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泡是赤道区域较为重要的电离层特征结构,其主要表现为日落之后F区底部密度较低、尺度较大的等离子体空腔结构。这种空腔结构会通过垂直漂移抬升至顶部电离层及更高高度,并在此过程中沿磁力线扩展到低纬及中纬区域,形成不同空间尺度的等离子体耗空区域。等离子体泡会对高频通信、星地通信以及 GNSS 导航定位产生闪烁干扰,因此对等离子体泡进行观测研究,既有显著的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近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研究预报室的阿尔察、刘四清、黄文耿等研究者综合利用地基GNSS、测高仪、天基Swarm卫星数据,对2017年9月8日中元节磁暴期间中国及周边区域的一起超级等离子体泡事例进行了研究,主要观测结果如下:(1)在GNSS TEC地图上,等离子体泡引起的耗空区域可以沿磁力线延伸至磁纬约46o的中纬区域,表明磁赤道区域的等离子体泡可以向上漂移至约6600 km高度;(2)在Swarm卫星的电子密度观测中,磁赤道区域的等离子体泡密度衰减可以达到3个量级左右;(3)在海南三亚的测高仪观测中有明显的虚高抬升和闪烁现象。相对于地磁平静期集中于赤道区域的等离子体泡,本研究观测到了具有东西两支分叉结构、可以漂移到等离子体层高度的超级等离子体泡结构,诱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在中元节磁暴行星际磁场南向偏转期间,中国区域恰好位于昏侧时段,高纬磁层对流电场穿透到电离层低纬和赤道地区,增强的东向电场通过E×B垂直漂移大幅度抬升电离层,影响底部F层密度梯度,从而增加了日落后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促进了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发展,形成了本研究中所观测到的超级等离子体泡现象。
本研究对以我国为代表的中低纬电离层等离子体泡变化特性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意义。以上研究工作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的学术期刊Space Weather。
文章列表及链接:
Aa, E., W. Huang, S. Liu, A. J. Ridley, S. Zou, L. Shi, Y. Chen, H. Shen, T. Yuan, J. Li and T. Wang (2018), Mid-latitude plasma bubble over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 during a magnetic storm on 08 September 2017, Space Weather, 16, doi:10.1002/2017SW001766.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2017SW001776
(供稿:预报室)
图1:电离层TEC变化率指数(ROTI)地图显示的等离子体泡延伸轨迹。
图2:(左)叠加在背景TEC地图上的Swarm卫星的五条轨迹;(右)五条轨迹上的电子密度-纬度剖面示意图。轨迹3的赤道区域可见显著的等离子泡密度衰减。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电离层等离子体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观测 结构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对引起2015年3月17日强地磁暴事件的太阳活动源区情况给出最新的观测结果和分析
太阳活动区NOAA12297在2015年3月15日产生的日冕物质抛射(CME)与12小时前该活动区的另一次CME爆发共同驱动了第24太阳活动周到目前为止最强的一次地磁暴现象,Dst指数达到了-223 nT,并且两次爆发都只是伴随着C级耀斑,却产生了这样强的地磁效应(Liu et al., 2015,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空间中心科研人员观测证实ICME等离子体的阿尔芬波加热机制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在内日球层径向传播过程中会不断膨胀。如果该膨胀是绝热过程,那么一般认为ICME内等离子体温度的下降速度会比周围的太阳风等离子体要快。近期,天气室王赤研究员、刘颍研究员等人通过对早期的统计研究进行分析,发现30 AU以内ICME等离子体温度的下降速率和周围太阳风的情况大体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利用Global全粒子模拟揭示舷激波的非稳态特性和磁场重联的多尺度结构
由于受到太阳风的冲击,地球磁层顶前会形成一个弯曲的舷激波,舷激波的非稳态特性研究是空间物理学的一个前沿问题,激波面非稳态会直接影响能量的耗散机制和粒子的加速机制。此外,磁层顶非对称磁场重联和磁尾重联均会受到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等离子体参数的调制,是太阳风-磁层耦合的重要纽带。构建一个包含电子-离子的全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空间中心科研人员观测证实空间物理原创概念——动力学阿尔芬本征波模
阿尔芬波是等离子体中的基本波模,由空间物理先驱诺贝尔奖得主H.Alfvén预言提出。动力学阿尔芬波(Kinetic Alfvén Wave,KAW)由阿尔芬波演化而来,特征是在垂直磁力线方向上的波长小于离子运动尺度。磁层中电流片经常很薄,可以接近离子运动的特征尺度;在薄电流片中,不均匀性的空间尺度和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大熊猫复杂牙齿结构来源研究新进展
大熊猫为我国的标志性物种,其独特的外表和特殊的习性吸引了无数****的研究兴趣。大熊猫最为显著的习性特征是以竹子为主食。竹子属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富含大量纤维,很难消化,即使是能够富含大量肠道菌的偶蹄目反刍类也没有以竹子为主食的。大熊猫的祖先作为一种食肉动物,在往以竹子为主食的演化道路上发生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我国中生代鸟类化石中首次发现肺部结构
2018年10月22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中国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邹晶梅、周忠和等,临沂大学王孝理、郑晓廷等,约翰内斯堡大学John N. Maina,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报道了在一件距今1.2亿年前的原始鸟类上保存的肺部结构,为揭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侏罗纪燕辽生物群滑翔型树贼兽揭示哺乳动物中耳结构新型式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与中美数家研究机构,于11月13日在英国《自然》(Nature)期刊联合发表了关于晚侏罗纪早期燕辽生物群树贼兽一个新种——阿霍氏树贼兽的研究成果。新种标本产于河北省青龙县干沟镇髫髻山组,时代为晚侏罗世早期(距今约164-159百万年前),属于燕辽生物群。新材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干法甲烷重整催化剂(偏高岭土载镍)的结构和活性受温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在1915年,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高岭土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如在医疗上,用于治疗皮肤缺陷、霍乱和抵御细菌,以及在各种工业当中的重要应用(Kaolin in the Treatment of Carriers, Sci.Am. 80 (1915) 151-152). 据统计,1960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短螺旋型燃烧室旋流结构及气动边界发展规律数值模拟
短螺旋燃烧室(SHC)不同于传统的环形燃烧室构型,其每个燃烧室头部(含旋流器及头部挡板、挡油盘等)以过头部挡板中心且垂直于发动机轴线的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形成一种非轴向进气的结构,其结构概念图如1所示。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表明短螺旋燃烧室在缩短发动机轴向长度、提高燃烧室结构紧凑性、减少压气机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研究所“微/纳结构材料热物性表征仪器的开发和应用”顺利通过初步验收
近日,研究所作为第一技术支撑单位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微/纳结构材料热物性表征仪器的开发和应用”结题预验收会在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主持下顺利召开,院条财局领导、验收专家、各任务负责人等30余人参会。 技术负责人唐大伟研究员详细地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研究所开发的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