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杰研究员首先对董海波副教授的来访表示了欢迎,并对他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介绍。随后,董海波副教授做了题为“Learning from Natur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of Discovering New Flow Sciences in Bio-inspired Propulsion”的学术报告。董教授首先介绍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基本情况,随后介绍了其课题组过去十余年在计算流体力学、仿生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董教授发展了浸润边界法(Immersed Boundary Method)研究仿生流体力学,研究了各种鱼类的游泳与受力情况,首次较为全面地揭示了鱼类身体各个部位对于游动过程受力的作用规律。同时开展了昆虫(蜻蜓、蝴蝶等)的飞行动力学研究,研究了不同身体长度/截面积比、不同飞行方向、不同飞行姿态等情况下昆虫飞行的气体动力学现象,并研究了在翅膀受损情况下,昆虫飞行平衡的气体动力学规律。相关研究对于开展水下、空中仿生机器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报告后,董教授就计算方法、实验测试技巧以及科研经验等方面的情况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交流与讨论,并表示希望今后可以与研究所的各位科研人员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董海波副教授为弗吉尼亚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航空工程研究主任,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怀特州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流体力学、流固耦合、低速气动、水动力学以及仿生流体力学;曾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海军专项项目、美国高校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董教授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cro Air Vehicles期刊主编、AIAA Journal副主编。曾荣获多个国家奖,包括美国科学基金成就奖,AIAA教育奖,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奖等。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