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球化学王春江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王春江 男,汉族,内蒙宁城人,1964年1月生。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系, 1991、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分别获地球化学理学硕士、博士学位。1986—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工作,曾兼任所长业务秘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1994年在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和澳大利亚CSIRO能源所进行短期合作研究,1996—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1998年至今在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任教,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有机地球化学,主持完成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办公电话:(010)89733399

论著目录
1. 王春江、夏燕青,1995,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中脱A环芳香三萜烃类的检出及其成因,沉积学报,增刊
2. 王春江、夏燕青,罗斌杰,1997,低成熟阶段煤可溶有机质的热缩聚作用,科学通报, 42(6)
3. 王春江、夏燕青,张中宁等,1997,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系有机质中支链烷烃的化学结构及地球化学意义,地球化学, 26(1)
4. 王春江、王有孝,罗斌杰等,民和盆地中下侏罗统煤—油页岩层系生油特征,沉积学报,1997,15(1)
5. 王春江、傅家谟,盛国英等,1998,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液态烃生成演化的热模拟实验研究,地质学报, 72(3)
6. 王春江,1999,关于煤成油形成演化阶段及有关问题的讨论,地质论评, 45(4)。
7. 王春江、傅家谟,盛国英等,2000,18a(H)-新藿烷及17a(H)-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属性与应用,科学通报, 45(13)。
8. 罗斌杰、王春江,董成默等,1995,朝鲜安州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石油学报, 16(4)。
9. 夏燕青、王春江,孟仟祥,1998,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呋喃的成因模拟,科学通报, 43(15)。
10.夏燕青、王春江,孟仟祥等,1999,联苯系列化合物与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形成机制,中国科学, 29(3)。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