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朝晖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3

黄朝晖,63年出生,籍贯江苏省如皋市,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工会兼职副主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4年5月从清华大学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学院工作,主讲《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和《陶瓷材料学》。现任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材料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特聘专家,国家相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矿物岩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有关项目和科技奖励的评审专家委员。2次被学校评为本科生“我爱我师”(外加1次提名奖),3次被学校评为“研究生指导名师”。
1983年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后在原冶金工业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从事耐高温材料研究工作。98年9月进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攻读“材料学”博士学位。参加和承担过国家“七五”、“八五”、“九五”、“863”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得过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获得过第四届全国青年耐火材料研讨会论文奖第1名(95年),中国金属学会优秀青年论文奖(96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洛阳市二十佳科技青年、洛阳市新长征突击手等。
主持负责“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大宗低阶固废规模化制备高值矿物材料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8YFC**,执行时间:2018年12月-2022年11月,设置研究课题5个),同时负责课题“陶瓷固废微结构屏蔽调控制备耐高温材料研究及示范”研究(课题编号:2018YFC**);
主持召集“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11BAB03B00,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设置研究课题10个),项目召集人,并负责课题《低耗能高温非金属矿物聚合材料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并结题(课题编号2011BAB03B08,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主持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非氧化物复相耐火材料的免烧成技术及性能研究》(项目编号**,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并完成结题。
主持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并结题,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收录200余篇,发表学术论文被引用超过4000余次;申请或已公开专利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
2010年指导大学生杨晓晨组等同学参加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金奖,后获得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铜奖;指导大学生易帅组等同学获得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2010年10月获外方资助到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GleddenVisitingSeniorFellowship)进行2个月合作研究,2012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进行2个月学术交流访问,2013年获英国政府资助到英国UniversityofExeter、帝国理工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进行2个月学术交流访问。与国外十几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有密切学术联系,已经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等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30多位硕博研究生。
研究和技术合作主要包括:铝硅镁系非金属矿和工业固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高性能矿物材料制备技术、多金属矿产尾矿尾渣综合利用技术、节能轻质隔热绝热耐高温材料、氮化硅/碳化硅/赛龙/刚玉/尖晶石/莫来石等复合耐高温材料、高Al2O3固体废弃物(高Al2O3粉煤灰、铝灰、富铝煤矸石、中低品位矾土、中低品位菱镁矿、镁橄榄石、白云石、用后耐火材料等)近零排放利用技术、复杂形状(匣钵、管状、超大薄板和特异形制品)大型特种陶瓷和耐高温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含3D打印技术研究)、耐高温腐蚀碳化硅陶瓷换热器管及耐高温气体冲蚀磨损管道制备技术、铝电解和铝加工用关键耐火材料技术、炼镁用长寿命防腐蚀高温真空还原反应灌技术、流化床锅炉和垃圾焚烧炉用耐高温磨损材料技术、仿石装饰材料技术、耐磨损耐腐蚀陶瓷材料技术、高强度低密度陶粒制备技术等。
联系方式:
电话和传真:
E-mail:huang118@cugb.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邮编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已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收录约200篇(论文被引用4000余次),申请或已公开专利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
2010年后发表SCI论文清单待整理
(18)Jiang, B.,Fang, M. H.,Huang, Z. H.,Liu, Y. G.,Peng, P.,Zhang, J.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LaMgAl11O19.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10, 45 (10): 1506-1508. (SCI,IF= 1.879)
(17)Yan'gai Liu, Yu Zhou, Dechang Jia, Zhaohui Huang, Minghao Fang. Characterization of domain configurations in LiTaO3/Al2O3 ceramic composite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1, 125:143-147.( SCI,IF = 2.015)
(16)Y.G. Liu, D.C. Jia, Y. Zhou, M. H. Fang, Z. H. Huang*. In-situ TEM observation of crack propagation in LiTaO3 particle toughened Al2O3 ceramic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1, 37: 647-650.( SCI, IF = 1.686)
(15)Jing-Zhou Yang, Zhao-Hui Huang*, Xiao-Zhi Hu,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Jun-Tong Huang.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FeMo-Sialon ceramic composit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28 (2011) 2196-2199. ( SCI,IF = 1.901)
(14) Saifang Huang,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Crystal Structure of NdSi6-zAl1+zOzN10-z (z=0.4)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Dalton Transactions, 2011, 40 (6), 1261–1266. ( SCI, IF = 4.081)
(13) Saifang Huang, Zhaohui Huang*, Minghao Fang, et al. Nd-Sialon Microcrystals with an Orthogonal Array.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0, 10, 2439–2442. ( SCI, IF = 4.162)
(12)Yang Jingzhou,Hang Zhaohui*.《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e/Mo-Sialon ceramic composites》,Scripta Materialia 61 (2009), pp. 632-635 ( SCI, IF = 2.887)
(11)Xiaomeng Wu, Yunhan Ling, Li Liu, and Zhaohui Huang, Enhanced Photoelectr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on Smooth TiO2 Nanotube Array and Its Impedance Analysis, J. Electrochem. Soc., 143(5) K65-K71 (2009) (SCI IF2008 = 2.437)
(10)Xiaomeng Wu, Yunhan Ling, Xin Zhi, and Zhaohui Huang, Hydrogen Sensitivity Performance of Pd Doped SnO2 Nanostructured Film Fabricated by Spray Pyrolysis, J. Nanosci. Nanotechnol. Vol. 8, 1-5, (2008) (SCI IF2008 = 1.987)
(9)Xiaomeng Wu, Yunhan Ling, Jianteng Sun, Xin Zhi, and Zhaohui Huang, Photoelectr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Dye on Titania Nanotube Array Film,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Chem. Lett. , Vol. 37, No.4 (2008) (SCI)
(8)Huang Zhaohui, Pan Wei, Qi Longhao, Miao Hezuo.《Erosive wear behavior of reaction sintered Si3N4-SiCp composite ceramic in liquid-solid flow》.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J] ,vols. 280-283 (2005) pp1317-1318
(7) Huang Zhaohui, Pan Wei, Qi Longhao, Miao Hezuo.《Corrosion behavior of BF slag to β-sialon bonded orundum refractorie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J] ,vols.280-283(2005)pp1687-1688
(6)Zhaohui Huang, Xunhai T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Preparation of Sialon Using fly ash with high content of Al2O3》.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J] ,vols.336-338 II(2007)pp933-934
(5)Lin Yang, Zhaohui Huang*, Libing Liao. 《Fabrication of Al2O3-SiC-Mullite Composites from Fly Ash》.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J] ,vols.336-338 II(2007)pp1337-1338
(4)Zhongjun Qian,Zhaohui Huang*,Libing Liao《Synthesis of Sialon-Mullite Composites Using Fly Ash by Carbon-thermal Reduction Nitridation》.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J] , vols.336-338 II(2007)pp942-943
(3)Jingzhou Yang, Zhaohui Huang*, Minghao Fang.《 Preparation and phase analysis of Fe-SiAlON-MoSi2 composite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J] , vols.368-372 PART 2, (2008)pp 1123-1125
(2)Kai Zhao, Jingzhou Yang, Zhaohui Huang*.《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angshan Ironstone-tailing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J] , vols. 368-372 PART 2, 2008, pp 1532-1534
(1)Xiaoxian Wu, Juntong Huang, Zhaohui Huang*. 《Preparation of wear-resistant ceramics with Tangshan ironstone-tailing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J] , vols. 368-372 PART 2, 2008, pp1535-1537


联系方式:
电话和传真:
Email: huang118@cugb.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邮编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负责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大宗低阶固废规模化制备高值矿物材料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8YFC**,执行时间:2018年12月-2022年11月,设置研究课题5个),同时负责课题“陶瓷固废微结构屏蔽调控制备耐高温材料研究及示范,课题编号:2018YFC**;
11)主持召集“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11BAB03B00,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设置研究课题10个),项目召集人,并负责课题《低耗能高温非金属矿物聚合材料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并结题(课题编号2011BAB03B08,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10)负责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非氧化物复相耐火材料的免烧成技术及性能研究》并结题(项目编号**,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
9)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环保型糖类碳结合含碳氧化物-非氧化物复相耐火材料的基础研究》并结题(项目编号**,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
8)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典型耐磨耐火材料高温冲蚀磨损行为及性能优化的基础研究》并结题(项目编号**,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7)承担国家2009年“863”重点项目--新型轻质绝热耐火砖的课题研究并结题(课题编号:2009AA032501,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6)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用高Al2O3粉煤灰制备的Fe-Sialon在高炉用泡泥中作用行为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研究并结题;
5)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不连续金属塑性相(Fe/Mo)复合耐高温气固两相流冲蚀磨损Sialon基材料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已经结题;
4)负责北京市教委“产学研”专利科技项目《出铁口用高性能炮泥耐火材料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并结题;
3)负责国防安全科研项目子课题《典型电介质材料高温物态演变过程的研究》,已经结题;
2)负责军工单位项目《高温非标准气氛窑炉设计及国产化配套》,已经结题;
1)负责企业委托合作科研项目:典型矿物高效综合利用及工业固体废弃物近零排放利用(中低品位矿物、尾矿等)以及用于冶金、化工、石油天然气、采矿选矿、机械和军工等行业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高性能陶瓷、先进耐火材料、高性能轻质隔热保温节能材料等。
研究和技术合作主要包括:铝硅镁系非金属矿和工业固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高性能矿物材料制备技术、多金属矿产尾矿尾渣综合利用技术、节能轻质隔热绝热耐高温材料、氮化硅/碳化硅/赛龙/刚玉/尖晶石/莫来石等复合耐高温材料、高Al2O3固体废弃物(高Al2O3粉煤灰、铝灰、富铝煤矸石、中低品位矾土、中低品位菱镁矿、镁橄榄石、白云石、用后耐火材料等)近零排放高值利用技术、复杂形状(匣钵、管状、超大薄板和特异形制品)大型特种陶瓷和耐高温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含3D打印技术研究)、耐高温腐蚀碳化硅陶瓷换热器管及耐高温气体冲蚀磨损管道制备技术、铝电解和铝加工用关键耐火材料技术、炼镁用长寿命高温真空还原反应灌防腐蚀技术、流化床锅炉和垃圾焚烧炉用耐高温磨损材料技术、仿石装饰材料技术、耐磨损耐腐蚀陶瓷材料技术、高强度低密度陶粒制备技术等。




1)合作出版《非氧化物复合耐火材料》,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负责我校精品课程《材料工艺学》建设以及《无机材料工艺学》教材编写。


2006年评为校级教学先进一等奖;
2007年1月被评为我校“十五”先进科技工作者;
2007年6月在我校第六届“我爱我师--我心中最优秀的专业课老师”;
2007年12月参加项目《非金属矿物及固体废弃物功能化应用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六);
2007年所负责的课题组代表我校参加“2007上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重大展示,展示主题为《典型矿物资源高效率利用和先进高温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我校获得组织一等奖),组织的科研项目中有2项获得高校展区优秀展示奖,获奖项目分别为:高性能轻质节能型隔热耐高温材料;高炉出铁口用高性能炮泥耐火材料。
2008年获得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专业教学优化研究”(排名第一);
2009年项目《铝硅矿氮化物(sialon基)复合高性能化及高温冲蚀磨损评价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9年评为校级教学先进二等奖;
2010年指导大学生杨晓晨组等同学参加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金奖,后获得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铜奖;指导大学生易帅组等同学获得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参加和承担过国家“七五”、“八五”、“九五”、“863”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得过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获得过第四届全国青年耐火材料研讨会论文奖第1名(1995年),中国金属学会优秀青年论文奖(1996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洛阳市二十佳科技青年 、洛阳市新长征突击手等。
共2次被学校评为本科生“我爱我师”(外加1次提名奖 ),3次被学校评为“研究生指导名师”。



发明专利
1.一种铝电解槽侧墙用异型Si3N4结合SiC砖,专利号:ZL 3.4(已授权)
2.高温炉体铝电解槽侧墙用异型Si3N4结合SiC砖,专利号:ZL 5.3(已授权)
3.用微波技术快速烧结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方法,专利号:ZL 4.4(已授权)
4.一种高炉出铁口用炮泥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3.0(已授权)
5.一种高炉出铁沟用耐火材料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4.5(已授权)
6.利用微波技术烧结Sialon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方法,专利号:ZL5.X(已授权)
7.高温耐火砖及制备方法,申请号:**.6,已公开( 2004.02.04)(已授权)
8.铝电解槽侧墙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6.8,已公开(2005.01.12)
9.一种抗冲击耐高温磨损Fe-Sialon复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5.5,已公开(2005.01.12)
10.一种多孔轻质隔热保温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5.2,已公开(2009.04.29)
11.一种热态耐磨性测试仪及测试方法,申请号:3.7,已公开(2008.08.20)
12.实用新型,一种示差高温应力应变试验机用耐高温载样滑板,5.8,2006.11.01(已授权)

课题组2008年--2009年申请的发明专利汇总:

1、一种铝电解槽侧墙用新型Si3N4-SiC-C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1.1
2、一种钽酸锂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8.3
3、一种具有高尔夫球表面形貌特征的耐高温陶瓷颗粒的制造方法,申请号:2.1
4、一种FeMo-Al2O3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1.0
5、一种制备Fe-Si3N4耐火原料的方法,申请号:9.8
6、一种赤泥粉煤灰免烧地质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X
7、一种制备Fe-Sialon-尖晶石复相耐火原料的方法,申请号:3.0
8、一种制备Fe-Sialon耐火原料的方法,申请号:9.4
9、一种含煤矸石和镁橄榄石的高炉用炮泥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4.5
10、一种镁铝尖晶石-刚玉-Sialon复相耐高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1.1
11、一种添加铝灰的高炉出铁口用炮泥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0.7
12、一种含铝灰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6



主讲本科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连续多年以来教学效果均被评为优秀;主讲研究生学位必修课《陶瓷材料学》、合讲研究生学位选修课《功能材料》、合讲博士研究生《材料科学进展》等课程;
指导大学生校“创新杯”重点项目和指导材料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多项(2005-2018年)。
2007年指导学生科研《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高炉出铁用耐火材料的研究》获“第四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北京市二等奖。
指导大学生成功举办07年、08年和09年三届陶瓷文化与艺术节。
指导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2项并获得授权(其中1项是我校本科生首次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2007年)。
硕士生赵凯同学获得校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论文一等奖(2008年),获得2009年校“五四奖章”。
硕士生丁贺玮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获得校级优秀学位论文(2008年)。
硕士生黄赛芳同学获得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资格(2008年),本组刘艳改副教授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杜鹏获得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资格(2008年)。
硕士生徐友果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08年)。
博士生杨景周获得校第二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论文一等奖,赵凯和孙占兴同学获得三等奖(2009年)。
硕士生吴小贤同学考取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学博士研究生(2009年)。
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吴晓萌考取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2009年)。
博士生杨景周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去澳大利亚联合培养(2009年)。
博士生黄军同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去英国联合培养(2009年)。
博士生杨景周学术论文“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e/Mo-Sialon ceramic composites”在国际材料学期刊 Scripta Materialia 发表(Scripta Materialia 61 (2009), pp. 632-635, SCI, IF = 2.887);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FeMo-Sialon ceramic composit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28 (2011) 2196-2199. ( IF=1.901 )
硕士生赵凯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获得校级优秀学位论文(2009年)。
硕士生陈凯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09年)。
硕士生高广智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09年)。
硕士生徐友果同学、欧阳欣同学、侯喜锋同学获得批准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009年)。
硕士生侯喜锋同学、徐慧铭同学分别荣幸参加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的“神舟飞天”方阵和天安门广场国庆晚会的庆祝活动。
硕士生王寒同学获得学校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一等奖(2009年12月),现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
博士生黄军同同学获得“地大十佳研究生”称号(2009年12月);
硕士生姜斌同学获得学校研究生“科技创新标兵”称号,硕士生胡建辉同学和彭鹏同学获得学校“三好学生”,博士生徐友果同学获得校“校优秀学生干部”(2009年12月);
博士生黄赛芳学术论文“Nd-Sialon Microcrystals with an Orthogonal Array”被国际著名晶体生长期刊 Crystal Growth & Design 录用发表(2010, 10, 2439–2442. SCI IF = 4.162);论文“Crystal Structure of NdSi6-zAl1+zOzN10-z (z=0.4)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在Dalton Transactions, 2011, 40 (6), 1261–1266. SCI IF=4.081) 发表;
博士生黄赛芳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本组硕士生彭鹏同学(指导教师刘艳改副教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
博士生黄赛芳获得学校第三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的“一等奖”,博士生杨景周获得“二等奖”,博士生徐友果和欧阳欣获得“三等奖”,硕士生王小军获得“学术新星”奖(2010年);
硕士生高远飞同学、陈凯同学、王小军同学获得批准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010年)。硕士生姜斌同学考取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学博士研究生(2010年)。
博士生黄赛芳同学获得“地大十佳研究生”称号(2010年12月);
2010年指导大学生杨晓晨组等同学参加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金奖,后获得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铜奖;指导大学生易帅组等同学获得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硕士生易帅同学、李文娟同学和刘雪吟同学获得批准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011年)。
博士生黄宏同学、欧阳欣同学、王小军同学和姜斌同学(在读北科的博士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去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联合培养(2011年)。
博士生杨景周同学毕业,获2011年中科院奖学金,2012年出国从事科研工作。
2011年硕士生闵鑫同学、尹丽同学、关鸣同学获得批准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2012年博士生高远飞同学、潘子鹤同学、李文娟同学、李妍同学获得资助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其中高远飞同学去牛津大学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
2012年课题组毕业硕士生刘凤娇同学(指导教师房明浩副教授)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2012年10月博士生黄军同同学获得“翟裕生奖学金”。
(等待后续再添加)
与国外多家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有密切的联系,并已与国外多所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等联合培养约30位硕博士研究生。目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材料学,材料工程)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在矿物岩石材料方向和环境矿物材料方向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凤柱副教授
    吕凤柱,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箱:lfz619@cugb.edu.cn学习经历:1993.09-2003.07东北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张宝研教授2012.09-2013.04美国CornellUniversity访问工作经历:2003.09-2005.09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李子臣教授2005.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1)功能性药物缓释载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应模教授
    胡应模,工学博士,教授/博导,1964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就读于湖北省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专业,1989年6月获得高分子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7月至1995年11月在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95年12月起留学日本国立三重大学,于2000年3月在日本国立三重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金洪教授
    李金洪,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副院长出生年月:1971年9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Email:jinhong@cugb.edu.cn联系电话: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0083主要研究领域:1、矿物储能与新能源材料;2、多孔陶瓷与功能材料;3、矿物与固废资源高效利用。目前在Energy、ApplyEnergy、JournalofMater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于青春教授
    目前职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TEL:**(O);Email:yuqch@cugb.edu.cn受教育简历:1981-1985本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85-1988硕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96-2000博士日本京都大学土木工程系(教育部公派博士)2013.1-2014.5加州大学伯克利,地质工程与环境系访问工作简历: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泽朋教授
    张泽朋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①聚合物/矿物纳米复合材料研制与应用②矿物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③矿物材料的改性与应用研究受教育经历: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矿物材料学专业硕士:天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学士:河北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工作经历:2002.03-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86.11-2002.03:唐山大学,化学工程系1982.07-1986.1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建平教授
    陈建平:男,汉族,1959年6月生于北京,籍贯福建闽候。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矿产系分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资源与经济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1996年曾在法国航天遥感中心“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研讨班”研修与科研合作,1997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建平副教授
    男,汉族,1972年生于河北省昌黎县。1995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学院地质找矿勘探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矿床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与勘探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金属矿产资源研究和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E-mail:jpwang@cugb.edu.cn1.Wang,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董国臣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永清教授
    分别于1982,1987,1994年获长春地质学院工学学士学位(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应用地球化学专业)与工学博士学位(数学地质专业).1994年10月—1997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5月—2000年3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0年4月—2006年9月: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从事资源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康志宏教授
    康志宏,男,出生于1966年,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2003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4进行石油大学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工作。2007.9-现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于2004年获教授级高级职称任职资格,2015年转教授技术系列。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碳酸盐岩油藏储层表征、非常规油气评价、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