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泥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10%以上,对环境影响非常突出。目前,我国水泥工业NOx排放国家标准限值为400mg/m3,重点地区不超过320mg/m3,但是随着环保政策日趋收紧,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制定了比国标更为严苛的排放标准,尤其是山东、河北、河南、宁夏以及江浙等地区,NOx排放标准提升至100mg/m3,传统脱硝技术已经难以直接满足当前水泥工业超低排放的环保要求。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中科院A类洁净能源战略性先导专项支持下,系统研究了水泥窑炉条件下煤粉、半焦与热解气对NOx的不同还原特性及相关机理。获得了煤粉对NOx均相、异相还原机理,揭示了水泥生料对于促进焦炭异相还原的机理,获得了温度与氧气浓度等关键参数对NOx还原特性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开发了适用于燃煤水泥窑炉的低氮脱硝技术。该技术通过煤粉原位还原实现燃料氮的预脱除,部分燃料氮定向转化为氮气,同时生成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高温半焦-煤气,进入分解炉后通过均相及异相还原反应将回转窑产生的高浓度NOx还原成N2。项目团队在1t/d和3t/d水泥生料分解过程低NOx控制中试试验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数据,为该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技术原理和数据支撑。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通过对现有水泥工艺的优化实现NOx减排,突破了水泥窑炉现有脱硝技术面临的氮还原转化率限制等瓶颈问题,是一种有效减少NOx排放的综合控制技术,在脱硝效率、环境兼容性、以及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显示出了较强的优越性,有望使水泥窑炉摆脱对氨水的依赖,解决现有脱硝技术面临的效率和环保两难的问题。下一步项目团队将继续对示范工程进行优化以期实现无氨更低NOx排放,并积极推进该技术的广泛工程应用,为解决困扰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贡献中科院智慧力量。
![](http://www.iet.cas.cn/xwdt/kydt/202012/W020201202334213948461.jpg)
2500吨每天水泥窑炉低NOx关键技术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