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博士
职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职务:
>
介绍
教师情况
社会兼职:民盟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昌平区政协委员
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研究会副会长
民盟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政协昌平区委员
民盟中央社法委副主任
昌平区政协委员
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昌平区政协委员
民盟政法大学副主任委员
研究领域:法律史、中西法律文化、司法学
主要讲授课程: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外语语种:英语
代表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道德与中西法治》、《简帛文献与古代法文化》、《内圣与外王》
获奖情况:优秀科研成果奖
钱端升法学成果奖
学术观点
见论著
科研项目
- 法律监督立法研究(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11-08-01-系列论文)
- 和谐社会与刑诉价值观更新(省部级其他项目,2010-01-10-论文)
- 司法改革研究(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09-07-15-论文)
- 儒家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6-10-04-论文集)
- 中西法律传统与现代法制建设(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5-01-01-论文)
- 科技保密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研究(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06-12-01-研究报告)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省部级其他项目,2006-10-03-论文集)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2)儒家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
- 教育部规划项目:(1)汉简与汉代法制史研究;(2)新出简帛与中国古代法律史研究。
- 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 司法部部级项目:法律人职业道德研究。
- 北京市规划项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科研成果
教材与专著类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03-01
司法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11-07-01
德治与法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5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程,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10-01
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6-06
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8-08
《两周金文虚词集释》,中华书局1994年;
《先秦诸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
《内圣与外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传统文化的沉思——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研究》(与另一人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道德与中西法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
《简帛文献与古代法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思想家的治国之道》(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论文类
对中国传统司法观的理性分析,《新华文摘》2011年第17期,2011-09-05
比较与参照:中西传统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与道德意义,《哲学研究》2011年第7期,2011-07-25
中国传统教育与预防犯罪,《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2011-06-01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再评价,《法理学·法史学》2011年第4期,2011-04-30
刑诉制度改革:比较与借鉴,《中国司法》2011年第2期,2011-02-01
监狱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刑事法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010年第12期(此文去年未统计),2010-12-01
法家司法思想探微,《管子研究》2011年第3期,2011-08-31
司法社会学的学术旨趣与基本问题试探,《法理学·法史学》2011年10期,2011-07-05
中国传统立法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法治研究》2011年第10期,2011-10-05
论法律监督,《群言》2011年第8期,2011-08-07
董仲舒的司法思想与价值取向,《北方法学》2011年第6期,2011-12-15
程朱理学中的司法思想,《审判研究》2011年第4期,2011-12-12
中国古代证据制度三题,人民法院报,2011-04-15
丘浚的司法思想考察,人民法院报,2011-07-08
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另一面,检察日报,2011-01-13
劝善书:道教的预防犯罪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6-21
中国古代司法中的“善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4-07
《唐律疏义》中的司法思想,人民法院报,2011-11-21
中国当代刑事政策的变革,《中国监狱学刊》2011年第6期,2011-12-15
提高律师社会地位需要系统工程,《中国律师》第5期,2010-05-05
从简帛史料看中国古代司法思想,《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5期,2010-12-11
中国传统狱政文化的基本精神,《北方法学》第5期,2010-11-10
恢复性司法:古今中外之间,《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第4期,2010-12-01
和谐社会与刑诉价值观的更新,《政法论丛》第3期,2010-06-01
西方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中国刑事法杂志》第11期,2010-11-11
和谐价值观与行政诉讼法的改革,《中国司法》第10期,2010-10-12
监狱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法治研究》第9期,2010-09-10
如何提高律师社会地位,《上海律师》第1期,2010-01-01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再评价,《法治研究》第12期,2010-12-09
《二年律令》中的家族和谐观,《人民法院报》,2010-06-11
“宽严相济”的二年律令与社会和谐,人民法院报,2010-06-18
恢复性司法的比较与借鉴,《检察日报》,2010-10-29
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检察日报》,2010-08-20
中国古代的审判责任制度略说,《检察日报》,2002-12-09
汉唐律中反映的和谐理念,《政法论坛》2009年第1期,2009-02-01
从“恢复性司法”看中国法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北方法学》2009年第6期,2009-01-12
法律传统与和谐社会,《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2009-12-01
比较视野里的中西立法、司法思想及其借鉴价值,《西方法治精神与中国法制现代化论文集》,2009-12-12
道家和法家法律思想中的和谐精神,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3期,2008-05-01
儒家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论文集),2008-10-01
论中西司法道德,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4月号,2008-04-01
汉简二年律令研究二题,法律文化研究,2008年12月
中西自然法哲学之比较《哲学研究》1998年第三期
出土法律史料中的刑法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一期
帛书《黄帝四经》中的刑法思想《法学研究》1998年第三期
《王杖十简》与《王杖诏书令册》法律思想研究《法学研究》1999年第二期
《郭店楚墓竹简》在先秦法律思想史研究上的价值《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儒家道德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一期
帛书《老子》甲乙本中的法律思想试析《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周代金文中的刑法思想研究《政法论坛》1998年第二期
儒家刑法思想影响秦律管见《中国法学》1997年第5期
关于朱熹法律思想的几点探讨《孔子研究》1995年第四期
论汉代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的变革《孔子研究》2000年第一期
从出土法律史料看古代预防犯罪思想《中外法学》1999年第二期
帛书《黄帝四经》中的阴阳刑德思想初探台湾《哲学与文化》第二十九卷第四期(2002年4月出版)
“中国古代无自然法”说平议《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四期
一部颇具见地的法史学新著《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一期
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读书》1998年第二期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几个问题《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墨子哲学及其现代价值《齐鲁学刊》1995年第一期
道德与法律《群言》1999年第七期
“内圣外王”的境界《中华读书报》1999年10月20日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几点启示《法制日报》2000年8月27日
试探儒家法律思想的现实意义《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银雀山汉简反映的刑法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
既要入世进取,又要出世逍遥《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9期
帛老之犯罪学说初探《文献》1998年第1期
梁启超对立法问题的思考《团结报》1995年6月10日
孟德斯鸠与卢梭法律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史志研究》1998年第3期
沈家本的刑法思想《团结报》1996年12月报18日
梁启超的法治说与中西法律文化《团结报》1995年4月5日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评析《宋明理学与华夏文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梁启超的民权说与西方近代法治论《团结报》1995年5月6日
沈家本与中国古代法律史研究《团结报》1996年10月底26日
EducationonLaw,MoralityStressed(关于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ChinaDaily(《中国日报》)1996年11月30日
读郭店楚简《老子》与《成之闻之》札记《简帛研究》第四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郭店楚墓竹简》与儒家预防犯罪学说《法律史论集》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
汉代法制丛考《中国法制史考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
郭店楚简中的犯罪预防思想初探《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殷周时期的法律观念与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帛书《易传》与《德刑》中的犯罪预防思想,《政法论坛》2001年第2期
沈家本论法制与道德之关系评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三期
试析先秦儒家人生哲学的建构特征,《光明日报》1992年11月2日
孔学的经世风格及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台湾《中国文化月刊》第126期(1990年)
评柏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载《柏杨版资治通鉴》第68册,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2年8月
老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建构特征,《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后被《老子与华夏文明》(陕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一书收录
六十年代台湾的一场中西文化论战,《哲学研究》1989年第六期
李敖“西化论”的根本误差,《台湾研究》1989年第四期
试析儒家伦理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本问题资料》1993年第8期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5期
评柏杨的文化史观,《学术界》198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