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聂露,副教授,政治学系副系主任。1992-1996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学习了国际政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1996-1999年,被保送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期间系统学习了政治学理论,提交“试论美国对华决策模式——以1995年李登辉访美为例”作为硕士论文。1999-2002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提交“论英国选举制度”一文,获得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所担任教师。2008-2009年,赴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政治学系访学一年。2012年12月,赴法国波尔多第4大学讲学。
教授课程: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前沿、宪政文本选读、西方政治思想史
研究兴趣:政治哲学、宪政理论与制度、选举;高等教育、学前教育
学术专著:
劳拉·赫茵,马克·塞尔登(编):《审查历史》,聂露译,尹钛校,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
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5版,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聂露:《论英国选举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学术论文:
“教科书争议的发生原因探析”,《教学与研究》,2012年10月。
“精英民主是否足够民主?”,《二十一世纪》,2012年4月。
“英国选举改革: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
“抽签代替选举?”《二十一世纪》,2010年6月。
“试论宪政的概念和中国的法治”,《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12期。
“通识教育的提起——社会学的视角”,《法大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12月。
“公民与法律”、“公民与政府”,载丛日云(编)《中国公民读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试论美国对华决策模式—以1995年李登辉访美为例”,《大国》,2005年第3期。
“一种新普适主义”,译文,《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7期。
“作为自治的言论自由”,《二十一世纪》,2004年6月。
“精英民主理论的简单谱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人民主权理论评述”,《开放时代》,2002年第6期,被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
“违宪审查模式的权力逻辑和理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大众政府与最高法院:寻求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公法》,2002年第三卷。
“论美国选举人团制度”,《法商研究》,2001年第18卷。
“中欧宪政案例比较研究:市场导向型经济与政治稳定”,译文,载宋新宁、张小劲主编《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欧洲》,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项目、实践与奖励: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中国政法大学通识教育主干课项目(主持),2010-2012年。
“西方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项目(参与),2010-2011年。
“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中国政法大学教改项目(主持),2006-2007年。
“IPFP”中美博士生博士论文研究方法交流,2000年。
“大陆与台湾的科技交流现状与趋势”,“中流基金项目”,1999年。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新闻调查栏目实习策划,1998年。
参与十一五规划项目的教材编写等等。
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05年。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2011年。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nielucy1973@yahoo.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