领域: 土壤微生物 出生年月: 1965.02
导师资格: 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北京农业大学
职 称: 研究员 毕业时间: 1986.6
职 务: 所学专业: 农业微生物
入职时间: 1986.7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
学习工作经历
科研项目
所获奖励
主要成果
论文专著

学习经历
1986年7月-1986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
工作经历
2011年11月 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011年11月-1997年5月,副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1997年5月-1992年5月,助理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1992年5月-1986年7月,实习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1986年7月-1986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
任职经历
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务理事;北京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土壤微生物分会主任;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微生物生物技术分会常务委员。

(1) 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生化黄腐酸高效发酵菌种及生产工艺引进”;
(2) 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项目“微生物肥料在油茶育苗及造林中的推广应用” ;
(3) 林业标准项目“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4) 林业标准项目“森林土壤钾的测定”
(5) 林业标准项目“森林土壤磷的测定” ;
(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氮沉降对杉木林土壤氮转化与微生物效应研究”
2005年获国家林业部巾帼建功活动标兵
1993年“外生菌根真菌(Pt)在松树育苗中的应用”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六);
1996年“杉木林下植物群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1999年“杉木、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原因机制及其维护地力措施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
2006年“我国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地力退化机理及其防治技术途径”获中国土壤学会科技二等奖(排名第三);
2009年“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土壤性质变化及调控技术”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2013年“华南主要速生阔叶树种良种选育及高效培育技术”获第五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七)。
1. 焦如珍、杨承栋,细菌肥料菌株对无效磷的转化利用,林业科学2005/04
2.焦如珍、杨承栋,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的变化,林业科学2005/06
3.焦如珍、杨承栋,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林业科学1999/01
4.焦如珍、杨承栋,不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变化,林业科学研究1999/01
5.焦如珍、杨承栋、盛炜彤,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林下植被、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养分的变化,林业科学研究1997/04
6. 焦如珍、彭玉红,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的溶磷作用初探 ,林业科学,2010,46(10)
7. 彭玉红、焦如珍,尖峰岭抗逆性根瘤菌的筛选及其16S rDNA序列的测定 ,林业科学研究,2010,23(4)
8. 焦如珍、彭玉红,一株分离自含羞草的β-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3)
9.焦如珍,外生菌根真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微生物菌种资源描述规范,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2月
10. 焦如珍,Frankia 根瘤固氮放线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微生物菌种资源描述规范汇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3月
11. 焦如珍、杨承栋,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变化趋势, 森林与土壤,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
12. 韩梅、焦如珍、董玉红,卧龙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分布规律及功能菌的筛选,林业科学,2013年,49(10),113-117.
13. Change of Soil Quality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Major Plantation Tree of Chinese Fir Successively Rotate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he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Forest Soil Condition, 2011.3-11.
14. 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森林土壤学科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科学,2004/02。
15. 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杉木幼龄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与林木生长的相关性,林业科学2002/06
16.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细菌肥料促进马尾松生长效应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2/03
17.杨承栋、焦如珍,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林业科学1999/06
18. 杨承栋、焦如珍、盛炜彤,江西省大岗山湿地松林土壤性质的变化,林业科学研究1999/04
19. 孙启武、杨承栋、焦如珍,江西大岗山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变化,林业科学2003/03
20.孙启武、杨承栋、焦如珍,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主分量分析,林业科学研究2003/06
21.杨承栋、孙启武、焦如珍,大青山一二代马尾松土壤性质变化与地力衰退关系的研究,土壤学报2003/02
22.杨承栋、焦如珍,不同前茬杉木土壤性质及其林木生长量的研究,森林与土壤,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
23.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关于细菌肥料促进尾叶桉生长效用,森林土壤质量演化与调控,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0月
24.杨承栋、焦如珍,森林土壤研究的世界进展与的动向,国际林联第22届世界大会论文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2月。
25.杨承栋、张小泉、焦如珍,浙江省丽水不同前茬杉木林土壤性质与林木生长,土壤学报,2004/6
26.杨承栋、孙启武、焦如珍,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0年
27. 侯英杰 苏晓华 焦如珍 黄秦军 褚延广,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林业科学,2009/05

相关话题/林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