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物探)狄邦让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狄邦让 男,山东巨野县人,1961年12月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资源与信息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82年和1990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本科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分别获长春地质学院地质仪器专业学士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电磁测量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在职博士。1982年起在石油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地震物理模型、地震采集技术、仪器仪表开发、软件设计和编程工作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计算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信号与分析、地震勘探仪器原理等的教学工作。发表论文12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申请专利5项,获得专利3项。

办公电话:010-89733550 ,010-62398698,010-62396209

论著目录
1. 狄帮让、顾培成、夏永革,2002,三维地震物理模型技术的效果与精度,石油地球物理勘探,37卷(6)
2. 狄帮让、魏建新,2001,VXI总线产品在地震物理模拟多通道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 第 9卷(2)。
3. 狄帮让、魏建新、周志军,2001,基于V6的震电测量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石油仪器,15卷(1)
4. 狄帮让、乔文孝,1995,光杆位移的超声脉冲波测量技术,石油钻采工艺,17卷,(5)
5. 狄帮让、牟永光,1998,VXI总线产品在地震物理模拟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第 9卷(3)
6. 王尚旭、狄帮让、魏建新,2002,鄂博梁山地近地表问题及其模型实验分析,石油勘探与开发,第29卷(1)
7. 王尚旭、狄帮让、魏建新,2002,断层物理模型实验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地球科学,
8. 魏建新、狄帮让,2002,三维地震物理模型研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第37卷(6)
9. 张军华、狄帮让,1996,物探专业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尝试和体会,石油教育(12)。
10. 裴正林、狄帮让、魏建新,2002,Crosshole seismic tomograhy method for complicated structure model,72SEG。
11. 裴正林、牟永光、狄帮让,2002,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研究,物探与化探,26卷(3)。
12. 裴正林、牟永光、狄帮让,2003复杂介质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学报,第46卷(1)。

省部级以上获奖情况及专利
一、获奖情况
1. 中国复杂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2002年教育部十大科技进展(排名第三);
2. “东部深层地震勘探技术研究”获200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石油大学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五),获200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十大科技进展(石油大学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五);
3. 油气储层地球物理理论与实验技术”获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4. 储层地球物理模型及反演技术”获 1999年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1996年总公司“十大科技成果 ” (排名第四)。
二、专利情况,申请5项,获得3项:
1. 狄帮让、牟永光“可调宽毫微秒组合高压脉冲发生器”实用新型专利, 1995年1月8日授权。
2. 牟永光、狄帮让、“可调宽脉冲组合超声震源”发明专利,发明号:ZL 94 103467.4,2000年5月18日授权。
3. 牟永光、狄帮让“井中震电勘探法” 发明专利发明号:ZL 95 1097288,2002年3月20日授权(排名第二)。
4. 牟永光、狄帮让基于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2001年申请,申请号:01120445.1。
5.王尚旭、魏建新、狄帮让地震物理模拟多道采集方法与采集装置,2000年申请,申请号:00132254。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