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法学博士
职称: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职务:律师学党支部书记
>
介绍
教师情况
研究领域:诉讼法学及非诉讼程序、律师学、法律职业伦理、金融法学
主要讲授课程:律师学、律师与公证、法律职业行为规则、替代纠纷解决方式(ADR)
外语语种:英语
出国经历:2005-2005年曾到英国进行短期访问
代表作:《诉讼保险制度初探》
《托管式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视听资料研究综述与评价》
获奖情况:2005年曾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2004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优秀党员”称号
2005年获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06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优秀党员”称号
“论银行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与管理途径”,中国银监会2006年“青年论坛”征文优秀奖
科研项目
- 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审查与判断(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08年12月-研究报告)
- 项目主持人,“银行内部欺诈的综合防控机制研究”,2005年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05SFB5017),进行中。
科研成果
教材与专著类
《谈判与辩论技巧》(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10月
《政府律师》(参编),北大出版社,2007年4月
《律师职业行为规则论》(参编),北大出版社,2007年4月
《刑事再审程序与人权保障》(参编),北大出版社,2005年4月
《刑事诉讼理论纵横谈》(参编),群众出版社,2002年3月
《视听资料研究综述与评价》(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论文类
农村金融机构如何进行法律风险管理?,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16期,2011-08-25
简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管理的特色经验,《现代金融》2010年第1期,2010-01-10
律师收费制度刍议,《和谐社会构建与诉讼法学繁荣:陈光中八十华诞庆贺文集》,2010-04-01
候鸟型“兼职农民”回归的经济学意义(财经评论),《金融时报》,2009-12-03
村镇银行应慎防法律风险(财经评论),《金融时报》,2009-12-10
以科学发展健全农村金融体制,《中国金融家》,2008、11
如何走出银行内部欺诈的怪圈?,中国特产报新农村金融专刊,2008、1、25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经济日报理论版,2008、12、11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现代金融》,2007年第8期
“信用保险: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金融时报》,2007年6月16日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创新与发展”,《经济经纬》,2007年4月。
“美国律师协会关于信托帐户管理的法案”,译文,“《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过去与未来”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12月2日>。
“律师收费制度刍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过去与未来”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12月2日
“论银行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与管理途径”,中国银监会2006年“青年论坛”征文集
“托管式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中国金融》,2006年第17期
“论我国多元化证券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金融时报》,2006年8月14日
“美国袭警罪的文化解读及启示”,《人民公安报》(内参),2006年8月30日
“诉讼保险的功能”,《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原文“诉讼保险制度初探”,载于《保险研究》,2006年第7期
《林业托管的法律问题分析》,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2005年11月
《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立法研究》,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2005年11月
《律师参与循环经济立法的意义与途径》,2005年全国环境法年会,2005年8月《预防的成本与灾难的代价》,金融时报,2005年7《律师参与循环经济立法的意义与途径》,2005年全国环境法年会,2005年8月《预防的成本与灾难的代价》,金融时报,2005年7月月
《保险合同纠纷解决:专业化为上策》,金融时报,2005年6月
《澳门特别行政区刑事再审制度评介》,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4月,
《台湾地区刑事再审制度评介》,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4月
《香港特别行政区刑事再审制度评介》,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4月
《刑事申诉制度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4月
《英国刑事案件复审委员会的再审功能与目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4月
《加强内控管理机制——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多发性经济犯罪透视》,金融时报,2004年11月
《代办员吸储属于职务行为,信用社疏于监管难免其责》,金融时报,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