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姜振学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姜振学 男,吉林梨树人,1963年4生。博士后,副教授,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会员。1986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同年留校工作;1992年师从陈章明教授,获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导师卢松年教授、刘和甫教授。1986 -1998年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石油地质科研室工作;1998-2000年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工作;2000-现今,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油气藏地质、油气资源评价科研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含合著),合著、参著专著6部;先后参加国家“973”、国家“八五”、 “九五” 、“十五”攻关项目及局级项目二十余项;获得省部级、局级科研奖励7项。

办公电话:010-89733328(O);010-89733423(O);010-86970326(O)

主要论文及著作
1. 王永卓,姜振学,徐景祯,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含油分布规律性探讨,石油勘探与开发,1992,Vol.19,增刊,16~24;
2. 付广,庞雄奇,姜振学,影响岩石排替压力的因素及有关校正方法,辽河石油勘探与开发,1992,Vol.2,№.4,10~14;
3. 付广,姜振学,陈章明,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余油层天然气通过青山口组泥岩盖层的扩散史,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3,Vol.12,№.3,5~9;
4. 付广,陈章明,姜振学,盖层对油气封闭能力的差异性分析,天然气地球科学,1993,Vol.4,№.1,11~17;
5. 姜振学,付广,三肇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聚形式及供油气单元特征,天然气工业,1994,Vol.14,№.6,24~26;

更多。。。

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
1. “天然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条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1996,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7);
2. “延吉盆地断层封闭性及断块圈闭评价”,大庆石油管理局, 1996,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4);
3. “延吉盆地断层封闭性及断块圈闭评价”,大庆石油管理局,1996,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
4.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资源评价及有利勘探目标选择”(970208-07),2001,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5.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2002,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