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刑法研究所]王平教授个人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8-01
王平,男,1961年12月生,安徽省全椒县人。199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4月—5月,美国杜肯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0年9月—2001年8月,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访问学者。2002年12月—2003年6月,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恢复性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监狱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预防职务犯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挂职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刑事政策、罪犯矫正、恢复性司法。
1999年、2002年连续获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法学会“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论文《监狱效能与宏观环境》(独著,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4期)2008年获中国法学会“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论文《刑罚轻重的根据》(独著,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2002年获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王平教授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截至2011年6月)
一、专著、教材(独著、合著、主编、参编)
1.刑法学(法大简明教材,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刑法学(法大精品教材,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3.罪犯风险评估与管理——加拿大刑事司法的视角,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月版。
4.犯罪学教科书(本校教材,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5.中加社区矫正概览,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
6.犯罪学(统编教材,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版。
7.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8.HandbookofRestorativeJustice,WillanPublishing2007.
9.中国监狱学会20年(1985-2005),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版。
10.《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版。
11.限制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中国行政性限制人身自由法律处分的法治建设,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2.刑法概论(教材),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3.《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版。
14.外国监狱制度概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5.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16.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与改革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7.监狱法学(北大教材,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8.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7月版。
19.中国预防犯罪通鉴,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5月版。
20.监狱学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21.“六害”治理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8月版。
22.监狱法学(本校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
23.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与对策,群众出版社1995年4月版。
24.中国犯罪原因研究综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25.贪污贿赂罪的原因与对策,群众出版社1992年5月版。
二、论文(包括合著)
1.刑事法治:精妙与局限之间如何坚守,《人民检察》2011年第11期。
2.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刑事司法指南》2010年第3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3.被剥夺自由人的人格尊严与待遇——《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0条评析,载《刑事诉讼法学前沿问题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4.监狱行刑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5.社区矫正概念的反思与重构,《犯罪与改造研究》2010年第2期。
6.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罪犯教育感化的影响及其现代启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0期。
7.社区矫正:用语的改变与意义的翻新,载《犯罪、刑罚与人格——张文教授七十华诞贺岁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8.中国法治30年——监狱法篇,载《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9.监狱工作社会化的作用与中国实践,《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0.罪犯探亲:对罪犯权利的人性化回应,《人民公安报》2008年7月9日第4版。
11.当前中国监狱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韩文),《矫正研究》(韩国)2008年(总第39号)。
12.恢复性司法视角下之少年司法构建,载《恢复性少年司法理论与实践》,群众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3.减刑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其改革思路,《中国司法》2007年第1期。
14.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12期。
15.监狱学教学:寂寞与辉煌的变奏,《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4期。
16.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多元视角:监狱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与探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2期。
17.开放式处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监狱学刊》2006年第1期。
18.中国法制建设与人权保障,载《新世纪中国人权》,团结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9.我国假释制度之改革与完善,载《纪念监狱法施行十周年文集——回眸十年读华章》,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0.我看累犯不得假释,《法制日报》2005年5月29日第3版。
21.严打的刑事政策分析,载《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2.论放逐刑,《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3.恢复性司法的积极意义,《法制日报》2004年10月28日第7版。
24.建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文化机制,载《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司法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04年8月正式出版。
25.惩罚和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的双重使命,《检察日报》2004年3月31日第8版。
26.以罪犯为本体,《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3期。
27.我国缓刑制度之改革与完善,《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2期。
28.理性认识恢复性司法的预防思想,《检察日报》2004年1月20日第6版。
29.监狱学研究的方法论,《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1期。
30.罪犯权利观的现实指导意义,《法制日报》2003年12月26日第3版。
31.中国监狱改革之基本构想,载《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32.社区矫正是有益尝试,《人民日报》2003年9月5日第5版。
33.为什么要保护罪犯的权利,《法制日报》2002年10月22日第12版。
34.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日本札幌学院法学》第19卷第1号(2002年9月)。
35.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9期。
36.劳教司法化是大势所趋,《法制日报》2002年5月29日第3版。
37.刑事执行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5期。
38.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载《法大刑法学研究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9.禁止奴役和强迫劳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4期。
40.禁止酷刑,《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
41.刑罚轻重的根据,《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
42.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价值,《安徽职业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3.监狱工作与监狱立法,《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5期。
44.把犯罪预防的措施落实到基层,载《走向21世纪的“枫桥经验”——预防犯罪实证研究》,群众出版社2000年3月版。
45.中国监狱现代化的方法论选择,《政法论坛》1999年第5期。
46.新世纪中国监狱定位问题初探,《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5期。
47.监狱工作与监狱理论研究20年改革述评,《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第1-2期。
48.理性化及其局限——监狱行刑观念的价值定位,载《刑事法学要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8月版。
49.现代化、监狱现代化与现代化文明监狱,《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7期。
50.我国现行监狱工作方针的价值基础,《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2期。
51.监狱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法律科学》1997年第5期。
52.监狱效能与宏观环境,《政法论坛》1997年第4期。
53.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与刑事立法一体化,《中国监狱学刊》1997年其4期。
54.世纪之交的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55.贪污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载《反贪污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红旗出版社1996年9月版。
56.论行刑社会化,载《监狱学概论参考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
57.“行刑社会化”概念探析,《江西法学》1992年第3期。
三、主编文集
1.恢复性司法论坛(2007年卷,总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恢复性司法论坛(2006年卷,总第二卷),群众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总第一卷),群众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内容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相关话题/导师 司法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张建荣副教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张建荣出生年月:1956、10最后学历: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刑事法学现任职务:学院工会主席等职称:副教授社会兼职:北京市关协、中国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犯罪研究等学会的理事、会员代表性著作(包括教材)1、《行政法学指南》,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82、《犯罪被害人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皮艺军教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皮艺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50.5最后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犯罪学越轨社会学现任职务:教研室主任职称:教授社 会 兼 职1.福州大学、浙江警官博物院特聘教授,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专家咨询委员,代表性著作1.《犯罪心理学》,罗大华等,群众出版社,19832.《通俗犯罪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犯罪学研究所]于国旦副教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于国旦出生年月:1971.5最后学历:博士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职称:副教授社会兼职: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代表性著作(包括教材)1.《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独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2.《越轨社会学》,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犯罪学研究所]赵宝成教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赵宝成性别:男出生年月:1957,5最后学历:大学研究方向:刑事法学职称:教授社会兼职: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代表性著作(包括教材)1.《犯罪学专论》,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2.《新犯罪学》,合著。合著者:王牧、吴宗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犯罪学研究所]王牧教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王牧性别:男出生年月:1941.9最后学历:大本研究方向:犯罪学职称:教授社会兼职:中国犯罪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和多个大学兼职教授代表性著作(包括教材)1.《新犯罪学》,合著,赵宝成、吴宗宪,高教出版社,20052.《中国犯罪对策研究》合著,唐永军、庄永廉,吉林人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犯罪学研究所]王顺安教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王顺安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1月最后学历:博士研究方向:刑法、犯罪学、刑事执行法学现任职务:犯罪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主任职称: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执行行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高级学术顾问(副会长级),中国犯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侦查学研究所]刘斌老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刘斌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年5月最后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庭科学现任职务:实验室主任职称:讲师论 文1.《980nm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分析》,载《激光杂志》,2002.52.《对GaAs衬底表面进行氩离子清洗的研究》,载《激光杂志》,2003.13.《980nm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侦查学研究所]杜春鹏老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杜春鹏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04最后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证据法学、侦查学和司法鉴定学职称:助教论 文1.《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科研项目成果2.《诱惑侦查规则之构想》,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3.《关于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结论性质的探讨》,西北师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侦查学研究所]胡明老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胡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3最后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侦查学论 文1.《论物证的规范化管理》,载《北京刑侦研究》,1998.72.《北京市反恐怖战略对策研究》,载《刑事侦查理论与实践》,2004.123.《浅析犯罪预警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载《首都刑警》,2006.104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侦查学研究所]洪坚老师个人简介
个 人 情 况姓名:洪坚性别:女出生年月:1965.3最后学历:大本研究方向:法庭科学职称:工程师代表性著作(包括教材)1.文件物证检验学,独著,本校教材讲义,2007.52.文件物证检验学实验指导,独著,本校教材讲义,2007.5论 文1.《论文检样本的可靠性、充分性和可比性》,全国首届检察系统文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