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以来,研究中心按照教育部研究生司的要求,先后报送了《近三年论文买卖、代写舆情分析报告》《近三年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舆情研究报告》,并利用自行开发的研究生学位舆情监测系统,研制并报送了5期《舆情日报》和23期《舆情周报》。报送的两篇报告及所有日报、周报均被研究生司采用。目前,舆情周报的报送工作还在持续进行。
![](http://www.cuc.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66/a4/bdafb7914bb086fbde092add6195/0db5249d-ceb3-471d-8edd-fd7d8a2eac74.png)
![](http://www.cuc.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66/a4/bdafb7914bb086fbde092add6195/280f529c-c11c-45c1-8b1e-4f22b1fc003f.png)
研究生司在采用证明中指出,上述报告中提出的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管理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政策建议,对于合理地应对学位论文买卖、代写,翟天临危机事件以及相关研究生教育质量舆情,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科研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2015年1月20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高校研究机构要发挥“智库”功能,力争在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方面起到更大作用。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与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共建的“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监测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坚持“以舆情监测研判高教问题,以传播的力量撬动高教变革”的使命,努力“成为最具公信力的高教智库”。2015年以来,研究中心陆续出版《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蓝皮书,并参与中央网信办的“网上重大舆情舆论引导研究”、教育部评估中心的“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方案研制”、北京市委组织部的“十八大以来网上组织工作网络舆情研究”等课题,在学界产生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研究中心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舆情研究》,并通过各种简报《高教舆情参考》、高等教育传播与舆情实验室微信公众号等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业界同行的认可。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