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球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测井)毛志强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毛志强 男,河南柘城县人,1962年出生于新疆石河子市,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矿场地球物理测井专业,1995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82年7月—1996年10月在江汉石油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讲过地层倾角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测井专业英语等课程,参加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有关地层倾角测井构造解释的专题研究和油藏描述实例分析等工作。作为访问学者于1986年11月—1987年2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Earth Resources Laboratory学习声波全波测井,1988年9月—1989年7月在法国石油研究院作为访问学者完成了一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储层测井评价项目,研究成果得到了委托方——法国煤气公司(Gas de France)的高度评价,研究报告由法国石油研究院出版(编号37266)。1996年11月以博士后研究人员身份正式调动到石油大学(北京)工作。1993年6月—1997年2月赴新疆参加塔里木石油会战,参加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专题研究工作并完成博士论文,1993年底起先后任原塔指研究大队测井室副主任、主任,参与或组织了塔中四、英买力、羊塔克、大宛齐等油田的测井评价生产工作。2002年晋升教授,同时被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聘为企业教授。2003年石油大学(北京)测井研究中心成立,任副主任。主要从事岩石物理和测井解释评价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测井储层评价方法研究生学位课,2005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品牌课”教师。
科研方向主要包括测井油气评价的岩石物理研究和复杂油气层(藏)测井识别及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近十年来,主要以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为科研工作重点,承担并完成中石油、中海油及油田委托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含油饱和度评价方法和应用技术、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机理和评价技术研究、油气层产能预测及评价方法和技术、低孔低渗复杂储层评价岩石物理研究及评价技术、核磁共振测井应用技术研究等五个方面形成了特色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这些研究成果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著出版专著4部,指导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余名。曾获得CNPC首届青年岗位能手(1996)、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科技奖(2001)、石油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01)等荣誉称号。SPE、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欧美同学会会员,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未来几年,科研工作将重点集中在复杂(低孔渗、低阻等)油气藏测井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欢迎有强烈探索精神和具有一定岩石物理、地质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青年学子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

办公电话:010-89733318
Email:petrolog@sina.com

论著及成果
1、毛志强,谭廷栋,1996,密度测井和中子测井的相关性及其在识别天然气层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报
2、毛志强,谭廷栋,1997,完全含水多孔岩石电学性质及其孔隙结构实验研究,石油学报
3、毛志强,1998,储层产能和产液性质评价中的相对渗透率模型,测井技术
4、毛志强,龚福华等,1999,塔里木盆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Ⅰ),测井技术
5、毛志强,朱卫红等,1999,塔里木盆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Ⅱ),测井技术
6、毛志强,李进福,2000,油气层产能预测方法及模型,石油学报
7、Mao Zhi-Qiang,2001,The Physical Dependence And th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nsity and Neutron Logs, Petrophysics
8、匡立春,毛志强,孙仲春,2002,准噶尔盆地陆9井区白垩系低阻油层束缚水饱和度控制因素研究,测井技术
9、毛志强,2003,非均质储层夹层控油作用初论——非均质储层油气分布规律及测井响应特征,地球科学
10、Mao Zhi-Qiang, He Yu-Dan, and Ren Xiao-Jun, 2005, An Improved Method of Using NMR T2 Distribution to Evaluat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11、1996年,“塔里木盆地油藏条件下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获新疆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1);
12、1997年,“塔里木盆地油气评价与储层描述技术推广应用”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2);
13、2003年,“测井数据处理、解释应用软件集成”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校内排名3);
14、2003年,“准噶尔盆地白垩系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技术开发”获新疆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校内排名1);
15、2005年,“核磁共振测井储层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科技创新二等奖(校内排名1)。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