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亮,男,1971年10月出生,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国石油学会会员、美国地质学会(GSA)会员。
199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煤、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
1995年6月留校任教,历任能源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副院长,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作访问。
主要从事层序地层学、沉积储层、沉积盆地分析、油气藏预测与评价等领域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先后在中石化胜利油田、中原油田,中石油辽河油田、青海油田、吉林油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东南亚分公司等多个油公司所属地区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含油气盆地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专题2项,国家九五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企业委托课题30余项;承担教育教学改革类项目项目11项,其中负责项目7项(国家级2项,北京市级2项,校级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类项目4项(北京市级2项,校级2项)。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04、2012),二等奖1项(2008);校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2004、2008),一等奖2项(2012,2017),二等奖3项(2012,2017);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1997);校教学优秀奖4项(2002、2005、2015、2016);获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十五届“地学载体,质蕴师恩”我爱我师“十佳教师“称号;获学生优秀指导教师等其它校级奖励8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32篇,SCI论文15篇,EI论文7篇;著作2部。AAPGBulletin,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等期刊审稿人。
邮箱:whliang@cugb.edu.cn
SCI文章:
1.He Zhao, Hongliang Wang(通讯作者), Huimin Liu, Rongjie Huang & Huaiyu Yang(2019): Application of Fisher discriminant method in the facies division of lake facies-Taking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Dongying Sag as an example,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DOI: 10.1080/**.2019.**
2.Zehua Zhang and Hongliang Wang(通讯作者),Comprehensive Provenance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Eocene Clastic Rocks in the Huimin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China,Minerals, 2019, 9, 517
3.Jintong Liang, Hongliang Wang(通讯作者), Mike J. Blum, Xinyuan Ji,Demarcation and correlation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using wavelet and Hilbert-Huang transforms: A case study from Niger Delta Basin,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 (0nline).
4.Wang Hongliang, Liang Jintong, Tectonic Evolution of Late Mesozoic-Cenozoic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Pacific Plate Subduction,RUSSIA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60(4), pp 472-491, 2019-4.(SCI)
5.Rongjie Huang, Hongliang Wang(通讯作者), Huimin Liu, He Zhao & Huaiyu Yang, 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arbonate contents from logging data based on SPSS,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DOI:10.1080/**.2019.**
6.Yufang Xiao,Hongliang Wang(通讯作者);Sedimentary faci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Triassic in the Hongqiba region of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West China;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DOI: 10.1080/**.2018.**;September 2018.(online).(SCI)
7.Jintong Liang,Hongliang Wang(通讯作者);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and its coupl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DOI:1016/j.jseaes.2018.08.030;September 2018.(online).(SCI)
8.Hongliang Wang(第一作者);, Jintong Liang,Xiaohui Li;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Shale Gas Accumulation:Two different Carboniferous Marine-Continental Transitional Facies in the Bayanhot Basin, China;Energy &Fuels, 31(11), pp 11515-11522, 2017-11.(SCI)
9.Xiaolong Xu,Hongliang Wang(通讯作者),Xiangzeng Wang;The difference activity of the Lanliao Fault and its control on the Paleogene deposition of the Linqing Depression in the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il, Gas and Coal Technology, 19(3), pp 340-356, 2018.(SCI)
10.Zhang Leifu; Wang Hongliang; Li Yingli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sandstone amalgamation and its impact on reservoir connectivity;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44(2017):226-233.(SCI)
11. Zhang Leifu; Pan Mao; Wang Hongliang; Deepwater Turbidite Lobe Deposit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Frontiers;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91(2017):283-300.(SCI)
12.Duo Xuemei, Wang Hongliang(通讯作者);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layer correlation: A case study from Shahejie formation in Huanghua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47(2016):1-6.(SCI)
13.Liang, Jintong; Wang, Hongliang(通讯作者); Bai, Ying;Cenozoic tectoni evolut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nd its coupling relationship with Pacific Plate subduction;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127(2016): 257-266.(SCI)
14. Y.Zee Ma,Hongliang Wang(通讯作者),Jason Sitchler,etal. Mixture decompositions and lithofacies clustering from wireline logs,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102(2014) 10-20.(SCI)
15. Ma, Y. Z.; Royer, J. -J.; Wang, H; 等,Factorial kriging for multiscale modelling, JOURNAL OF THE SOUTHERN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Vol:114,No.8 P:651-657,AUG 2014 (SCI)
EI文章:
1. 张磊夫;王红亮;李英烈;潘懋, 砂岩融合的定量表征及其对储集层连通性的控制, 石油勘探与开发,02期,pp205-212, 2017/3.(EI)
2. 满欣欣,王红亮(通讯作者),单俊峰, 辽河坳陷双台子构造带沙三段层序格架内沉积特征及演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01期,pp110-120,2017/1.(EI)
3. 张磊夫; 吴陈君; 苏洋; 郭艳军; 王红亮(通讯作者),爱尔兰克莱尔盆地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岩露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38(01), pp 165-174, 2017
4. Xu, Xiaolong; Wang, Hongliang(通讯作者);The Application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201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CEEP 2015);p.:4371 -4376
5. Xie, Lifang; Wang, Hongliang(通讯作者),Application of Pre-stack Direct Inversion to Clastic Reservoir Prediction in W Zone,201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CEEP 2015);p:2312-2317
6. BaiYing,Wang Hongliang(通讯作者),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Science》,2013,No.10 (EI)
7. 郭少斌,王红亮,绥滨坳陷中生界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远景,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1):44-51
核心期刊论文:
1.乔大伟,王红亮(通讯作者),基于粒度小波变换分析的四川盐源盆地沉积特征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的指示意义,沉积学报,37(4), pp713-722,2019年8月
2. 王冠平,朱彤,王红亮(通讯作者),杜伟,吴靖.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底部海相页岩高GR 峰沉积成因探讨.沉积学报. 2018.12,36(6):1243-1252
3. 王冠平,朱彤,王红亮(通讯作者),吴靖,杜伟,冯动军,王濡岳.海相页岩综合层序地层划分及垂向分布特征——以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J/OL].沉积学报. https://doi.org/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62
4. 徐小龙,王红亮,张章;姬塬油田长8 段低渗透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煤炭技术, 03期, pp 118-120, 2017/3.
5. 徐小龙,蒋有录,王红亮,王香增等,东濮- 莘县凹陷兰聊断裂活动及对沉积的控制,特种油气藏,01期,pp 16-21,2017/1.
6. 徐小龙;王红亮;蒋有录;田涛, 南堡凹陷滩海地区储层特征及含油气性预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期, pp 1418-1425, 2016/12/15.
7. 张启贤;王红亮(通讯作者); 鄂尔多斯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储层微观特征及主控因素, 科学技术与工程, 34期, pp 52-63, 2016/12/8.
8. 薄振浩;王红亮(通讯作者);黄宏博, 柴北缘马仙断裂东段活动性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煤炭技术, 07期, pp 117-119, 2016/7/10.
9.吴鹏; 樊太亮; 王红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在辫状河沉积相中的应用---以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剖面为例,现代地质,2016,30:635-642
10. Yuan Yaxuan; Wang Hongliang(通讯作者), Sedimentary Petr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rovenance of Flowerpot Basin Jurassic System in Yanqing County, Beijing,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4(6), pp 69-79, 2016 夏季.
11. Zhou Xuewen; Wang Hongliang(通讯作者), Application of Google Earth in Modern River Sedimentology Research,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3(8), pp 1-8, 2015/10/9.
12.李晓辉,王红亮(通讯作者),龚云洋,不同沉积环境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No.35,P.31-33
13.苗小龙,王红亮(通讯作者),于波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中A/S值量化方法的研究与讨论,沉积学报, 2013,31(6),1089-1093;
14.白莹;王红亮;李倩茹;王晨杰, 利用数学方法和平衡剖面判断最大主应力方向——以渤海湾盆地为例, 科协论坛(下半月), 04期, pp 109-111, 2013/4/25.
15.周展; 冯栋; 王红亮; 等; 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区青一+青二段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岩性油气藏; 2012, 24( 3): 39-50
16.郭佳; 邓宏文; 王红亮; 松南西斜坡三角洲前缘一滑塌浊积岩沉积相及展布规律; 地球科学 ;2011; 36(6): 1095-1104
17.王红亮,周廷全,宋建勇等,东营凹陷西部古近系沙三段沉积特征的再认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现代地质,2011,25(4),626-634
18.耿晓洁;王红亮;张丽;李战奎;荆铁亚, 关于利用废弃油藏埋存CO_2气体选址问题的探讨, 资源与产业, 06期, 2009/12/20.
19.王红亮,夏志远,李世臻等,松辽盆地南部大布苏地区青山口组高频层序沉积微相分析与岩性圈闭预测,现代地质,2009,23(5),776-782
20.刘新颖,邓宏文,王红亮等;印尼Sunda盆地断陷期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特征,沉积学报, 2009,27(2), 280-288;
21.吴光华; 王红亮; 林会喜; 汪生好; 高小鹏,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东营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30(1),33-40
22.肖毅,王红亮,邓宏文;辽河清水洼陷东营组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下沉积演化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沉积学报, 2008年,26(6),1014-1020;
23.李世臻,王红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海坨子地区隐蔽油藏勘探中的应用,特种油气藏,2008,15(6):20-23
24.张永旺,曾溅辉,邓宏文,王红亮等,松南海坨子-大布苏地区泉四段—姚家组层序地层研究,沉积学报,2008,26(5):737-742
25.谢武仁,邓宏文,王红亮等,渤中凹陷古近系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8,28(3):101-107
26.王红亮,转换面的概念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地学前缘,2008,15(2):035-042
27.谢武仁,邓宏文,王红亮等,渤中凹陷古近系层序格架内的成岩作用,断块油气田,2008,15(2):23-26
28.李茂榕,王红亮,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有利储集砂体分布探讨,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566-1570
29.刘小琦,王宏亮,张永旺,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部长6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1):74-77
30.刘小琦,李青斌,王宏亮,潘福友,姚店油田长6组6油层沉积微相研究,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1):12-14
31.张永旺,高霞,王红亮,江家店地区沙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石油物探,2006,45(5):464-471
32.周士科,魏泽典,邓宏文,王红亮等,渤中凹陷古近系构造层序研究,中国海上油气,2006,18(4):236-240
33.魏伟,李剑,王宏亮等, 塔里木盆地东部下志留统砂岩段储层特征,古地理学报,2006,8(5):259-267
34.陶宗普,邓宏文,苏宗富,王洪亮等,层序界面的转换性质与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三级层序统层,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 27(3):409-412
35.邓宏文,王红亮,王居峰等,层序地层构成与层序控砂、控藏的自相似性特征—以三角洲-浊积扇体系为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5):491-495
36.闫伟鹏,邓宏文,王红亮,层序地层学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5):596-601
37.孙怡,林会喜,王红亮等,埕岛东部东营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断块油气田,2004,11(2):23-25
38.邓宏文,王红亮,闫伟鹏,河流相层序地层构成模式探讨,沉积学报,2004,22(3):373-379
39.方勇,邓宏文,王红亮,东营三角洲高频层序特征与岩性圈闭分布,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17(3):160-163
40.李宏伟,邓宏文,肖乾华,王红亮,热欧地区残留可容纳空间分布及储集砂体预测,石油学报,2002,23(4):29-32
41.邓宏文,王红亮,王敦则,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4):293-296
42.邓宏文,王红亮,宁宁,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地学前缘,2000,7(3-4):305-313
43.王红亮,邓宏文,孙德君,准噶尔盆地南缘层序地层特征与有利含气区带预测,石油实验地质,2000,22(4):337-340
44.王洪亮,邓宏文,渤海湾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特征与大中型油气田分布,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2):99-103
45.王洪亮,邓宏文,东濮凹陷濮卫环洼带层序划分与沉积体系,古地理学报,2000,2(1):49-53
46.翟爱军,邓宏文,王红亮,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在层序中的位置及对比特征,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3):178-180
47.王洪亮,邓宏文,昌图凹陷层序地层与油气储层预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2):160-163
48.邓宏文,王红亮,翟爱军,徐长贵,中国陆源碎屑盆地层序地层与储层展布,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2):108-114
49.邓宏文,徐长贵,王红亮,陆东凹陷上侏罗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4):275-279
50.Deng Hongwen, Wang Hongliang, Cross, T.A., 1997, Appl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pproaches to fluvial reservoirs: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v. 11, p. 55-59.
51.邓宏文,王红亮,李小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在河流相中的应用,石油天然气地质,1997,18(2):90-95
52.王红亮,邓宏文,地层基准面原理在湖相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18(2):96-102
53.邓宏文,王红亮,李熙喆,层序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17(3):177-184(获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
教学方面论文:
1.由庆;王红亮;王晓冬;范洪富;王硕亮;逄增苗, 基于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州化工, 22期, pp 205-206, 2015/11/23.
2.高志前,樊太亮,王红亮,资源勘查工程(能源)专业油田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中国地质教育,2015,(3),p.85-87
3.胡景宏,王红亮,油田生产实习基地建设重要性浅析,石油教育,2014,( 6):53-55
4.鞠斌山,樊太亮,李治平,王红亮,王晓冬,唐书恒,逄增苗 ,石油工程专业产学研基地建设实践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新进展,中国地质教育,2013,(2),p.40-43
5.张元福,王红亮,“沉积学基础”课程野外教学点的建设和意义,中国地质教育,2012,(3),p.71-73
6.姜在兴,张元福,王红亮,“沉积学基础”课程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12,(2),p.44-46
7.王红亮,樊太亮,邓宏文等,“产-学-研”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09年,18(3),p.43-45
8.樊太亮,李治平,王红亮,张金川,王晓冬,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石油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国地质教育,2009年,18(3),p.40-42
9.高志前,樊太亮,王红亮,油气领域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地质教育,2009年,18(1),p.30-32
10.王海荣,姜在兴,王红亮等,“沉积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地质教育,2008年第3期,p.96-98
11.张金川,王红亮,试论石油地质教学中的形象描述,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第1期,p.18-19
12.王红亮,邓宏文,周乐耘,“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实践与体会,特色加精品,地质出版社,2003年
13.王红亮,张金川,周乐耘 ,油田生产认识实习的点滴体会,中国教育理论杂志,2003年
科研项目—科学研究类:
国家级项目:
1、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与层序样式研究,82.88万元,国家十三五油气重大专项专题,2016-2018年,负责人
2、华北克拉通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动力关系,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动力关系研究,负责人:刘少峰)子课题,50万元,2012-2015年,负责人
3、河流相层序地层技术规范及应用,100万元,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子)专题,2011-2015年,负责人
4、全球五大成盆期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及对生、储、盖层发育的控制作用,95.95万元,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专题,2009年-2014年,主要参加人
省部级项目:
5、鄂尔多斯盆地外围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与选区,120万元,国土资源部,2012-2013年,负责人
企业横向课题:
6、惠民凹陷东营组-沙二段高精度地层格架下沉积体系与隐蔽圈闭发育规律研究,46.35万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2018年,负责人
7、古湖泊原始水介质表征及其对成岩演化的影响——以东营凹沙三段为例陷,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导师基金,2017-2018年,负责人
8、OML123区块地震沉积学分析,62万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2018年,负责人
9、喀麦隆Mokoko-Abana区块、OML123区块典型三维地震资料层序地层特殊处理,21.2万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2018年,负责人
10、东营凹陷沙三段古湖泊水沉积水介质表征,42.4万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016-2017年,负责人
11、埕中-沙南油气地质条件对比研究,45.41万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015-2016年,负责人
12、哈山东部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46.68万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2015-2016年,负责人
13、乌伦古坳陷三叠系、侏罗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48.44万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2015-2016年
14、富黄探区延长组高精度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预测,248万元,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6年,负责人
15、中卫及周缘地区综合地质研究及目标优选,28万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2014年,负责人
16、双台子构造带沙三段致密砂岩沉积体系研究与有效储层评价,54.5万元,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2013-2014年,负责人
17、马仙断裂活动性分析及其对马东成藏的控制作用,36万元,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2013-2014年,负责人
18、冷41、42块储层建模综合研究,93.5万元,BECKBURY国际有限公司,2013-2014年
19、埕岛东部地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储层预测,48.6万元,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2012-2013年,负责人
20、黄河口凹陷与长堤-垦东潜山披覆构造带的关系研究,42万元中石化胜利油田公司,2012-2013年,负责人
21、辽西南洼及旅大10-1南围区高精度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99万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2011-2012年,负责人
22、东部凹陷北段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48万元,辽河油田,2010-2011年,,负责人
23、海外河-月东构造带及周边东营组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及沉积体系研究,56万元,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2009.1~2009.12,,负责人
24、西部前缘带高分辨率层序与隐蔽圈闭预测研究,100万元,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2007~2008年,负责人
25、松南海坨子-大布苏地区高分辨率层序与隐蔽圈闭预测研究,200万元,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2006-2007年,负责人
26、辽河盆地清水洼陷东营组高分辨率层序与储层预测,57万元,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2006~2007年,负责人
27、印度尼西亚Sunda盆地沉积环境与储层分布,15万美元,中海油东南亚公司(国际合作项目),2007.1~2007.12,负责人
28、印度尼西亚Asri盆地沉积环境与储层分布,15万美元,中海油东南亚公司(国际合作项目),2005.12~2006.11,负责人
29、渤海中南部第三系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相研究,50万元,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2005.6~2005.12,负责人
30、渤中地区下第三系构造-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分析与有利储集相带选择以及成藏综合分析,98万元,中海油天津分公司,2003-2004年
31、东营凹陷高精度层序地层及岩性油藏预测,100万元,2002年
32、埕岛地区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储层预测,48.6万元,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2001~2002年,负责人
科研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类:
近十年来,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类项目项目共计11项,其中负责项目7项(国家级2项,北京市级2项,校级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类项目4项(北京市2项,校级2项)。具体如下:
国家级项目:
1、“资源勘查工程”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2013,(能源)负责人:王红亮
2、“资源勘查工程”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3-2015年,(能源)负责人:王红亮
省部级项目:
3、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室内模型-野外露头-现代沉积-井下地质”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13-2016年,负责人:王红亮
4、北京市共建项目:资源勘查工程(能源)”专业建设,2013年-2015年,负责人:王红亮
5、北京市共建项目:页岩气勘探与开发课程体系建设,2012-2013,主要参加人
6、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沉积学基础”教学团队,2009年,主要成员
校级项目:
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改重点项目: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能源学院专业实践教学改革,2017-2018,负责人:王红亮
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改项目(研究生教学用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2013-2014,负责人:王红亮
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改重点项目:“室内模型-野外露头-现代沉积-井下地质”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12-2013年,负责人:王红亮
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沉积储层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14年,主要成员
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级精品课程:层序地层学基础,2009年,主讲教师
1、邓宏文,王红亮,祝永军,Timothy A.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地质出版社,2002年
2、Ashton Embry 著,邓宏文,肖毅,王红亮译,实用层序地层学,石油工业出版社,著,邓宏文,肖毅,王红亮译,实用层序地层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
3、“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油矿地质学》(第四版),参编。
获教学类奖励国家级1项,省部级3项,校级奖励19项。
国家级:
1、2008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优秀奖(指导教师)
省部级:
1、2013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排名第3):多元油气勘探与开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排名第3):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石油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3、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1项(排名第四),
校级:
1、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两篇:黄镕杰,肖育芳)指导教师
2、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学士学位论文(黄舒雅)指导教师
3、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届“摇篮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谢凌璐)指导教师
4、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等奖(关旭同)指导教师
5、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十五届“地学载体,质蕴师恩”我爱我师“十佳教师“称号;
6、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四四二”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
7、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模式与实践;
8、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适应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资源勘查工程(能源)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9、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两篇:梁金同,多雪梅)指导教师
10、2016年校教学优秀二等奖,2016年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主管副院长);
11、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等奖指导教师(周学文)
12、2015年校教学优秀二等奖
13、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启贤)
14、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白莹)
15、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3):多元油气勘探与开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6、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地质学高等教育方法的形成与教学实践;
17、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3):《沉积学基础》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18、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3):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石油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9、2008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优秀奖(指导教师)
20、2005年教学优秀二等奖
21、2002年教学优秀三等奖
科技奖:
1、1997年山东石油学会优秀论文奖;
2、1997年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三)
国家发明专利:ZL 7.3,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的油层划分与对比方法,第一发明人
国家发明专利(实审):4.3,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泥页岩岩相划分方法,第一发明人
国家发明专利(实审):5.4, 基于SPSS软件的油井算灰质含量测定方法,第一发明人
主要从事《沉积环境和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应用》、《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油矿地质综合设计实习》等方面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层序地层学、应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沉积盆地分析、油气藏预测与评价等
研究生招生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层序地层学、应用沉积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开发地质学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红亮副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3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丁文龙教授
丁文龙,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院务会委员,学术和学位委员会委员1986年获江汉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构造分析方向硕士学位1989年-1999年在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任教2001年由教育部选派赴俄罗斯作访问学习200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方向博士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宏语副教授
王宏语: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97年获长春地质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学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储层精细描述”研究方向硕士学位,2003年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油气地震勘探”研究方向博士学位。2012-201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现能源学院石油地质教研室副教授,能源实验中心副主任。主要在石油、天然气及非常规能源地质矿产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姚磊华教授
姚磊华,男,生于1964年3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分党委书记,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1985年08月在长春地质学院(今吉林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07月在长春地质学院(今吉林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12月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06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肖建新教授
肖建新,47岁、湖北人;教授、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地质大学支社主委。本科毕业于地质大学(武汉);曾工作于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九年);三次进修、访问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地质大学(北京,19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兼聘专家(三年);从事含能源盆地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在《科学通报》发表的论文被美国SCI检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文宝萍教授
姓名:文宝萍性别:女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邮编:100083E-mail:wenbp@cugb.edu.cn学习简历1980.9-1984.7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本科1986.9-1989.8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工程地质/硕士1999.1–2002.12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工程地质/博士工作简历1984.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田东风null
田东风,男,1958.9出生,河北石家庄人,1976年参加工作,198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教授(2003年12月)。1976.12---1978.7:河北邢台师范学习;1978.9---1980.8:河北邢台师范留校做数学教师;1980.9---1984.7:北师大数学系学习;1984.7---1991.2:北师大数学系留校当数学教师(1987.9---1990.7北师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建国教授
1985年北京化工大学橡胶机械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北京化工大学化工机械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至1996在首钢工学院实验中心和力学教研室工作,历任实验室主任、教师、教研室主任。1996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97年晋升副教授,1998至2002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力学教研室主任,2002年至2011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书恒教授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国矿业学院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学习,获硕士学位。1988年7月至2001年9月,在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工作。(其中: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学习,获博士学位)。2001年10月至2003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7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晓冬教授
王晓冬,男,汉族,1963年冬月生,黑龙江延寿人,中共党员。1990年0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至1987年在大庆石油学院开发系采油专业学习,1987届大庆石油学院优秀毕业生,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至198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学习硕士研究生基础课。1988年至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于兴河教授
于兴河,男,1958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能源学院学术与学位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题专家;中国能源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委员会天然气水合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开发地质专业学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