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博导】高德利

中国石油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9-29

【博导】高德利发布日期:2013-08-20 



姓名:高德利
职称:教授(****)
职务:主任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78.03-1982.01: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本科生
1982.02-1984.10:西南石油学院机械系,硕士研究生
1984.10-1987.08: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讲师
1987.09-1990.06: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1990.07-1992.09: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后(被晋升为固体力学副教授)
1992.10-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学院),教师(1992年底当选钻井研究所长;1993年被评聘为教授、系主任)
1995.02-1996.02:美国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和TexasA&MUniversity,访问学者(1年)
1996.09-1996.10:莫斯科古勃金油气科技大学,等,高级访问学者(1个月)
2005.07-2005.10:英国BGS各向异性研究室,等,高级研究学者(3个月)
2005.11-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2006.11-至今: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09-至今: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油气钻探方向带头人
2008.09-至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9ZX005009、2011ZX05009),项目组长


个人主页:
电子邮箱:gaodeli@cup.edu.cn    
联系电话:010-89733281  

所在系所:油气井工程系(所)
研究方向:油气井工程、油气井力学与控制工程
主讲课程:《石油工程新理论与新技术讲座》《现代油气井工程理论和方法》《油气井工程科技进展》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部分论著:
[1]Modeling&SimulationinDrillingandCompletionforOil&Gas.TechSciencePress,Duluth,USA,2012
[2]复杂结构井优化设计与钻完井控制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
[3]油气井管柱力学与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4]井眼轨迹控制.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5]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6]油气钻探新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7]DisplacementandHydraulicCalculationoftheSMDSysteminUltra-deepwaterCondition.PetroleumScienceandTechnology,2013
[8]ThePost-BucklingBehaviorofATubularStringinAnInclinedWellbore.ComputerModelinginEngineering&Sciences,2013
[9]ResearchintoMagneticGuidanceTechnologyforDirectionalDrillinginSAGDHorizontalWells.PetroleumScience,2013
[10]无隔水管深水钻井作业管柱的力学分析.科技导报,2012
[11]OnImprovingtheAccuracyofPredictionoftheDown-holeDrag&TorqueinExtendedReachDrilling(ERD).ComputerModelinginEngineering&Sciences,2012
[12]NewMethodforPredictingCasingWearinHorizontalDrilling.PetroleumScienceandTechnology,2012
[13]OnaMethodofPredictionoftheAnnularPressureBuildupinDeepwaterWellsforOil&Gas.ComputerModelinginEngineering&Sciences,2012
[14]NumericalSimulationofSensitivitytoLoadsandStrengthofCasingunderComplicatedConditions.PetroleumScienceandTechnology,2012
[15]OnAppropriatelyMatchingtheBottomholePendulumAssemblywiththeAnisotropicDrillBit,toControltheHole-Deviation.ComputerModelinginEngineering&Sciences,2012
[16]ExperimentalstudyonmechanicalpropertiesdegradationofTP110TStubesteelinhighH2Scorrosiveenvironment.Computers,Materials&Continua,2011
[17]StudyofaMechanismforWellDeviationinAirDrillingandItsControl.PetroleumScienceandTechnology,2011
[18]EvaluationMethodforAnisotropicDrillingCharacteristicsoftheFormationbyUsingAcousticWaveInformation.AcousticWaves,InTech,2011,ISBN978-953-307-572-3
[19]海洋石油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世界石油工业,2010
[20]PredictionofCasingWearinExtended-ReachDrilling.PetroleumScience,2010
[21]LimitanalysisofextendedreachdrillinginSouthChinaSea.PetroleumScience,2009
[22]地层自然造斜特性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石油学报,2008
[23]StudyandexperimentonthevibrationcharactersofBHA.SPE114634,2008
[24]煤层气多分支井身结构设计模型研究.石油学报,2007
[25]南海流花超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及导向钻井分析.石油钻采工艺,2006
[26]Experimentalstudyofrockdrill-abilityanisotropybyacousticvelocity.PetroleumScience,2006
[27]易斜地层防斜打快钻井理论与技术探讨.石油钻探技术,2005
[28]南海西江大位移井钻完井工艺分析研究.石油钻采工艺,2004
[29]南海西江大位移井定向控制技术研究.石油钻采工艺,2004
[30]南海西江大位移井钻头选型技术研究.石油钻采工艺,2004
[31]钻井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回顾、现状分析与建议.石油科技论坛,2004
[32]AMethodforCalculatingTubingBehaviorinHPHTWells,JournalofPetroleumScience&Engineering,2004
[33]油气钻井技术展望.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34]含盐膏层井复合管柱优化设计技术.石油钻探技术,2003
[35]BucklingBehaviorofPipesinOil&GasWells.ProgressinNaturalScience,2002
[36]InversionMethodoftheFormationAnisotropy.IMMM2001,Japan,27-31May2001
[37]水平井管柱屈曲与摩阻分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38]OnInstabilityofWellbore&ItsTrajectory.ISSST2000
[39]套管载荷分析与强度设计软件研究.石油钻采工艺,1999
[40]油气钻井中井眼系统的不稳定性与控制问题//高德利等:中国科协第46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报告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1]地下资源勘探开发与钻井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2]Ananalysisofhelicalbucklingoflongtubularsinhorizontalwells.SPE50931,1998
[43]谈谈定向井井壁稳定性问题.石油钻采工艺,1997
[44]油气勘探开发中的若干工程问题//高德利等:中国科协第2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5]钻柱涡动特性分析.石油钻采工艺,1996
[46]井眼轨迹控制问题的力学分析方法.石油学报,1996
[47]钻压防斜技术的实践与理论探讨.石油钻采工艺,1995
[48]PredictingandScanningofWellboreTrajectoryinHorizontalWellUsingAdvancedModels.SPE29982,1995
[49]石油钻井底部钻具组合大挠度三维分析.应用力学学报,1995
[50]钻头和地层各向异性钻井特性的一种表达方法.石油学报,1994
[51]邻井距离扫描计算与绘图原理.石油钻采工艺,1994
[52]谈谈石油钻柱失效问题.石油钻采工艺,1994
[53]典型导向钻具组合的力学分析方法.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3
[54]地层各向异性的评估方法.石油学报,1993
[55]下部钻具组合大挠度问题的权余法分析.石油学报,1992
[56]石油钻井底部钻具组合平面纵横弯曲大挠度分析.工程力学,1992
[57]钻头各向异性钻井特性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石油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
[58]带弯接头井下动力钻具组合的造斜特性.石油钻探技术,1991
[59]正交各向异性地层对井斜的影响.石油学报,1990
[60]典型地层的各向异性钻井特性.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
[61]AmechanicalanalysisofBHAbehaviorinahorizontalwellwiththeMethodofWghtedResiduals.SecondChina-CanadaHeavyOilSymposium,1990
[62]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的三维宏观分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63]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新模型.石油钻采工艺,1989
[64]井眼轨迹控制的多功能微机程序.石油钻采工艺,1989
[65]弹性钻柱两个特殊点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
[66]受内压异厚度截锥~圆柱组合薄壳的塑性极限分析.机械强度,1986

获科技成果奖励情况:
[1]中国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
[2]新型高抗挤套管与复合管柱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3]定向井、丛式井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990
[4]中国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
[5]新型高抗挤套管(TP130TT)与复合管柱技术,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
[6]实钻地层正交各向异性的评估方法,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8
[7]井口脉冲振动固井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2
[8]实钻地层钻井特性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
[9]浅层稠油热采井套管设计、完井工具的研制及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10]高温高压气井油套管柱密封性及安全性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11]南海西江边际油田大位移井开发技术,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200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2]大港低渗块状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
[13]复杂工况下钻柱安全性关键因素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2009
[14]授权发明专利16件
[15]登记软件著作权12项

获人才奖励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1221003)学术带头人,2012
[2]首批教育部创新团队(IRT0411)学术带头人,2004
[3]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
[4]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1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8
[6]首批国家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6
[7]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995
[8]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4
[9]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994
[10]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
[11]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1993
[12]首届“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能源大奖,1992

社会与学术兼职情况:
[1]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中国科协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3]中国科协第七届、第八届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八届、第九届学科评审组成员
[5]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理事
[6]中国石油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7]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8]CNPC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9]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10]《PetroleumScience》《ComputerModelinginEngineering&Sciences》《石油学报》《中国海上油气》《非常规油气》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




相关话题/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