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虹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6-03

姓名:
陈虹
性别:



职称:
研究员
学位:
硕士

电话:

传真:


Email:
chenhongicd@163.com
邮编:
100085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路1号地壳应力所

更多信息:

简历:
陈虹,女,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
1963年4月 生于北京
1979—1983年云南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83年—1985年 云南省地震局工作
1985年—1988年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4年:获聘地壳所副研究员,任地壳所分析预报研究室副主任。
1997-2000年:分析预报研究室主任。
2001年:聘研究员
2001-2003,地壳所监测预报研究室主任。
2003-2009,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救援司 副司长
2010—至今,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副所长
2002年-至今 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队员,2004年作为UNDAC队员赴蒙古评估蒙古国家灾害准备及应急能力。
2007年-至今 联合国国际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专家组(INSARAG)专家,中国第一个联合国INSARAG国际救援队分级测评专家。期间多次担任美国、新加坡、匈牙利、西班牙、卡塔尔、韩国、瑞士等国家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专家组教练、专家组专家、副组长、组长;
2017年,美国洛杉矶国际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专家组组长,成为联合国INSARAG第一位女性测评专家组组长。
2017年作为中瑞联合专家组中方专家组组长赴蒙古对蒙古国家灾害救援能力进行评估。
2014-2016联合国世界人道主义峰会(World Humanitarian Summit, WHS)专家议题组((WHS thematic teams)唯一的中国专家,参与了2016年峰会议题材料的编写,并获得联合国副秘书长的专门写信感谢;
2017年-2020年 联合国INSARAG指南编写修订专家组专家;
2018年—至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规划与标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任职:
1)中国地壳应力研究所科技委 主任;
2)中国地震局地震救援专家组 副组长;
3)中国地震学会理事;
4)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规划与标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5)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United Nations Disaster Assessment and Coordination (UNDAC) 成员;
6)联合国国际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专家组(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INSARAG) External Classification(IEC) 专家;
7)联合国INSARAG指南编写修订专家组专家;
8)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安康计划校园安全应急教育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9)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10)《华北地震科学》副主编;
11)《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国应急救援》、《灾害学》、《中华灾害救援医学》编委。

研究方向: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地震标准化、国际城市搜救,地震波反演速度结构

学科类别:
地震学、灾害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重点应用专项(),地震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2018.1-2019.12,负责;
2.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研究专项(),国际灾害救援理论与技术发展动态跟踪,2018.1-2019.12,负责;
3.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研究专项(),救援队伍规程与标准体系建设,2017-2018,负责;
4.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研究专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工作方案研究,2016-2017,负责;
5.中国地震局政策法规研究专项(),地震标准体系框架研究,2016-2017,负责;
6.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研究专项(**)紧急救援资源的分类、分级及岗位管理研究,2015-2016,负责;
7.中国地震局政策研究专项(**),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框架研究,2014-2015,负责
8.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大地震灾害救援现场关键环节标准工作程序及其管理系统研发,2010-2013年,负责

获奖及荣誉:
2017年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六;
2016年获得中国局防震减灾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1年,获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标兵称号
2001年,获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活动标兵称号
1998年,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优秀青年
1997年,中国地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的第一层次人选。
1997年,地壳所1997年度先进个人

代表论著:
专(译)著:
[1] 陈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及地震应急救援标准建设,2014年,地震出版社。
[2] 陈虹,王巍等,译著:现场行动协调中心指南,2016年 ,地震出版社。
[3] 江在森、陈虹等,强地震中期预测新技术物理基础及其应用研究,2008年,地震出版社。
论文:
[4]Wang,W. Chen,H(通讯作者).,Xu, A.,Qu, M., 2018.Analysis of the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of the Jiuzhaigou earthquake,Nat. Hazards Earth Syst. Sci,18, 1771–1783.
[5] Chen,H.,Wang, W.,Xu,A.,2018, Ten years later: USAR capacity building,CRISIS RESPONSE Journal,13(3), 20-21.
[6]徐爱慧,陈虹(通讯作者),王巍,美国突发事件搜救队伍分类分级及其对我国救援队伍建设的启示,2018,灾害学,33( 1) : 168-174.
[7]陈虹、闻明、王巍、徐爱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现状及能力分级测评,2018,中国应急救援,69,45-50.
[8]王巍,曲旻皓,陈虹(通讯作者),公共安全国际标准发展及 ISO 22312: 2011《公共安全—技术能力》解读,2016,灾害学, 31( 1) : 170 -174.
[9]徐爱慧、陈虹,厄瓜多尔地震灾害及其应急救援,2016,国际地震动态,450,26-30。
[10]王巍,陈虹,尼泊尔地震灾害及应急救援,2015,国际地震动态,437,15-21.
[11]陈虹,宁宝坤、李蕊、郭萌,联合国国际城市搜救队(USAR)能力分级测评现状与发展,2014,中国应急救援,DOI:10.19384/j.cnki.cn11-5524/p.2014.05.001。
[12]陈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现状与发展,2014,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3),123-128.
[13]陈虹,宋富喜,闻明等,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及其关键标准研究,2012,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2(7),164-170.
[14]陈虹,李蕊,宋富喜,曲旻皓,国外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综述, 2011,灾害学,26(3),133-138.
[15]陈虹,王志秋,李成日,海地地震灾害及其经验教训,2011,国际地震动态,393,36-21,
[16]陈虹,印尼8.7级地震海啸灾害及应急救援,国际地震动态,2005,316,22-26.
[17] 陈虹,强震前中短期地震活动异常动态图象的表示方法及其预测意义,地震,2000年,22(1),45-52.
[18]陈虹、黄忠贤,利用时频偏振分析技术研究面波传播的复杂性,1998,地震学报,20(2),144-149. 
[19]陈虹、黄忠贤,穿过青藏高原的面波传播路径与速度结构,1998,地球物理学报41,Suppl. 270-280.
[20]陈虹、黄忠贤,应用混合极值理论及最大似然法估计中国大陆地震危险性,1995,地震学报,17(2),264-269.

标准:
1.DB/T 52-2013《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体系表》,2013年,行业标准,完成人:陈虹、宋富喜、尹光辉等。
2.DB/T 55-2013《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工作场地遇难者遗体处置规程》,2013年,行业标准,完成人:陈虹、彭碧波、闻明等。
3.GB/T 29428.2-2012,《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行动 第1部分:基本要求》,2012年,国家标准,主要完成人:顾建华、陈虹、王志秋等。
4.GB/T 29428.2-2015,《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行动 第2部分:程序和方法》2015年,国家标准,主要完成人:卢杰、贾群林、陈虹等,
5.DB/T63-2016《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训练指南》,2016年,地震行业标准,完成人:顾建华、陈虹、刘向阳等








相关话题/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