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场
会上,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魏鹏举教授发布《区块链技术激活数字文化遗产报告》,指出文化遗产的活化关键在于文化遗产的数据化、人才多元化、数据库规范化、资产权属清晰化以及管理体系与应用标准的统一化,数字文博的发展面临着版权、环保以及文化安全等挑战。而区块链技术是重要突破口,要大力推进“区块链+”在文博文创领域的深度运用,积极发展文化遗产数字版权服务,探索数字文化新基建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动数字与文化高质量发展。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戴俊骋发布了《2021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暨近三年总结报告》,回顾总结了2019至2021年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报告显示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稳中有升,东、中、西、东北地区间发展差距仍然明显,大部分的省市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状态,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随后,在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对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数字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数字文创的新业态与新场景、数字文化遗产的价值建构、以“元宇宙”为代表的第三空间对国家治理的挑战、技术与文化接轨的合规问题以及可持续化的路径与手段等话题的认识和思考。与会专家指出数字与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正在迎来重要的历史交汇和转折点,全方面多角度对数字经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文化问题的探讨恰逢其时,要紧紧抓住文化+数字发展战略,深入挖掘和对接新型文化需求,释放文化创新活力与潜力。
本次论坛与“文化+数字”发展的战略背景紧密结合,对数字经济与文化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度探讨,带动产学研各界对文化经济学科进行有利探索,将为国家文化经济发展和文化经济学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