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微槽群毛细润湿流动特性研究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微槽群复合相变换热技术以其换热系数高、工作稳定等特点在大功率LED等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利用在微槽中液体工质通过毛细力形成的扩展弯月面处三相接触线附近蒸发薄液膜区域的高强度蒸发和固有弯月面处厚液膜区域液体工质的核态沸腾的复合相变换热机理,实现高强度的换热能力,是一种典型的高性能微尺度相变换热技术。
  然而在较高热流密度条件下,随着热流密度的不断升高,微槽群内的液体工质将极易干涸,如果干涸持续发生,液体工质无法及时补充,扩展弯月面上的高强度蒸发将无法发生,高强度的复合相变换热也无法进行,微槽群热沉的换热能力受到极大的恶化。因此,研究液体工质沿微槽在扩展弯月面上的润湿及流动特性对分析及改善微槽群复合相变换热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传热传质研究中心光电系统热管理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效高可靠LED灯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微槽群复合相变热沉中介质流动与强化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
  本团队根据微槽群毛细润湿及其流动特性,发展了微槽群毛细润湿及流动特性的理论模型,旨在揭示微槽群取热热沉微流动机理及其与复合相变强化传热的内在联系。由于毛细压力梯度的逐渐变化使得曲率半径连续变化,该模型建立了液膜厚度和微槽几何结构尺寸的普适关系(图1),数值分析了微槽群内液体工质沿轴向润湿长度、润湿面积随微槽几何尺寸、与竖直方向倾角及固液接触角等的变化影响规律,微槽内液膜曲率半径、液体流速随倾角变化沿润湿长度方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图2);液膜的曲率半径和润湿面积随轴向方向逐渐减小,在最大润湿长度(干涸点)位置趋近于0;液体润湿面积随倾角和固液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较小的微槽尺寸能使液体产生更长的润湿长度;由于毛细压力沿轴向方向的变化,微槽内液膜流速先增大,后减小,在最大润湿高度上,随着水力半径逐渐减小,流阻增大,流速为0(图3)。在相同热流下,微槽内液体的流速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上述成果已在国际重要传热学术期刊APPLED THERMAL ENGINEERING上发表,该成果为大功率高功率密度LED微槽群热管理系统的应用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图1 开放式微槽群模型

  图2 曲率半径(a)和润湿面积(b)随润湿长度变化的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图3 微槽内液体沿随倾角变化在不同润湿高度的流速
相关话题/传热 技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课题中期检查会在研究所召开
    2019年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在北京召开。课题中期检查专家组由项目咨询专家杜铭华研究员和车得福教授、项目负责人李诗媛研究员、燃烧领域的专家和财务专家共8人组成。研究所副所长陈海生和科技处副处长陶毓伽出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超临界流体湍流传热特性研究进展
    超临界流体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超临界水冷反应堆、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等。超临界流体具有独特的物性规律:当温度低于拟临界温度时类似于液体,当温度高于拟临界温度时类似于气体,而在拟临界点附近其物性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该特性使得超临界流体具有“传热恶化”、“传热强化”等特殊的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循环流化床炉内低排放技术通过工程验证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结构在未来较长时期不会改变,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抓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作为煤炭利用的重要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好,污染物排放低等突出优势,尤其适用于处理煤泥、煤矸石等劣质燃料。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要求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太阳能热化学分布式供能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
    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高效、环保、经济、可靠和灵活等特点,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就地利用和消纳,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分布式能源系统直接面向用户需求,与大电网配合,可有效降低电力负荷波动对大电网的影响,减少发生停电事故对用户的影响;对于边防、海岛等能源供应困难地区,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是解决其能源保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研究所“太空-月球大型站体展开及固化技术”项目获评首届“率先杯”决赛优胜项目
    中国科学院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简称“率先杯”大赛)决赛于7月17-18日在深圳举行。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有30支队伍取得决赛优胜,研究所“太空-月球大型站体展开及固化技术”项目名列其中。  “率先杯”大赛由军委科技委发起,旨在寻找预见未来“颠覆性”技术,挖掘和培养极具创新能力的青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高效高可靠LED灯具关键技术研究”2018年度项目进展研讨会在研究所召开
    6月25号上午,由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高效高可靠LED灯具关键技术研究”2018年度项目进展研讨会在研究所105会议室召开。项目负责人胡学功研究员、各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以及研究所科技发展处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胡学功首先回顾了重点研发计划的立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低品位热能高效回收与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严重,高效和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为应对我国北方地区“雾霾”等突出的社会环境问题,供暖锅炉“煤改气”已成为发展趋势,由此带来了“气荒”等严峻的社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传热传质研究中心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承担了“低品位热能高效回收与利用技术及装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效高可靠LED 灯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17年度研究进展
    由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高效高可靠LED灯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于2017年7月正式立项,2017年度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五个课题均按照年度计划进行了相关内容的研究,实现了阶段性的研究目标,成果达到了预期的考核指标。现将进展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研究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研发项目工作进展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被普遍认为是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国际前沿技术。目前,通用电气全球研究中心和美国西南研究院正在研发10MW级SCO2工程样机并在建设示范工程;国内不少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做出纷纷规划,正在或准备开展SCO2发电技术相关研究工作。工程热物理所是国内最早开展S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低氮补燃技术在300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获得验证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以其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特点,在我国火力发电领域应用广泛。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国家要求燃煤电厂需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其中NOx排放浓度不高于50mg/Nm3。  应对当前形势,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成功研发了循环流化床低氮补燃技术,该项技术在循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