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王建民

中央民族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8-31

王建民
编辑:admin|发布日期:2011.06.07|点击:【打印本页】



王建民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直接联系专家
中国民族学会理事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

学习经历
1978年至1982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5年,在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攻读民族学专业新疆民族研究方向硕士学位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1年至1995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在职攻读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专业中国民族学史研究方向博士学位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为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讲授文化人类学概论、人类学研究方法、艺术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中国人类学史、中国社会学史、哈萨克族历史等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艺术人类学、新疆民族历史与文化等。

社会兼职及参与的学术团体
“985”工程中国民族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直接联系专家
国家民委《国务院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起草工作领导小组顾问
中国民族博物馆特聘专家
兼任厦门大学、宁夏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特聘或兼职教授、研究员
中国民族学会理事,曾任中国民族学会副秘书长
曾任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旅游指南”栏目“EthnicOdyssey”系列学术顾问
美国中欧亚研究学会会员

外访与讲学
1998-1999年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访问教授
法国里昂第三大学高级访问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访问学人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研究员

获奖情况
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宝钢优秀教师奖
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
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中央民族大学优秀教师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族学史”,主持人之一,1996-1998
美国的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独立承担者,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0-2003
中国跨界民族与边疆稳定、国家安全问题研究,国家民委,主持人,2001-2003
文化人类学课程建设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北京市教委教改课题,主持人,2003-200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本土条件下的人类学方法论研究”,主持人,2002-2007,项目成果《人类学研究方法》,结项鉴定“优秀”
周边国家民族主义思潮研究,国家民委,主持人之一,2005-2006
巴里坤哈萨克族风俗习惯,国家民委,承担者,2006-2007
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国家民委,承担者,2006-2007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国家民委,2006-2007
文化人类学概论,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主持人,2007-2009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百年纪事,国家民委,主持人,2007-2008
中国西北边疆与周边国家发展现状及边境政策比较研究,国家民委,项目主持人,2008
清代哈萨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疆通史》基础工程项目,项目主持人,2008-2010
塔吉克饮水节和播种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子项目,主持人,2008-2010

代表性成果
专著
《新疆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其中下卷合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
合著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合著,第一作者,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2008年5月)
《中国跨界民族》(民族出版社,1994年)
译著
《西方人类学新教材译丛》(第一主编,华夏出版社,2008)
《艺术人类学译丛》(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第一译者,华夏出版社,2006年)
主编的著作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第一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0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经典著作丛书》(副主编,民族出版社,2004起)
《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
参编的著作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白振声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民族学通论》(修订版,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中国名著大辞典》(副主编),黄山书社,1994
《中华文化名人录》(常务编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资治通鉴大辞典》(编委,并独立完成民族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长城百科全书·民族卷》(分科副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民族学与现代化》(编委),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
《新疆现代政治社会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新疆纵横》,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发表的主要文章
“李绍明先生与近期西南人类学的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从川西集镇走出的中国学大师——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G.W.Skinner)教授专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求知殊途不道远——从出席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的早期中国人类学家谈起”,《民族报》理论周刊·世界大会专题报道,2009年7月31日第6版
“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看学科的世界性与本土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在现代性和国家之间——对20世纪前期少数民族调查的再认识”(合著,第一作者),黄兴涛、夏明方主编:《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科学兴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学科关怀与学术思想传承-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史专家王建民教授访谈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
“社会复建和学科发展——1949-1965年间台湾人类学史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人文关怀与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关于《写文化》”(合著,第二作者),《读书》2007年第4期
“讲演评议录”,《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通讯》2007年第1期
“哈萨克的他者观念与族别研究的反思”,载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3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学术讨论会纪要”,载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论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在人类学学科建设中的地位”,《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论中国场景下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中国人类学向何处去?”,《光明日报》2006年12月8日,理论版
“维克多·特纳与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代译序),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商务印书馆,2006。又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
“‘原始艺术’与市场需求——兼论《云南映象》的策划与推广”,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多民族互动背景中的哈萨克认同”,载王晓莉主编《民族研究文集——文化·民族·民俗·考古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修改稿载王霄冰、迪木拉提·奥迈尔主编《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民族出版社,2007
“AppliedAnthropologyinChina”,withJohnYoung,inCarolE.HillandMariettaL.BabaEd.,TheGlobalizationofAnthropology,NAPA(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PracticeofAnthropology)Bulletin25,2006.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学与用——学习林耀华先生相关论述有感”,庄孔韶主编《汇聚学术情缘——林耀华先生纪念文集》,民族出版社,2005
“民族志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罗致平先生对中国民族学的贡献”,载白翠琴主编《罗致平文选》,花城出版社,2004
“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5期,又收入张海洋主编《民族研究文集——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重新审视身体——兼说舞蹈理论研究及评论的发展”,《上海戏剧》2004年6月号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导读”(第一作者),民族出版社,2004
“《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导读”,民族出版社,2004
“《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导读”(第一作者),民族出版社,2004
“LastNomadsinChina:NotesoftheEveryday’sLifeofKazakNomadsinXinjiang”,inChina’sEthnicGroups(EnglishVersion),Vol.(2004)2,No.1.
“《大河之舞》的文化阐释”(第一作者),《民族艺术》2004年第1期。
“人类学研究方法教学刍议”,载周大鸣、何国强主编《文化人类学理论新视野》,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
“舞蹈与人类学”系列访谈,《舞蹈信息》第7号至第14号(总第405-412号)第2版,2003年4月1日至7月15日
“艺术人类学的新视野——王建民教授访谈录”,《东方丛刊》2003年第2期
“民族学的学术传统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光明日报》2003年6月17日B4版,理论周刊·学术
“EthnonymsandNationalisminXinjiang”,inC.X.GeorgeWeiandXiaoyuanLiuEdited,ExploringNationalismofChina:ThemesandConflicts,ContributiontotheStudyofWorldHistory,Number102,CT,Westport:GreenwoodPress,2002.
“从中国人类学学科发展说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载刘海平主编《文明对话: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论人类学研究的综合性取向——从潘光旦先生学术生涯谈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又收入张海洋主编《民族研究文集——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该论文较早的版本以“论学术研究的综合性取向——为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而作”为题,发表于陈理、郭卫平、王庆仁主编《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新疆的民族族称与族群认同”,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又收入王晓莉主编《民族研究文集——文化·民族·民俗·考古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西部开发与多元文化传统保持”,载滕星、胡鞍钢主编《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民族出版社,2001
“近年来社会文化人类学若干热点透视”(合著),《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中国人类学逸史》的由来及其书评”(合著,第一作者),《世界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新疆的城市类型与族群关系”,《中国少数民族人口》2001年第1期
“哈佛访学感受与学术史反思——人类学者访谈录之九”,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西部开发与多元文化保持”,《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文化·生境·情趣”,《民族艺术》2000年第2期
“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的本土化策略”,《中国都市人类学会通讯》2000年第1-2期
“民族学学术规范和本土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学术规范化与学科本土化”,《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远离现代文明之外的对传统的蔑视和反叛”,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中文版序言,华夏出版社,1999
“塔吉克族”,载索文清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消费方式有一条曲线”,《21世纪》1998年第1期
“人类学中国化的探索”,王庆仁等主编《吴文藻纪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作为学术问题的中国人类学史”,《思想战线》1997年第2期。又收入《人类学与西南民族》,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民族文物搜集与民族博物馆建设”,载《陕西历史博物馆刊》第四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关于中国人类学史的若干问题”,《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大陆人类学界的最新动向”,《香港人类学家》1996年刊。
“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体质人类学发展概述”,《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6
“人类学在中国化的求索中走向世界”,《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为了二十一世纪的共同繁荣——中国民族学年度发展:回顾与展望”(合著),《民族团结》1996年第1期
“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民族学教学活动述略”,《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民族学的应用与学科发展”,中国民族学学会编《民族学研究》第11辑,民族出版社,1995
“人类学民族学丛谈”(合著),《福建民族》1995年第3期
“民族学的学科地位及其与社会学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回顾学科发展看民族学研究现实问题的意义”,《民族学与现代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吴泽霖民族学思想和学术生涯”,《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民族传统观念与现代化——以新疆民族为例”,《民族·宗教·历史·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哈萨克族”,田晓岫主编《中华民族》,华夏出版社,1991。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民族认同浅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近年我国哈萨克族史研究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5期
“清代对哈萨克贸易中官私份额的变化”,《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新疆地区历史上的贸易关系”(合著),《民族经济》1987年第2期
“试析近代哈萨克族婚姻习俗”,《开拓》1985年第1-2期
“清乾嘉时期新疆屯田分布状况初探”,《西北史地》1984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金代前期社会性质初探”,《社会科学论文集》(第四辑),陕西师范大学编印,1982


上一篇:苏发祥下一篇:杨筑慧
相关话题/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