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少国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6


王少国,男,汉族,1972年1月生,河北沧州人,1997年7月参加工作,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院长。
个人履历
1990年9月—1994年7月,就读于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劳动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商业经济系商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0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3年7月至今,任教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2012年4月,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2014年6月,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
2015年4月,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金融发展、城乡经济转型,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主讲课程
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讲授《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前沿》、《发展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分析》等课程。
科研情况
专著
1.《非法非正常收入形成的博弈机理及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2.《城乡收入差距的临界点判定及其对经济效率影响的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3.《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金融贡献》.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4.《学界回眸.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卷》(执行主编).北京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译著
1.《均衡问题:全球变暖的政策选择》(威廉.诺德豪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2.《全球经济24小时》(丹尼尔.奥特曼).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3.《帝国金钱游戏》(史蒂文.希亚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合著
1.《劳均消费最大化的适度收入差距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2.《中国经济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主要论文
1.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N]. 中国县域经济报,2018-11-15(10).
2.企业创新与人力资本积累互动机制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1):151-159.
3.灰色收入形成机理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7(11):146-153.
4.人力资本积累、企业创新与中等收入陷阱[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5):153-160.
5.健康、不平等和经济发展(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1):1-8.
6.健康、不平等和经济发展(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6):1-17.
7.经济周期测算的新视角——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J].调研世界,2015(6):42-46.
8.新常态下中国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3):34-39.
9.中国各省份个税潜力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综合累进个税改革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5(1):25-31.
10.中国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58-62.
11.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85-90.
12.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中等收入者比重变化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31(3):76-82.
13.资金供求、交易成本、惯例与合会组织的变迁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4(2):108-113.
14.中国各地区实际收入差距及其效率相容水平的分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6):80-90.
15.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与公共支出效率[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5):1-13.
16.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N]. 人民日报,2013-07-11(7).
17.农民工消费能力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04):89-95+2.
18.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市场化研究[J].学术交流,2013(1):93-101.
19.收入分配差距变动趋势的理论研究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2-87.
20.中国需求拉动型增长的动力变迁与方式转变[J].学习与探索,2012(2):85-89+163.
2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类型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85-88.
2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构性分析[J].价格月刊,2010(11):56-59.
23.收入分配差距的最适度水平判定及其偏离[J].学习与探索,2010(3):136-138.
24.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水平的经济效率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6):138-148.
25.北京市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6):76-83.
26.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5):43-56.
27.我国经济历年TFP的估算及其受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J].价格月刊,2009(8):12-15.
28.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44(7):107-118.
29.我国不同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39-44.
30.1930年代的大萧条与当前经济危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3):1-8.
3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周期性波动的来源分解[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59.
32.再分配机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9(3):51-53.
33.城镇居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差距的来源及贡献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6.
34.我国城镇居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差距的来源及贡献比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6-21.
35.再分配机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逆向调节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4(6):43-48.
36.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链接:两极分化、政治决策与财产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3):1-9.
37.制度的基础理论:致莱昂尼德·赫维茨的演讲[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6):1-10.
38.收入差别过大情况下社会保持稳定的原因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6):111-114.
39.更好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J].天津经济,2007(10):58-60.
40.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别对总收入差别的影响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8):25-26.
41.金融发展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概述[J].学习与探索,2007(4):150-153.
42.当前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经济,2007(4):61-63.
43.我国城乡收入差别对居民总收入差别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2007(3):53-56.
44.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6(10):4-8.
45.我国的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6(9):30-35.
46.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合理程度判断[J].财经科学,2006(4):69-75.
47.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对经济增长约束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2):37-44+125.
48.我国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5(18):59-61.
49.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财经,2005(7):76-81+85.
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JL033)“非法非正常收入形成的博弈机理及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CJL004)“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临界点及其对经济效率影响的研究”;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7&ZD04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研究”子课题“促进二元转换、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城乡差距研究”;
4.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长城”培养计划(2013—2015年)“收入差距的阶段适度、分配规范化与共同富裕路径研究”;
5.北京市委组织部项目(20071D)“城乡收入差别变动的地区差异、成因及均衡发展路径选择”;
6.北京市教委项目(SM9)“北京市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适度水平研究”;
7.北京市委组织部项目(20042D**)“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动路径、解说及对经济增长约束的实证分析”;
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项目(2005XJ00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总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9.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课题(2017)“雄安新区建设和首都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10.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项目(2016)“北京市经济发展趋势与热点分析”;
11.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项目(2012)“未来北京市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情景分析”;
1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项目(2011)“中国传统能源市场化研究—天然气”。
获奖情况
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校后备学科带头人;
2009年,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8年,获北京市“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项目二等奖”(集体);
2007年,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7年,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四届科研标兵”;
2007年,获北京市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技术创新标兵”;
2003年,《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发生两极分化了吗?》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集体)。
社会兼职
海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软科学协会理事,中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全域旅游工作专家顾问组专家等。


相关话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