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史晓颖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校长助理兼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共党员,1956年10月生,祖籍陕西蒲城。
1979年10月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地导层古生物专业
1979,10-1982,10武汉地质学院(北京)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3,2-1986,10北京研究生部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6,12-1988,7美国华盛顿Smithsonian研究院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后
1988,7-199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二期博士后。

博士后出站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1991年4月经地质矿产部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1998任国际交流中心秘书长,1996-2000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研究生处处长,2000-2003任校长助理, 2001,11-2002,11美国Columbia大学高级访问;2003,4月起任校长助理兼国际合作处处长。
  现任国际地层委员会侏罗系分会选举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地质教育协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特邀评议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地球科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现代地质》副主编,《地质学报》编委,《中国地层古生物论文集》(英文版)编委等职。
  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生态地质、沉积学、大陆边缘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青藏高原中新生代地层古生物、沉积及古构造演化,华北早古生代、华南晚古生代地层与沉积古地理以及地质演化旋回性等方面取得较好研究成果。发表论文78篇,专著3部,主编论文集2部。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91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奖”,92年评为“北京地区高校学科(青年)带头人”,2002获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03获中国优秀图书奖;2003年获国土资源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2获奖人)。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1.Shi Xiaoying, Meishilong and Chen Jianqiang, 1998. Cambrian sequence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sea-level cycl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Jour. China Univ, 8(3):
2.王鸿祯,史晓颖, 1998. 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 现代地质, 12(1):1-16.
3.陈建强, 史晓颖, 张国仁等, 1998. 华北地台中寒武统张夏组上部高频层序研究. 地层学杂志, 22(2):109-115.
4.史晓颖,陈建强,梅仕龙,1997. 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年代格架. 地学前缘, 4(4): 161-173.
5.陈建强,史晓颖,1997. 华北地台张夏组上部高频沉积层序与米兰柯维奇周期. 地学前缘, 4(3): 100-101.
6.Shi Xiaoying, 1997: 35Ma- An important periodicity in Geological History - Concept of Natural Crises and its Possible causes.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2): 1-12.
7.Wang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1996: A Scheme of the Hierarchy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y.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1): 2-12.
8.史晓颖,1996: 35Ma -地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自然周期: 自然临界的概念及其成因. 地球科学, 21(3): 235-242页.
9.Shi Xiaoying, Yin Jiarun and Jia Caiping 1996: The Mesozoic to Cenozo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of the North Himalayas, South Tibet, China. Newsletter on Stratigraphy, 33(1): 15-61, Berlin, Sttutgart, Germany.
10.Shi Xiaoying, Wan Xiaoqiao and Jia Caiping, 1996: Paleogen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ycles of Sea-level Changes in South Tibet - Last Stage of Eastern Tethyan evolution.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1): 90-100.
11.史晓颖,雷振宇,阴家润, 1996: 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地质学报, 第70卷1期: 73-83页.
12.Shi Xiaoying and Jia Caiping, 1996: GeologicalCyclicity and Oscillation of Solar System above Galactic Plane. In Wang Hongzhen and Wang Xunlian eds., Pala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 Centennial Memorial Volume of Professor Sun Yunzhu (Y. C. Sun), p. 180-187, China Univ. Press.
13.Shi Xiaoying, 1996: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Himalayas - Evidenced from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2/3: 16, Beijing, China.
14.Shi Xiaoying, Lei Zhenyu and Yin Jiarun, 1996: Lower Jur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in North Slope of the Mt. Qomolongma. Acta Geologia Sinica, 9(3): 304-316.
16.Shi Xiaoying, 1996: The Natural Periodicity in Geological History.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2/3: 3, Beijing, China.
17.Wang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1996: A Scheme of the Hierarchy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y.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2/3: 16, Beijing, China.
18.Shi Xiaoying, Meishilong and Chen Jianqiang, 1996: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3/3: 27, Beijing, China.
21.史晓颖, 1996. 喜马拉雅北坡中-新生代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旋回.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十周年纪念专刊”,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9页.
22.Shi Xiaoying and Yin Jiarun, 1995: An outline of the Mesozoic and Paleogen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in Northern Himalayas, South Xizang (Tibet). Jour. China Univ. Geosci., 6(1): 16-40.
23.史晓颖, 1995: 藏北羌塘-唐古拉地区侏罗纪生物群演替与古地理变迁. 地球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进展, 第2卷: 74-75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24.阴家润、史晓颖, 1994:侏罗纪菊石Neuqueniceras在西藏聂拉木的发现及其经始大西洋海路向东特提斯的迁移。地球科学,第19卷6期,727-738页。
27.史晓颖,杨遵仪,1994:藏北中侏罗世早期腕足动物群及其古地理意义。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24卷,1-24页,3图版,12插图,地质出版社。
28.Shi Xiaoying, 1994: An Outline of the Mesozoic to Cenozo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of the North Himalayas, South Tibet, China.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edimentological Geology Abstracts, p. E-34, IAS, 1994. Racife, Brazil.
29.Shi Xiaoying and Yang Zunyi, 1993: The Aalenian to Early Bajocian Brachiopods from the Northern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Paleogeography. Pal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of China, vol. 2: 70-95, 3pls., 23text-figs. Geological Press, Beijing.
30.阴家润、史晓颖、周志广, 1993:青海唐古拉地区侏罗纪非海相双壳动物群及其古环境分析。地球科学,第18卷4期,369-380页,6插图,2图版。
31.杨遵仪、史晓颖, 1993: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研究中系统观的再认识。见:赵鹏大、王亨君主编,地质科学思维,33-48页,地震出版社。
32.阴家润、史晓颖、苟金等,1993:唐古拉山中侏罗统缅甸光牡蛎壳层的事件成因及其沉积环境意义。现代地质,第6卷3期,254-266页,7插图,2图版。
33.史晓颖、杨遵仪, 1992:青南、藏北中侏罗统的缅甸贝, 内部构造的研究及修订。古生物学报,第31卷5期,340-363页,2图版,11插图。科学出版社。
34.阴家润、史晓颖, 1992:青藏交界地区中侏罗统风暴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见:《中国地质大学校庆40周年论文集》,83-91页,海洋出版社。
35.史晓颖、杨遵仪, 1992:关于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研究中的系统观。地球科学,第18卷1期: 13-25页。
36.Shi Xiaoying, 1991: The Jurassic Terebratullids from the Northern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A study on Loops.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1: 95-164, 3 Tabs., 30 Text-figs., 6 Pls, Geological Publisging House, Beijing.
37.Shi Xiaoying and Yang Zunyi, 1991:Jurassic Brachiopod Sequence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Mackinon D.I.et al ed. Brachiopods through Times, p.405-413, Rotterdam, Neitherland.
38.Shi Xiaoying, 1991: Some New Liassic Rhynchonellids from Calama, North Chile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Paleogeograpgy.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74(2): 134-151, Tulsa, U.S.A.
39.Yang Zunyi and Shi Xiaoying, 1990: The Jurassic Brachiopods and Paleogeography of North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Jour.China Univ. Geoscience. 1(1): 13-33, 6 Text-figs., 1 Pls., Beijing.
40.Shi Xiaoying, 1990: Some Brachiopod new Genera from the Jurassic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In Huang H. & Qu Z. eds., "China Postdoctoral Thesis", vol. 4: 298-319, 6 Text-figs., 1 Pls. , Xueyuan Press, Beijing.
41.Shi Xiaoying and Yang Zunyi, 1990: The Jurassic Brachiopod Sequence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Brachiopod Congress, 24-29. Dunedin, New Zealand.
42.杨遵仪、史晓颖, 1989 :青藏高原北部中侏罗世早期腕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地球科学,15(3),250-257页。
44.史晓颖, 1988:湖南中部早石炭世腕足动物组合及几个有关地层问题讨论。现代地质,第2卷3期,341-355页,2图版。
45.杨遵仪、史晓颖, 1987:青南、藏北中侏罗统沟孔贝--内部构造的研究及修订。古生物学报,第26卷1期,30-49页。
46.史晓颖, 1987: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青藏高原地质论文集,第18卷,44-69页,4图版。
47.史晓颖, 1987:藏东侏罗系柳湾组的腕足动物群。青藏高原地质论文集,第18卷,14-43页,4图版。
48.史晓颖、童金南, 1985:西藏东部洛隆马里的海相侏罗系及动物群特征。地球科学,第10卷3期,175-186页。
49.史晓颖, 1983:湘中下石炭统地层及其腕足动物群特征。地质研究, 第3期,163-166页。

50.Wang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eds), 1999.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Earth’s rhythems.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 96pp.
51.Shi Xiaoying 2000. Tri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in the Qomolongma (Mt. Everest) Area, Southern Tibet, China - From Epicontinental Sea to Rift Basin.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1 (3.): 241-251.
52.Shi Xiaoying Mei Shilong, C. Henderson, 1999. Carboniferous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southern Guizhou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arbonate platform facies. 15th ICCP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p. 134, Calgary, Alberta, Canada.
53.Shi Xiaoying Mei Shilong, Chen Jianqiang and Yang Xinde, 1999.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ycles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110-118
55.Shi Xiaoying Mei Shilong, Li Bin et al., 1999.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of slope facies in southern Guizhou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fining chronostratigraphic boundaries. In: Yin H F, Tong J N eds. Pangea and the Paleozoic – Mesozoic Transition. Wuhan: China Univ. Geosci. Press, 35-43.
56.Shi Xiaoying, 2000. Major sedimentary cycles and basin evolution of Mesozoic in northern Himalayas, south Tibet.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7(1.): 41-42
57.Shi Xiaoying, Mei Shilong, Sun Yan, 2000.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slope facies in southern Guizhou and chron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 D, 43(1): 327-333
58.Shi Xiaoying, Nicol Morton, 2000. Depositional Sequences around J/K boundary in the Qomolongma Area, southern Tibet.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7(suppl.): 21-22
59.Shi Xiaoying, Sun Keqing, 2000. Tri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n the Qomolongma Area, south Tibet.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7(suppl.): 67-68
60.陈丛林,史晓颖,张兴, 2001. 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古生态学的研究. 15(4): 354-362
61.史晓颖, 2000. 藏南珠峰地区下白垩统发现海底扇沉积. 现代地质, 14(2): 243-244
62.史晓颖, 2000. 藏南珠峰地区侏罗纪晚期至白世纪早期层序地层序列及沉积环境演化. 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论文汇编, 全国地层委员会.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60-265
64.史晓颖, 陈建强, 梅仕龙, 1999. 中朝地台奥陶系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比. 地球科学, 24(6): 253-260.
65.史晓颖, 孙克勤,姚素峰, 1999. 宁夏北部沙巴台地区太原组沉积层序及其年代地层对比. 现代地质, 13(4): 120-123.
66.史晓颖, 杨遵仪, 1999. 中国无脊椎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五十年的回顾. 见: 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11
67.史晓颖,1999. 中朝地台寒武系层序地层对比及寒武/奥陶系最佳自然界线. 现代地质, 13(2): 198-200
68.史晓颖,2001. 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从陆表海到大陆裂谷。地质学报,75(3):292-302
69.史晓颖,梅仕龙,孙岩等, 1999. 黔南斜坡相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年代地层对比. 现代地质, 13(1): 1-70.王鸿祯,史晓颖,王训练等,2001,中国层序地层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457页,26图版。
71.王训练,史晓颖,2002,从国际地质大会看地层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地质科技情报,2002,第3期,35-42页。
72.王训练,史晓颖,2003,地层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见黄宗理,董树文,张洪涛,吴淦国主编,跨越新千年的地质科学,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进展综述,103-112页。北京:地质出版社
73.杨欣德,史晓颖,陈建强,2000,中朝地台南部下、中寒武统层序地层特征。现代地质,14(1):9-15
74.岳来群. 史晓颖. 王鸿祯, 2003. 北喜马拉雅地区下白垩统海底扇沉积环境. 古地理学报, 5(4):391-403
梅仕龙,史晓颖,陈学方. 1999. 黔南桂中二叠系Cisuralian统和Guadalupian统层序地层及其与牙形石演化的关系。地球科学,24(1):21-32
75。梅仕龙,史晓颖. 1999. 试论地层学的新体系与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 地球科学,24(2):167-172
76,梅仕龙,史晓颖. 1999. 层序地层研究产生的地层学新观点、新概念和新方法。地层学杂志,23(3):217-225.
77,Shi Xiaoying, Mei Shilong, Chen Jianqiang and Yang Xinde. 1999.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ycles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110-118
78.史晓颖, 2002.“中国层序地层研究”评介。 中国图书评论, 2002年10期:63


近年完成的重要科研项目有14项;任地矿部“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泛大陆时期重大地质事件及层圈相互作用”(1996-2000)第二负责人,国家“九五”攀登专项“中国层序地层、地球节律及全球古大陆再造”(1997-2001),首席科学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唐古拉地区侏罗纪底栖生物群古群落及古地理研究. 1990-1992,负责人。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东特提斯北缘侏罗纪生物群演替及古地理、古构造演化”。1991-1993负责人。
  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青藏高原侏罗纪生物群时空分布、生物区的形成及板块构造”。1992-1994,负责人。
  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编号:**):“唐古拉地区侏罗纪底栖生物群落及层序地层学研究”。1993-1995, 负责人。
  国家科委“八五”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性项目(攀登附加)及地矿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编号: **): “中国古大陆及其边缘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研究(SSLC)”, 1993-1996, 二级课题负责人。
  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编号: **): “层序地层与沉积旋回的周期性对比研究” 1995-1997, 负责人。
  国土资源部“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编号: **): “泛大陆时期重大地质事件与层圈相互作用”. 1996-1999, 第二负责人。
  国家科委“九五”攀登专项(编号:):“中国层序地层、地球节律及古大陆再造研究(SSER)”1997-2000,首席科学家。
  国家基金项目(编号:**):“北喜马拉雅中生代沉积演化及其对泛大陆离散的构造响应”,1999-2001,负责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项目:“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砂体分布与储层预测”,1999-2001,负责人。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特提斯喜马拉雅中生代海平面变化旋回与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 1999-2001,负责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项目:“柴达木北缘中生代沉积体系及储层预测”,1999-2001,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深水沉积地层序列及沉积演化”,2003-2005,负责人。
  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桂西南晚泥盆世深水盆地海啸砾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2003-2005,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南新元古代晚期高精度磁性地层学研究”,2006-2008,主要参加者。
  


1.王鸿祯,史晓颖,王训练,乔秀夫等,2001,中国层序地层及地球演化节律。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457页,21图版。
2.Shi Xiaoying and Richard E. Grant, 1993. Jurassic Rhynchonellacea: Internal Structures and Taxonomic Revisions. Smithsonian Contribution to Paleobiology, no.73: 191p, 89 Text-figs., 18 Pls. Smithsonian Press, Washington D.C., U.S.A.
3.Shi Xiaoying, 1992. The Jurassic Rhynchonellids from the Northern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A study on Internal Structures. Palaeontographica, Abt.A, 225(4-6): 92p, 77 text-figs. 5 tabs., 6pls., E.Schweizerbart’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Stuttgart, Germany.
主编论文专集:
  4.Wang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eds), 1996.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of China.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1): 131pp.
5.Wang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eds), 1999.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Earth’s rhythems.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 96pp.


1991年1月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2年5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奖”。
1992年8月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地区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2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8月获“国家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1996年1月获人事部颁发的“中国优秀博士后奖”。
1997年9月获地质学会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1998年8月获“国家科学基金”。
1999年6月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
2001年9月获“中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2002年10月获“中国图书奖”。
2003年10月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维平教授
    黄维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公开发表科技论文近3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共招收研究生60余名。研究方向:网络与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承担研究生课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信息系统开发技术(Java技术)。技术特长:多年从事现代网络的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承担多项网络技术专项;熟练掌握Unix、Linux系统和Oracle等大型关系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主要以J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褚宝增教授
    褚宝增,字应去,号燕南幽士,所居曰露虚斋,北京大兴人。一九六五年生。少曾投师学剑数载,功止于健身耳。后浸心于文。八二年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因好诗词,拜桐城文脉传人许永璋先生门下,始知诗道。毕业即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数学与文学教学科研工作。於古诗、近体诗、词与新诗皆善。自曾有论诗绝句云:因异插瓶卖色花,根深昂首斗飞沙。十年探古裁今后,逼做诗中第一家。平生最仰慕者八:至圣孔仲尼、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琦副教授
    199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1997年获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地层与古生物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胜利油田开展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为泥岩裂缝油气藏,2001年晋升副教授。2003年至2005年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隐蔽油气藏。2002年至2006年在中国地质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洪瑞教授
    周洪瑞,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籍贯为河南省内乡县。1975年参加工作,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馆长。1978年2月-1982年元月,在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4年12月,为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岑况教授
    联系电话:(办)email:cenkuang@cugb.edu.cn或cenkuang@126.com一、基本情况岑况男,1953年5月出生。1976年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从事专业:地球化学1982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地球化学硕士(导师:於崇文院士)1990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毕业(论文在德国完成)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中方导师於崇文院士,德方导师: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文革副教授
    杨文革,男,教育学硕士,副教授,高级营养保健师,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先后在中国水电十一局、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任教。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部任教,体育部研究生培养负责人。主授《健身与保健》、《户外急救》、《野外避险与救援》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管理,户外运动,体育保健与康复等。2007年被聘为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高级讲师。2010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传勤副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建中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志广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教育经历(按时间倒排序):2003/9-2008/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博士;1999/9-2002/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硕士;1988/9-1992/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学士。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1999/6-至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1992/7-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克宁教授
    吴克宁,男,1963年1月生,北京市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和土地生态分会副主任,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