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zhl198605122011-08-06
【征程:复试篇】
在初试成绩公布之前,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性,我没有开始复习,直到3月5号查到成绩后,才真正投入到复试的准备中。09年复试参考书指定了8本,关于这些书,可以尽量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借不到再买,没必要全买。还有,每年复试指定参考书都会不同,因此10年考研的同学没必要购买09年指定的参考书,更没必要在初试前去看复试的书。
准备复试期间,我常常泡在阅览室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的近一年的“传媒经营与管理”专栏,并摘抄笔记,同时在中国期刊网下载了一些本专业导师发表的论文以及其他与本专业有关的前沿论文来看。关于指定的8本书,我认真看了其中的两本,一本是综合性强的《媒介经济学》,另一本是与我报考的国际文化贸易方向密切相关的《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其他几本书仔细研究了目录部分,并大体翻了翻,形成整体印象。笔试的时候,照例是12页答题纸,照例是3个小时的时间,答题时感觉一直看的论文帮了自己不少忙,使我思路比较清晰,并能够结合热点和相关理论作答,同时,我也采取了画图表的方式,以更好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它看上去一目了然。
听力和口语部分在复试中占的比例较小,但也不能全然弃之不顾。我一般是在早晨听半小时的《新概念2》,复试听力短文长度和难度与《新概念2》相当。口语部分,我没有刻意准备,只是把下载的论文中的英文摘要读了几遍,还看了一点英文原版的传播学教材,当时是为了应对口语中的专业课问答部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考那么难。
说说听说考试的过程:每个人一般是5分钟左右,两个老师,一个提问,一个做记录。进去问好,经老师示意坐下后,她会让从面前的两个纸盒子里抽两张纸签,一个是关于听力播放内容的编号,一个是提问问题的编号,你把编号报给老师,老师开始用录音机放听力,这个时候一定要仔细的听,因为录音机播放效果不怎么好,还有回音干扰。关键是录音结束后,老师会随机问你所听的文章中的一到两个细节问题,如果不仔细听,很难准确回答。我当时是被问到一个细节,刚好是我仔细听了的,回答比较顺利。接着,老师又问了两个与听力内容无关的问题,也就是考察日常生活和传媒专业口语的内容,一个是“你认为一个人什么年龄学习新知识最好?为什么?”,第二个是“你是如何看待广告的?”。由于时间问题,一般每个问题说个四五句也就差不多了,但是一定要说,不能沉默不语。
最后一关是面试,记得当时是6个老师一字排开,很有气势。面试前一天研究生院公告栏会列出各个专业面试时间、地点及面试知识要点等信息。其中,面试知识要点有必要准备一下,但是那并不意味着,所有同学都会被问到那几个给出的面试知识要点,只能说有备无患吧。个人认为材料的准备以及你在面试中对老师提问的引导比较重要。我把复试材料装订成一本书(内含目录、政审表、科研设想、本科成绩单、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级证书复印件、发表文学作品及论文复印件、科研立项论文及社会实践报告等),此外,我还给每位老师发了一份个人中英文简历及科研设想的材料,这样有助于老师了解我的情况,并据此提问。
发完材料落座后,为了给老师时间翻阅我的材料,我主动要求先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把学习、科研、实践、未来规划简单说了一下,两分钟过去了。这时李老师开始提问,首先是问了我科研设想的问题,如“为何选这个题目?准备怎么去做?”等等,我就把选题的起因、选题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以及研究思路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冷老师针对我材料中的一份国际投资报告提问,让我介绍一下这个报告的情况,我就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实况转播,讲到这个报告是用英文进行的全程答辩,没想到这步棋走错了,因为一位老师立刻笑眯眯的看着我,说“那你能不能用英文讲一下你对传媒经济学的认识?”,汗呀,我根本没怎么进行这方面的准备,出于本能我脱口而出“啊?英文啊?一定要用英文吗?”。
这时我发现几乎所有老师都笑嘻嘻的看着我,很期待的等我用英文说,并且没有放过我的意思。我也就只好硬着头皮不算流畅地说了一些“传媒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是用经济学来解释媒体运营,研究前景广阔,而中国传媒大学在这方面科研实力雄厚,已建成博士点,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传媒经济学博士点之一。”,还有什么英语口语将来会进一步加强等等。然后另一老师针对我的一篇论文中的“国际服务贸易核心竞争力衡量指数”进行了提问,回答完毕后,李院长例行公事的问我“是否愿意调剂到本专业的其他方向?”我选择了是,并简单陈述了理由,就这样谢过众老师后面试结束,长舒一口气。
※ 来源:考研论坛
【推荐:相关阅读】
捍卫你的选择——中传传媒经济学三跨考研初试篇
捍卫你的选择——中传传媒经济学三跨考研解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