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学校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正式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其前身是1952年由北大、清华、天大、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的北京地质学院。“文革”期间迁往武汉,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复办学,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名,分北京、武汉两个独立办学实体,分别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大学研究生院所在地。
  
  中国地质大学名师荟萃,桃李芬芳,拥有一大批地学大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进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际地质学界知名学府。中国地质大学在50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成为中国地质教育的排头兵。50年来,从地大走出的7万余名毕业生中,有2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2003年3月,我校校友温家宝出任共和国第六任总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校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学院路。学校在中外驰名的“北京猿人之家”周口店和避暑胜地北戴河建有条件良好的教学实习基地。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职工1026人,其中专任教师526人。教师中有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00位教授,196位副教授,中青年教师7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研究生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人文经管学院、能源地质系、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珠宝学院、外语系、成人教育学院等。
  
  学科专业设置
  
  学校现设47个本科专业,65个硕士学科授权点、30个博士学科授权点和地质学(理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
  
  重点学科
  
  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地球化学;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4.矿产普查与勘探;5.地质工程
  
  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1.构造地质学;2.材料学;3.计算机应用技术;4.第四纪地质学;5.水文学与水资源;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7.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8.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9.环境工程;10.管理科学与工程;11.安全技术与工程。
  
  实验室建设
  
  国家级专业实验室2个: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实验室、科学钻探实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和探测技术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3个: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实验室、非传统矿产资源开放研究实验室、地球物质学开放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土资源与信息技术实验室、北京市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
  
  学校还建有16个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24个专业课实验室。初步建成了由科技部资助的国家化石与岩矿标本库。
  
  “211工程”建设
  
  我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九五”以来,“211工程”建设成绩斐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sci,ei,istp)系统收录的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各类教材与专著百余部;完成科研项目700余项,科研经费近1亿7千万元,获创造发明专利2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百项。一批国家级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如:国际合作项目“青藏高原深部剖面探测的大地电磁研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被称为是开启现代地球动力学和研究当代重大地学基础问题的“金钥匙”,该成果入选200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学术交流
  
  学校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目前已同美、俄、法、德、日等30多个国家的8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和实质性的教育合作关系,同40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并有70多人参加了有关国际学术组织并担任职务。
  
  联合办学
  
  学校现与北京大学共同组建了北京大学地学研究中心,开展教学科技合作。与世界知名学府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国立莫斯科地质勘探大学、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与加拿大约克大学、越南河内矿业大学、韩国忠南大学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200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为:工程硕士、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一、工程硕士
  
  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地矿、能源、水利、环境等工程领域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政治思想合格、爱岗敬业、具有某一工程技术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和坚实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我校招收工程硕士专业领域
  
  1、地质工程2、材料工程3、计算机技术4、水利工程
  
  5、石油与天然气工程6、环境工程7、机械工程8、测绘工程
  
  9、化学工程10、矿业工程11、电子与通信工程12、建筑与土木工程
  
  13、工业工程
  
  各工程硕士领域简介及主要研究方向
  
  1、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岩土钻掘技术方法、工程勘察与工程施工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地质工程领域正是为此目的而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施和人才培养。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目前,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主要研究方向有: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价;区域矿产基地及矿产远景区预测与评价;矿区与矿床的勘探、开发与评价;地质工程领域建设、勘查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地质勘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岩土钻掘、工程勘察与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监测与保护;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地质过程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地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及新方法、新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行业的工程管理。
  
  2、材料工程
  
  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非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开发、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应用的新领域;粉体制备新技术与新手段;材料成型方法与技术的新进展;新型烧成设备与工艺;材料设计原理与实践;材料结构、成分与性能表征的新理论和新手段;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固体废物再利用技术;生态环境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3、计算机技术
  
  该领域能够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基础理论、数学基础知识,在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大型关系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为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培养计算机应用开发、计算机管理等方面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4、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专业具有地下水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方面研究、设计、开发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具有水利工程与水资源技术领域的坚实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水利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能独立承担水利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该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会话和写作能力。主要专业课有:地下水数值方法、岩土力学数值方法、水资源管理、环境水质模型、包气带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地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计算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随机水文学、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地下水环境工程等。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水文学、地表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工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基岩水文地质学、环境水文地质学。
  
  5、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为适应能源开发的需要,突出工程应用、按较宽口径培养和多学科的特点,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油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和现代油藏经营管理人才。获得该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者,应具有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先进技术,具有独立承担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研究或工程管理的能力。主要研究方向有:含油气盆地分析、含油气系统与成藏动力学、层序地层学与油气成藏预测评价、油气储层地质学、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油气地球化学、油气田开发地质与油气藏工程、油气资源评价、油气勘探中地球物理方法与应用、油气工业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
  
  6、环境工程
  
  培养具有环境工程领域的坚实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能独立承担环境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充分发挥我院在地下水研究方面的优势,以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的机理研究、防治、设计为特色。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环境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会话和写作能力。主要研究方向有: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污水资源化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水文地质学等。主要专业课有:高等流体力学、现代水处理理论与实践、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水质模型、地下水环境工程、最优化方法、中水处理与节水技术、环境水文地质学、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管理等。
  
  7、机械工程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任务是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及制造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应用的新领域;机械零件失效分析,材料的磨损机理,润滑理论,表面强化技术的新工艺以及应用领域;工程机械装备的新发展,工程机械设计理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新发展及应用。
  
  8、测绘工程
  
  测绘工程领域是以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表与近地表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现象分布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的测量仪器和摄影测量、卫星定位、遥感和数字成图等现代测绘技术进行空间信息的获取、管理、表达、处理与应用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测绘工程领域主要包括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几方面的内容。培养具有熟练运用资源环境科学、现代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理论知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工程问题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测绘工程领域的服务范围较广泛,新技术手段发展较快,知识更新频率较高,因此测绘工程领域主要面向测绘生产和科研单位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大地测量新方法、地籍测量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储备与土地市场、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开发。
  
  9、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领域,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熟练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化学工程技术、化学工程管理及化学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分析化学,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岩矿材料分析,计算机化学,环境化学,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非金属矿物的化学改性及应用,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表面活性剂制备及应用,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油田化学。
  
  10、矿业工程
  
  矿业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开采的各种矿产资源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矿山管理技术、矿山安全与环境保护、减灾工程技术与方法、矿山采掘技术与方法、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进行矿产资源合理开采的工程。矿业工程领域涉及的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目前,已从传统的金属矿、煤矿开采扩展到稀有金属、宝石、石材等矿的开采。开采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研究方向有:矿产资源开采技术与方法、井巷掘进技术与支护方法、爆破技术与方法、矿井通风与安全、露天开采技术与环境保护、矿山生产信息化管理、工程减灾技术与方法。
  
  11、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工程硕士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具备集成电子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研发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本学科上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12、建筑与土木工程
  
  本领域培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中的设计、工艺优化、施工项目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问题,能独立组织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工程评价或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有:既有建筑物的质量评价、结构抗震、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基础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隧道工程、地铁施工技术。
  
  13、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领域是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领域,它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导向,采用系统、专业和科学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人、物、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等,使之更加有效和综合优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有系统科学、现代管理学、计算机科学、资源科学等。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的掌握一门工程专业知识和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现代工程管理和经济理论,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级复合人才。
  
  招生对象及报名基本条件
  
  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为各企业成批推荐的同志,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办班、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学习。
  
  报名基本条件是:
  
  1、属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达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报考资格要求的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期为2004年7月31日。
  
  3、工作业绩突出,经本人所在单位推荐;
  
  4、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考生的推荐、报名资格审查及报名手续
  
  1、由用人单位和学校联系,签定有关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协议。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由本人所在单位推荐报考。
  
  2、报考者本人填写《200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一式三份。
  
  3、我校负责进行考生报名资格的审查,资格审查时,要对单位推荐的考生的资格(含学历、学位、工作年限等)进行审查和确认,其中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要查验原件,收复印件。考生资格审查不合格将不允许报考。
  
  4、报名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持《报名资格审查表》到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或在考生工作单位所在地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在网报规定时间内(7月中、下旬),通过互联网登陆有关省级主管部门指定网站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7月28日至31日,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各省级主管部门网报具体时间和网址,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7月10日前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址(http://www.cdgdc.edu.cn/zz04.html)向社会公布。
  
  入学考试
  
  1、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
  
  第二阶段,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申请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和综合面试。
  
  2、考试时间:
  
  “gct”考试时间为10月23日。专业考试和综合面试具体时间由我校另行通知。
  
  录取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报考我校考生应达到的“gct”考试成绩标准,并对合乎标准的考生进行专业基础考试和专业综合面试。最后,根据“gct”成绩、专业基础成绩、工作业绩和面试情况综合考虑,择优录取。录取时,只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录取总人数的10%.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3-5年。
  
  2、培养方式:
  
  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大部分课程由学校委派教师到单位进行授课,少部分课程在校内学习。论文结合考生所在单位生产、科研和管理中的研究课题进行,论文指导根据需要可采用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和考所在单位各选派一名导师,组成导师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每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在校内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工程设计)应结合企业生产中的研究课题进行,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设计)由本人独立完成,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能够反映学生是否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修满规定的课程和学分,通过论文答辩之后,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详细情况请参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其他
  
  1、工程硕士研究生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书籍费、医疗费等均由研究生所在单位负责。
  
  2、工程硕士培养费,经学校和用人单位协商,原则上参照当年国家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教育经费额,达成协议后,由用人单位统一交付学校。
  
  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以上,具有较好教学水平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新升格院校教师。
  
  招生的学科、专业
  
  1、地球化学2、构造地质学3、古生物学及地层学4、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5、地质工程6、第四纪地质学7、矿产普查与勘探8、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9、环境工程10、岩土工程11、油气田开发工程12、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外语(英语、日语、俄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共计4门。
  
  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与全国联考时间相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一张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时间及地点
  
  考试时间为2004年10月23日。考生可在报考单位所在地指定地点考试;经我校同意,也可在考生工作单位所在地指定地点考试。
  
  考生的推荐、报名资格审查及报名手续
  
  1、由用人单位和学校联系,签定有关培养协议。
  
  2、报考者本人填写《200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一式三份。
  
  3、我校负责进行考生报名资格的审查,资格审查时,要对单位推荐的考生的资格(含学历、学位、工作年限等)进行审查和确认,其中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要查验原件,收复印件。考生资格审查不合格将不允许报考。
  
  4、报名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持《报名资格审查表》到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或在考生工作单位所在地的省级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在网报规定时间内(7月中、下旬),通过互联网登陆有关省级主管部门指定网站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7月28日至31日,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各省级主管部门网报具体时间和网址,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7月10日前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址(http://www.cdgdc.edu.cn/zz04.html)向社会公布。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83电话:(010)82322323
  
  联系人:高思炜宁丕跃
  
  e-mail信箱:yzb@cugb.edu.cn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