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侯吉瑞老师简介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姓名

侯吉瑞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10

职称

副教授

导师属性

硕士

工作院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10-89733552,13718816146

电子邮箱

jiruihou@cup.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邮政编码

102200

学历简介

学历

毕 业 院 校 专 业

毕业时间

本科

延边大学 化学专业

1987.07

硕士

延边大学 有机化学专业

1990.08

博士

大连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专业

2005.05

专业名称

油气田开发

授课情

况简介

 

硕士生 学位课:界面化学

硕士生 选修课:采油化学新进展

研究方

向介绍

1.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技术

针对中高含水期常规油田及低渗透油田的具体特点,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及相关机理研究,探讨适应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其相关渗流机理。主要研究:聚合物驱油以及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相关理论与技术;泡沫驱油适应条件与应用技术;混相或非混相驱油原理与技术;调剖、堵水适应条件与应用技术;以及其它增产增注技术(酸化、解堵、防膨、降粘等)。

2.油田化学剂开发与应用

针对提高采收率技术中具体特点,开发与应用技术相配套的油田化学剂,主要研究:高效驱油表面活性剂;耐温、耐盐调剖堵水剂;泥浆转化成水泥浆的分散剂;新型微乳酸;黏土防膨剂等。

 

 

近三年

主要科

研成果

近三年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国家973前期、国家“十五”攻关、中石油科技攻关等多个高层次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每年还承担多项油田的科研项目。

在超低界面张力对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以及对驱油活性剂性能的要求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复合体系与地层非均质性相适应的临界表观粘度概念,并对经典的毛管准数公式进行了改进,引入了描述油藏非均质程度的渗透率变异系数,从而使计算结果与实际采收率有更好的符合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复合驱理论;

针对低渗、窜流型油藏的调剖、堵水技术,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研究中提出了小段塞、高强度改善水驱的学术观点,并建立了更接近矿场的模拟实验方法与技术,该项成果应用于吉林油田、新疆油田,取得了较好的理论创新和矿场应用效果。

 

近三年代表性论文

 

论 文 名 称

发表时间

刊物名称

The Role of Viscoelasticity of Alkali/Surfactant/Polymer Solutions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

7 April 2005

Jn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

(SCI收录)

碱对聚丙烯酰胺的分子形态及其流变性的影响(第一作者)

2003.3月

物理化学学报

(SCI收录)

低碱ASP三元驱技术的适用界限分析

2003.3月

石油大学学报

(EI收录)

复合驱过程中的化学剂损失与IFT有效作用距离

2005.7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收录)

The feasibility of ASP flooding with low alkali concentration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Jun.2005

ENGINEERING SCIENCE

Effect of Viscosity of Alkaline/ Surfactant/ Polymer (ASP) Solution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

June 8–10, 2004

Canadian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Conference 2004(The 55th Annual Technical Meeting of the Petroleum Society),

Calgary, Alberta

以上论文皆为第一作者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