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现场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主编解亚红,北京医院协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张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翠玲出席论坛并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致辞
饶毅校长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首医的专家和领导表示感谢。指出,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是新时代医疗卫生行业人员的共同使命。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希望与会嘉宾共同努力,借助首医在卫生管理与政策的研究平台,积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汇聚力量,紧密围绕前沿问题,深入开展政策咨询和服务,为国家和首都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主编解亚红致辞

北京医院协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张建致辞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翠玲致辞
解亚红副会长、张建会长、李翠玲副主席分别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期望利用此次论坛的交流平台,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并期待论坛有丰硕的成果。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曹文军主持主题报告环节
本届论坛以“创新与融合”为主题,上午的论坛由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曹文军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樊卫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翟晓辉以及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围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北京医耗联动改革、大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联体绩效管理实践等内容,共同聚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公共管理领域的中国问题,共商改革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共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专家主题报告
原国家卫健委项目资金监管中心主任张朝阳和国家卫健委医药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就上午的报告进行了专业点评。


专家点评
下午的交流研讨环节由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韩优莉主持。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亚东首先分享了北京市医疗卫生综合监管体系的建设思路,为建立符合北京特点的综合监管体系做了理论、政策、问题以及经验方面的研究。

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韩优莉主持交流发言

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亚东分享北京市医疗卫生综合监管体系的建设思路
此外,本次论坛从今年6月开始征文,经过专家评审,评选出6篇优秀论文,进行论坛大会发言。6位发言人围绕监管背景下医疗服务信息披露双向嵌入的路径、“天价药”治理措施、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乡村建设、互联网医疗服务供给的合作模式、中国医药卫生政策范式变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探讨。
论坛交流后,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研究基地副主任孙力光进行点评和总结发言。指出,要更深入研究中国发展背后的制度和治理模式,扎根中国大地,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前瞻性、战略性指导建议和解决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研究基地副主任孙力光作总结发言
论坛搭建了医药卫生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跨界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也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是一届更精彩、更有效、更有影响力的大会。
本届论坛由首都医科大学主办,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北京医院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承办。论坛得到了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中国医疗管理科学杂志社、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社的大力支持。

参会嘉宾会场合影
参加论坛的还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助理、县级行政管理研究会会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张学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协作部主任、县级行政管理研究会秘书长刘杰,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娄洪,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主任管仲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东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徐建立,北京社区卫生协会会长王晨,《中国医疗管理科学》杂志执行主编崔晓东,以及全国各地近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公共管理与卫生管理研究与实践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