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征涛:博士、研究员毕业院校: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专业:环境化学与环境生物学主要教育经历:1990.09–1992.12南京大学环境生物专业硕士1993.01–1995.06南京大学环境化学专业博士1996–1997,2001,2003分别在香港城市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进行博士后访问研究。主要工作经历:1995.07--1996.07国家环保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实验室助理研究员1997.09--2002,1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质量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副研究员。2002,12--2005,08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2005.09--至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污染物生态效应与环境安全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研究领域与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污染物的分子结构-生物活性相关研究;环境毒理学效应与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如污染化学品的生态毒性、健康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积蓄、降解等环境安全效应的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相关研究;环境化学品的安全基准与相关控制标准研究。主要学术团体兼职: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成果:主要参加开展的一些重要国家级科研课题工作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5项(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理、暴露水平及区域风险研究”(40332023)等),国家“973”课题子项目2项(“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生态安全特性研究”(2003CB415003)、“河流入海污染物质通量变异及其对流域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2002CB412401)等),“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项(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监控与预警技术”(2003BA614A-09)等。并承担国家环保总局课题如“销毁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水环境标准的相关毒理学试验研究”、“典型区域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环境安全性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等共计主持或参加承担国家部级或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已发表国际SCI源论文约20篇,核心刊物科研论文约80余篇,参加合著或专著论著多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中国发明专利号:00120351.7;00120349.5;00120352.5;00120353.3)。主要论文在国际学术榜刊物(SCI)"Chemosphere"、"MutationResearch"、"Bull.Contam.Toxic."、“Environ.Chem.Toxic.”、“ToxicologyLetter”、“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上发表;并担任“科学通报”、“Chemosphere”、“化学学报”等核心刊物的特约审稿,“环境科学与研究”的编委,编著国内第一本有关环境安全与健康的著作“环境安全与健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培养研究生多名。首次创新性地提出有机化合物与生物体遗传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致癌分子片段机理构想(<中国科学>1996,26(1):84-90),并对一些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毒性效应、污染生态学的积蓄-降解效应、对生物体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生物替代毒性效应的定量构效机制和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研究结果。2006年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荣誉称号(中宣部、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联合颁发)。2006,12,获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奖,《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系列标准及基准研究》。近三年指导研究生完成的主要相关论文:(1)Shen,P.P.,Zhao,S.W.,Zheng,W.J.,Hua,Z.C.,Shi,Q.,Liu,Z.T.Effectsofcyanobacteriabloomextractonsomeparametersofimmunefunctioninmice.ToxicologyLetters.2003,143(1):27-36.(2)Sun,L.M.,Qu,M.M.,Li,Y.Q.,Wu,Y.L.,Chen,Y.G.,Kong,Z.M.,Liu,Z.T.Toxiceffectsofaminophenolsonaquaticlifeusingthezebrafishembryotestandthecometassay.Bulletin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2004,73(4):628-.(3)李响,刘征涛,沈萍萍,孔志明.卤代酚类物质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及构效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04,24(5):900-904.(4)赵丽,刘征涛,冯流,阎海,李霁,孔志明.单歧藻富集和降解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动力学过程.环境科学研究.2004,17(2):14-17.(5)刘征涛,赵兵,黄民生,徐章法,盛光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6):1-8.(6)孟伟,刘征涛,范薇.渤海主要河口污染特征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4,17(6):66-69.(7)厉以强,孙立伟,曲甍甍,孔志明,刘征涛.氨基酚类化合物对鲤鱼(Cyprinuscaprio)肾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环境科学研究,2004,17(5):35-37.(8)曲甍甍,孙立伟,康铸慧,厉以强,陈源高,孔志明,刘征涛.氨基酚类化合物对人淋巴细胞及小鼠脾脏细胞DNA损伤的比较.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4):218-220.(9)曲甍甍,孙立伟,历以强,陈海刚,李兆利,孔志明,刘征涛.氨基酚对不同生物细胞微核率影响的比较观察.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5):83-84.(10)孙立伟,曲甍甍,吴笛,厉以强,陈源高,吴玉璘,孔志明,刘征涛.酚类化合物对不同组织细胞DNA损伤的研究.环境化学.2003,22(4):390-393.(11)宋瑞霞,刘征涛,沈萍萍.太湖微囊藻毒素对细胞染色体及DNA损伤效应.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446-1447.(12)于红霞,丁翔,刘蓓蓓,许妍,冯建芳,王连生,刘征涛.取代酚类极性有机物C18膜/水分配行为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9.(13)Li,Y.,Qu,M.,Sun,L.,Wu,Y.,Chen,Y.,Chen,H.,Kong,Z.,Liu,Z.Genotoxicitystudyofphenolando-cresolusingthemicronucleustestandthecometassay.Toxi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Chemistry.2005,87(3):365-372.(14)刘征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征和研究进展.环境科学研究.2005,18(3):93-102.(15)孟伟,刘征涛.我国水环境污染毒理学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谈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421-427.(16)杨霓云,王鲁昕,王宏,李炳伟,刘征涛,戴天有,王婉华,刘咸德,范薇.3种刺激性化学战剂对鱼类的急性毒性.环境科学研究.2005,18(1):21-22.(17)宋瑞霞,刘征涛.太湖中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毒理学杂志.2005,19(3)增:315.(18)赵丽,刘征涛,冯流,沈萍萍,孔志明.单歧藻对烷基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及QSBR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5,18(1):23-26.(19)李霁,刘征涛,孟伟,赵丽.2-n-丙基酚在模拟海水中的耗氧特性及降解动力学.环境科学研究.2005,18(1):58-60.(20)孟伟,刘征涛.我国主要河口水体污染毒理学研究现状.中国毒理学通讯.2005,9(3):4.(21)李霁,刘征涛,舒俭民,高吉喜,汤大钢.中国中南部典型酸雨区森林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05,25(增):77-80.(22)赵兵,刘征涛,徐章法,杨永斌.酚类化合物对金鱼幼鱼的雌激素效应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5,25(9):1259-1265.(23)刘征涛,姜福欣,王婉华,李霁,李政.长江河口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1-5.(24)杨霓云,刘征涛,王宏,李霁.五氯苯酚与邻氯苯酚和2,4-二氯苯酚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环境科学研究.2006,19(6):145-148.(25)李霁,刘征涛,李捍东,方征,王婉华,李政.酚类化合物在模拟海水中的生物耗氧特性及其构相关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6,19(3):101-104.(26)周俊丽,刘征涛,孟伟,李政,李霁.长江口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环境科学研究.2006,19(6):139-144.(27)Zhou,J.,Wu,Y.,Zhang,J.,Kang,Q.,Liu,Z.CarbonandnitrogencompositionandstableisotopeaspotentialindicatorsofsourceandfateoforganicmatterinthesaltmarshoftheChangjiangEstuary,China.Chemosphere,2006,65:310-317.(28)Zhao,B.,Liu,Z.,Xu,Z.Assessingtheanti-estrogenicactivityofsodiumpentachlorophenolinprimaryculturesofjuvenilegoldfish(Carassiusauratus)hepatocytesusingvitellogeninasabiomarker.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2006,18(3):519-524.(29)Zhao,B.,Yang,J.,Liu,Z.,Xu,Z.,Qiu,Y.,Sheng,G.Jointanti-estrogeniceffectsofPCPandTCDDinprimaryculturesofjuvenilegoldfishhepatocytesusingvitellogeninasabiomarker.Chemosphere,2006,65:359-364.(30)Sun,Y.Z.,Zhang,B.,Gao,L.R.,Liu,Z.T.,Zheng,M.H.Polychlorinateddibenzo-p-dioxinsanddibenzofuransinsurfacesedimentsfromtheestuaryareaofYangtzeriver,People’sRepublicofChina.Bulletin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2006,75(5):910-914.(31)陈海刚,李兆利,徐韵,孔志明,刘征涛.五氯酚钠对鲤鱼肾细胞DNA损伤的体内和体外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23(6):515-517.(32)赵丽,邢梦林,常天俊,刘征涛,冯流.烷基酚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及构效相关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71-74.(33)方征,刘征涛,李响,王婉华,李霁.五氯酚钠与二恶英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20-22.(34)李政,刘征涛,王婉华,方征,李霁.长江河口硅和磷生源要素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80-82.(35)王宏,李炳伟,李政,方征,杨霓云,王鲁昕,戴天有,刘征涛,刘咸德.3种刺激性化学战剂对藻类的急性毒性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96-98.(36)方征,刘征涛,王婉华,李霁,李政,郑明辉.五氯酚钠及二恶英残留毒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中国环境科学.2006,26(1):39-42.(37)杨永滨,郑明辉,刘征涛.二恶英类毒理学研究新进展.生态毒理学报.2006,1(2):105-115.(38)赵丽,王明仕,刘征涛,冯流,孔志明.酚类化合物对小白鼠脾脏细胞DNA毒性的构效相关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5):27-30.(39)姜福欣,刘征涛,冯流,王婉华.黄河河口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6-10.(40)赵兵,刘征涛,徐章法,方征,王婉华.E2诱导的鲫鱼(Carassiusauratus)幼鱼血清中卵黄蛋白原和钙含量相关性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23-26.(41)李长征,李捍东,刘琴,张敬东,刘征涛.微生物降解藻毒素的研究进展.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8):103-105.(42)王婉华,刘征涛,姜福欣,方征,李政,李霁.长江河口水体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1):92-95.(43)杨永滨,刘征涛,户志杰,赵兵,方征,王婉华.卤代酚复合污染对鲤科金鱼的生化毒性效应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7,20(2):1-4.(44)杨永滨,刘征涛,郑明辉,杨旭,方征,王婉华.卤代酚对斑马鱼的急性联合毒性效应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7,20(2):5-8.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征涛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3-11-20
刘征涛:博士、研究员毕业院校: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专业:环境化学与环境生物学主要教育经历:1990.09–1992.12南京大学环境生物专业硕士1993.01–1995.06南京大学环境化学专业博士1996–1997,2001,2003分别在香港城市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进行博士后访问研究。主要工作经历:1995.07--1996.07国家环保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实验室助理研究员1997.09--2002,1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质量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副研究员。2002,12--2005,08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2005.09--至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污染物生态效应与环境安全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研究领域与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污染物的分子结构-生物活性相关研究;环境毒理学效应与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如污染化学品的生态毒性、健康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积蓄、降解等环境安全效应的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相关研究;环境化学品的安全基准与相关控制标准研究。主要学术团体兼职: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成果:主要参加开展的一些重要国家级科研课题工作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5项(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理、暴露水平及区域风险研究”(40332023)等),国家“973”课题子项目2项(“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生态安全特性研究”(2003CB415003)、“河流入海污染物质通量变异及其对流域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2002CB412401)等),“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项(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监控与预警技术”(2003BA614A-09)等。并承担国家环保总局课题如“销毁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水环境标准的相关毒理学试验研究”、“典型区域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环境安全性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等共计主持或参加承担国家部级或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已发表国际SCI源论文约20篇,核心刊物科研论文约80余篇,参加合著或专著论著多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中国发明专利号:00120351.7;00120349.5;00120352.5;00120353.3)。主要论文在国际学术榜刊物(SCI)"Chemosphere"、"MutationResearch"、"Bull.Contam.Toxic."、“Environ.Chem.Toxic.”、“ToxicologyLetter”、“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上发表;并担任“科学通报”、“Chemosphere”、“化学学报”等核心刊物的特约审稿,“环境科学与研究”的编委,编著国内第一本有关环境安全与健康的著作“环境安全与健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培养研究生多名。首次创新性地提出有机化合物与生物体遗传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致癌分子片段机理构想(<中国科学>1996,26(1):84-90),并对一些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毒性效应、污染生态学的积蓄-降解效应、对生物体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生物替代毒性效应的定量构效机制和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研究结果。2006年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荣誉称号(中宣部、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联合颁发)。2006,12,获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奖,《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系列标准及基准研究》。近三年指导研究生完成的主要相关论文:(1)Shen,P.P.,Zhao,S.W.,Zheng,W.J.,Hua,Z.C.,Shi,Q.,Liu,Z.T.Effectsofcyanobacteriabloomextractonsomeparametersofimmunefunctioninmice.ToxicologyLetters.2003,143(1):27-36.(2)Sun,L.M.,Qu,M.M.,Li,Y.Q.,Wu,Y.L.,Chen,Y.G.,Kong,Z.M.,Liu,Z.T.Toxiceffectsofaminophenolsonaquaticlifeusingthezebrafishembryotestandthecometassay.Bulletin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2004,73(4):628-.(3)李响,刘征涛,沈萍萍,孔志明.卤代酚类物质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及构效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04,24(5):900-904.(4)赵丽,刘征涛,冯流,阎海,李霁,孔志明.单歧藻富集和降解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动力学过程.环境科学研究.2004,17(2):14-17.(5)刘征涛,赵兵,黄民生,徐章法,盛光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6):1-8.(6)孟伟,刘征涛,范薇.渤海主要河口污染特征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4,17(6):66-69.(7)厉以强,孙立伟,曲甍甍,孔志明,刘征涛.氨基酚类化合物对鲤鱼(Cyprinuscaprio)肾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环境科学研究,2004,17(5):35-37.(8)曲甍甍,孙立伟,康铸慧,厉以强,陈源高,孔志明,刘征涛.氨基酚类化合物对人淋巴细胞及小鼠脾脏细胞DNA损伤的比较.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4):218-220.(9)曲甍甍,孙立伟,历以强,陈海刚,李兆利,孔志明,刘征涛.氨基酚对不同生物细胞微核率影响的比较观察.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5):83-84.(10)孙立伟,曲甍甍,吴笛,厉以强,陈源高,吴玉璘,孔志明,刘征涛.酚类化合物对不同组织细胞DNA损伤的研究.环境化学.2003,22(4):390-393.(11)宋瑞霞,刘征涛,沈萍萍.太湖微囊藻毒素对细胞染色体及DNA损伤效应.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446-1447.(12)于红霞,丁翔,刘蓓蓓,许妍,冯建芳,王连生,刘征涛.取代酚类极性有机物C18膜/水分配行为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9.(13)Li,Y.,Qu,M.,Sun,L.,Wu,Y.,Chen,Y.,Chen,H.,Kong,Z.,Liu,Z.Genotoxicitystudyofphenolando-cresolusingthemicronucleustestandthecometassay.Toxi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Chemistry.2005,87(3):365-372.(14)刘征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征和研究进展.环境科学研究.2005,18(3):93-102.(15)孟伟,刘征涛.我国水环境污染毒理学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谈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421-427.(16)杨霓云,王鲁昕,王宏,李炳伟,刘征涛,戴天有,王婉华,刘咸德,范薇.3种刺激性化学战剂对鱼类的急性毒性.环境科学研究.2005,18(1):21-22.(17)宋瑞霞,刘征涛.太湖中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毒理学杂志.2005,19(3)增:315.(18)赵丽,刘征涛,冯流,沈萍萍,孔志明.单歧藻对烷基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及QSBR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5,18(1):23-26.(19)李霁,刘征涛,孟伟,赵丽.2-n-丙基酚在模拟海水中的耗氧特性及降解动力学.环境科学研究.2005,18(1):58-60.(20)孟伟,刘征涛.我国主要河口水体污染毒理学研究现状.中国毒理学通讯.2005,9(3):4.(21)李霁,刘征涛,舒俭民,高吉喜,汤大钢.中国中南部典型酸雨区森林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05,25(增):77-80.(22)赵兵,刘征涛,徐章法,杨永斌.酚类化合物对金鱼幼鱼的雌激素效应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5,25(9):1259-1265.(23)刘征涛,姜福欣,王婉华,李霁,李政.长江河口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1-5.(24)杨霓云,刘征涛,王宏,李霁.五氯苯酚与邻氯苯酚和2,4-二氯苯酚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环境科学研究.2006,19(6):145-148.(25)李霁,刘征涛,李捍东,方征,王婉华,李政.酚类化合物在模拟海水中的生物耗氧特性及其构相关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6,19(3):101-104.(26)周俊丽,刘征涛,孟伟,李政,李霁.长江口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环境科学研究.2006,19(6):139-144.(27)Zhou,J.,Wu,Y.,Zhang,J.,Kang,Q.,Liu,Z.CarbonandnitrogencompositionandstableisotopeaspotentialindicatorsofsourceandfateoforganicmatterinthesaltmarshoftheChangjiangEstuary,China.Chemosphere,2006,65:310-317.(28)Zhao,B.,Liu,Z.,Xu,Z.Assessingtheanti-estrogenicactivityofsodiumpentachlorophenolinprimaryculturesofjuvenilegoldfish(Carassiusauratus)hepatocytesusingvitellogeninasabiomarker.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2006,18(3):519-524.(29)Zhao,B.,Yang,J.,Liu,Z.,Xu,Z.,Qiu,Y.,Sheng,G.Jointanti-estrogeniceffectsofPCPandTCDDinprimaryculturesofjuvenilegoldfishhepatocytesusingvitellogeninasabiomarker.Chemosphere,2006,65:359-364.(30)Sun,Y.Z.,Zhang,B.,Gao,L.R.,Liu,Z.T.,Zheng,M.H.Polychlorinateddibenzo-p-dioxinsanddibenzofuransinsurfacesedimentsfromtheestuaryareaofYangtzeriver,People’sRepublicofChina.Bulletin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2006,75(5):910-914.(31)陈海刚,李兆利,徐韵,孔志明,刘征涛.五氯酚钠对鲤鱼肾细胞DNA损伤的体内和体外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23(6):515-517.(32)赵丽,邢梦林,常天俊,刘征涛,冯流.烷基酚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及构效相关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71-74.(33)方征,刘征涛,李响,王婉华,李霁.五氯酚钠与二恶英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20-22.(34)李政,刘征涛,王婉华,方征,李霁.长江河口硅和磷生源要素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80-82.(35)王宏,李炳伟,李政,方征,杨霓云,王鲁昕,戴天有,刘征涛,刘咸德.3种刺激性化学战剂对藻类的急性毒性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96-98.(36)方征,刘征涛,王婉华,李霁,李政,郑明辉.五氯酚钠及二恶英残留毒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中国环境科学.2006,26(1):39-42.(37)杨永滨,郑明辉,刘征涛.二恶英类毒理学研究新进展.生态毒理学报.2006,1(2):105-115.(38)赵丽,王明仕,刘征涛,冯流,孔志明.酚类化合物对小白鼠脾脏细胞DNA毒性的构效相关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5):27-30.(39)姜福欣,刘征涛,冯流,王婉华.黄河河口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6-10.(40)赵兵,刘征涛,徐章法,方征,王婉华.E2诱导的鲫鱼(Carassiusauratus)幼鱼血清中卵黄蛋白原和钙含量相关性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23-26.(41)李长征,李捍东,刘琴,张敬东,刘征涛.微生物降解藻毒素的研究进展.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8):103-105.(42)王婉华,刘征涛,姜福欣,方征,李政,李霁.长江河口水体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1):92-95.(43)杨永滨,刘征涛,户志杰,赵兵,方征,王婉华.卤代酚复合污染对鲤科金鱼的生化毒性效应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7,20(2):1-4.(44)杨永滨,刘征涛,郑明辉,杨旭,方征,王婉华.卤代酚对斑马鱼的急性联合毒性效应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7,20(2):5-8.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相关话题/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周岳溪
周岳溪:博士、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首席专家研究领域与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环境科学研究》编委,兰州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一直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先后参加了“七·五”国家环保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2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宋乾武
姓名:宋乾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招生专业:环境工程联系方式Email:songqianwu@vip.163.com办公电话:010-84918225个人简况:1978年1月—1982年9月,核工业部第二研究院1985年3月—1987年9月,核工业部第二研究院1990年3月—1995年5月,核工业部第二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2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宋永会
宋永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5月起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近年主持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项目和课题、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1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得科技部“‘十一五’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2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高吉喜
高吉喜:博士、研究员区域城市与生态保护创新基地首席专家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1999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自然生态、污染生态、城市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GIS、RS、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并在环境生态学、区域生态保护、生态承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2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于云江
于云江:博士、研究员学习经历:1.1983.9-1987.7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本科2.1996.9-1999.7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硕士3.1999.9-2002.7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研究所博士4.2002.10-2004.10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博士后(JSPS)工作经历:1.1987.7-1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2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王琪
姓名:王琪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毕业院校:清华大学专业:环境工程个人简况:长期从事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研究,在危险废物鉴别技术、危险废物管理政策、固体废物填埋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近五年来主持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202014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招收攻读硕士生复试规程
根据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文件规定,为保证招收研究生的质量,规范研究生的复试工作,现对研究生复试工作做出如下安排。一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2013-11-2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2014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
2013826103940.pdf c24ec007696381ad386b8e51d87ab384.pdf (753.79 KB)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2013-11-2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补充通知
一、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请参见《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网址链接:http://admission.gucas.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2013-11-20201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招收攻读硕士生复试规程
根据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相关文件规定,为保证招收研究生的质量,规范研究生的复试工作,现对研究生复试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