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方念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免费考研网/2013-09-10

方念乔老师主页

文章来源:海洋学院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09-4-72:27:2039阅读:6478次

姓名:方念乔职务:院长在意大利西阿尔卑斯山区考察古洋壳(蛇绿岩套)更多照片
职称:教授,博导最高学位:博士
最高学位授予时间、单位及专业:1987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居里大学
E-mail:fangnq@yahoo.com.cn电话:
研究方向:海洋地质、沉积地质、大地构造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

学院
在海洋学院承担的课程(含实验,实习等
本科课程:
  1. 海洋科学导论
  2. 海洋地质学
  3. 区域海洋学
  4. 海底构造
研究生课程:
  1. 沉积地质学
  2. 高级海洋地质学
  3. 古海洋学
  4. 现代海洋沉积
  5. 海洋地质调查
  6. 海洋地学前沿
  7. 综合地层学
  8. 地球科学进展

学习工作:


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87年获巴黎居里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海洋学院院长,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土资源部岩石圈构造和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并担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地层分会副主任、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国委员会委员、北极超低速扩张脊钻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及《第四纪研究》、《地球科学》、《地学前缘》、《现代地质》、FrontiersofEarthScienceinChina-SelectedPublicationsfromChineseUniversities等期刊编委。主要专业方向为海洋地质、沉积地质、大地构造。
社会科研:


多次参加国内外组织的海洋科学调查,航迹遍及西太平洋、西印度洋、北大西洋、北冰洋以及南中国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边缘海,在东特提斯岩石圈演化、中国东部地区层序地层学和海平面变化、印度季风区海陆对比、北印度洋远洋沉积记录与高原隆升的耦合关系、边缘海构造演化及其资源效应、多金属结核与结壳等领域以及热释光、碳、钙同位素技术方法的研究中取得成果,主持及参加“973”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攀登项目、大洋协会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奖励3项。当前的研究课题主要涉及“边缘海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超低速扩张脊辉长岩序列的构造意义研究”、“大洋与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特征与成因对比”、“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南亚-孟加拉湾油气资源评价”等。教书育人:


始终活跃于教学一线,先后开设和讲授《世界地质》、《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地质学》、《区域海洋学》、《海底构造》等本科生课程、《沉积地质学》、《高级海洋地质学》、《古海洋学》、《现代海洋沉积》、《海洋地质调查》、《海洋地学前沿》、《综合地层学》、《地球科学进展》等研究生课程,迄今指导博士研究生(含德国留学生1人)20余人,硕士研究生40余人,合作指导博士后研究2人。
学科贡献:


主持海洋科学、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等一、二级学科建设,为海洋学院的成立与发展、“海洋地质”博士点的建设与省部级重点学科申报成功、“海洋化学”硕士点的建设、“近海资源环境”重点交叉学科申报成功、筹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中心”作出贡献。

相关话题/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