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法学硕士
职称: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职务:硕士生导师
>
介绍
教师情况
研究领域:律师公证制度、法律职业规则、法律文书、诉讼法
主要讲授课程:律师学、公证与律师制度、司法组织学(司法制度)、司法文书
外语语种:英语
代表作:代表作暂无
获奖情况:2010-2011年度校优秀都是
2003年抗非典先进个人
2005-2006年度法学院“教学贡献奖”
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指导学生实习先进个人
2007年获岳成奖教金
学术观点
有效的法律职业教育对于保障法律职业人的称职性不可或缺,应建立完备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由法学院及法律行业组织共同担负起法律职业的过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责任。法律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为法律职业培养具有法律理论素养又擅长处理法律实践问题的称职执业人员。
维护人权,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律师的神圣使命。律师业的产业化,意味着会出现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意味着律师执业商业化已不可避免。执业律师树立和保持使命感意义重大。在律师法中明确规定律师的使命和律师的社会作用是树立和保持律师使命感的法律保证。律师的使命决定着律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也使律师职业变得光荣和崇高。
法律服务的质量是法律服务的根本所在。在律师全行业建立律师质量管理体系,从律师事务所办公设施标准、人才培养、办案规程、与客户的沟通、投诉的解决等方面加以规范管理,建立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增强律师事务所实力、吸引人才的加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与外国律师事务所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研项目
- 北京地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现状及发展研究(横向超过1万不满4万,2010-11-18-调研报告、论文)
- 外国律师事务所管理体系资料选编》编译(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09-09-10-外国律师事务所管理体系资料选编》)
- 《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管理手册范本》(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09-10-20-手册)
- 听课制度的完善(校级项目,2008-调研报告、论文)
- 律师法实施问题研究——以律师管理体制、律师组织形式为视角(教育部其他项目,2008-研究报告、论文集或专著)
科研成果
教材与专著类
《北京律师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9-09
《律师公证制度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05-18
《律师职业行为规则论》陈宜 李本森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一版
《律师参与辩护、代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李宝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法律职业伦理》(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律师职业道德及责任》(参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及司法实务》(参编),法制出版社2003年2月
《律师职业行为规则概论》(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5月
论文类
73.《“律师执业组织形式及管理评价体系”研讨会综述》,《中国司法》2010年第1期,2010-03-15
74.《完善法学专业实习指导研究报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0-03-15
我国中小型律师事务所发展初探,《中国司法》2009-11、12,2009-11-26
社会期望与律师商业化取向的冲突,中国律师2008第1期,2008-01-17
71.《律师专业责任研究评价》,月旦民商法2008第22期,2008-12-18
《法律职业教育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文选第4集 张桂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略论律师培训制度的完善》——《中国司法》2007第2期
《中国律师服务收费制度发展与研究》——《中国司法》2007年第3期
《律师执业环境十年回眸》,《中国律师》,2006年第11期
《法治下的暴力与良知》,《中国律师》,2006年第6期
《关于律师审判宣传的探讨》,《中国律师》,2006年第4期
《职业培训伴随外国律师职业生涯》,法制日报,2004年6月
《试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中国司法,2005年4月总第64期
《建立我国律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想》,中国司法,2004年第5期
《律师行贿法官案背后的理性思考》,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试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4第2期
《律师法应凸现律师使命》,法制日报,2003年10月
《律师与法官相处的禁令》,法制日报,2003年2月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法律服务时报,2003年
《律师天职: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
《关于律师回避问题的思考》,诉讼法研究,2002年7月
《法律服务分流制的构想》,政法论坛,200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