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脑重大疾病神经环路失常机制及再生修复的干预策略,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从应用基础研究入手,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为阐明重要脑疾病发病机制,为防治脑疾病提供新策略。本实验是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主要组成部分,已具有从基因、细胞到组织器官水平进行研究的一系列先进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拥有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和功能齐全的技术平台,且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神经科学实力雄厚,因此具有强大的转化神经科学基础和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北京重点实验室研究设施和基地作用,促进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实验室特设开放课题,每年进行公开招标。2019年度我们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以下研究方向,以此作为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的优先资助内容:
(1)神经环路结构损伤(包括退行性脑病和脑损伤)及其修复机制研究;
(2)神经环路功能紊乱(包括精神障碍)及其修复机制研究;
(3)相关脑病的动物模型研究。
二、开放课题设置数量,单项课题资助额度
2019年本实验室拟资助4项开放性课题,总经费为4万,平均每项课题资助强度为1万,课题的研究周期为2年,起至年月为2019年11月-2021年11月。
三、开放课题申请人要求
1、申请者应为本重点实验室以外的科研人员,并且已经在所申请课题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或前期研究基础。
2、课题申请者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3、申请人必须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主持人,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开放课题立项向中青年倾斜。申请人的年龄在申报当年一般不超过45周岁。
4、申请人能保证开放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时间投入,并有一定的时间到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5、申请人须承诺在承担开放课题中形成的成果(专著、论文或其它科技学术作品等)必须标注“神经再生修复研究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的说明,同时履行与重点实验室及其所在学校共同达成的有关知识产权关系协议。
四、开放课题管理及经费要求
1、所有开放课题均需遵守《首都医科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要求》的其他相关要求。
2、本重点实验室负责开放研究课题的申报受理和立项、以及课题管理、成果建档管理等,统一安排开放课题研究经费,并为开放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3、开放研究课题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课题负责人领导课题组成员完成目标任务,接受本重点实验室的监督和检查,处理与课题相关的事务。
4、开放课题经费主要用于支付研究工作所需的实验材料费。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要符合国家、北京市及学校的财务规定。课题负责人不得随意更改经审定的经费计划;确需更改的须经实验室主任审批。
五、申请者需联系本实验室副教授以上的课题组为合作课题组,对拟申报的课题进行讨论,形成课题研究计划,并填写申请书,由所在单位签章同意后,将申请书一式三份寄到本实验室,并将申请书的电子版发到jlzhang@ccmu.edu.cn。
六、审批程序
1.实验室收到申请书后,组织专家评审。
2.实验室主任办公会议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拟资助的项目,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通过。
申请书书面材料提交的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15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实验室通讯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首都医科大学阶平楼101。
邮 编:100069
联系人:张建亮
联系电话:010-83911491
Email: jlzhang@ccmu.edu.cn
附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
神经再生修复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9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