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音创未来:跨界人才与产业繁荣”国际论坛召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07

(通讯员 张芊)2019年11月9日,由清华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以“跨界·创新·无限”为主题的首届“音创未来:跨界人才与产业繁荣”国际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

本届论坛云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顶尖音乐人才、音乐从业者、专家****、行业伙伴等,共同就未来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产业繁荣发展新途径、中国青少年文化认同构建与文化自信提升等主题,展开了前瞻性的思考与探讨。论坛还发布了《2019中国音乐人报告》研究成果,并开启了第三届国际青少年音创未来人才计划。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政策法制司司长王自强致辞

教育部国际司政策法规处处长舒刚波致辞
论坛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通过视频发来祝贺和致辞。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政策法制司司长王自强、教育部国际司政策法规处处长舒刚波、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作为嘉宾代表致辞,围绕音乐的内涵、版权保护、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跨界人才等方面,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致辞
刘守训副校长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音乐教育、音乐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更是当下音乐教育、音乐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和关键。他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和艺术教育领域的优势,表达了“跨界传媒引领时代趋势,砥砺前行共创美好未来”的期盼。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张丰艳教授发布《2019中国音乐人报告》

与会外宾认真聆听报告发布
论坛发布了《2019中国音乐人报告》,该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张丰艳教授带领团队历经5个月的倾力调查研究形成。报告围绕人群画像、收入、流媒体音乐平台使用情况、现场演出、版权问题等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剖析国内音乐人的职业生态状况。有专家认为,报告的发布给未来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行业发展将有章可循。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院长李俊梅致辞
“音乐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依靠高等教育,更需要基础教育的沃土。”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院长李俊梅在发言中表示。本届论坛启动的国际青少年音创未来人才计划,即是新时代条件下艺术人才跨界培养的创新举措。

第三届“国际青少年音创未来人才计划”启动仪式
国际青少年音创未来人才计划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实施,计划联合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及社会力量,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将音乐元素与演讲、视觉设计、绘画、创意、创作等融汇贯通,挖掘发现具备综合素质的青少年,架起人才与产业需求的绿色桥梁,打造具有社会先进性、时代科学性、未来引领性的跨界人才培养基地。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致辞

分会场议程与内容展示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中国唱片集团总经理樊国宾、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蒋雄达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编辑:阎玺)
相关话题/音乐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