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凤香教授做主题交流
卢凤香教授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实施与应用”为题,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背景、内涵及特点、设计与实施、应用及展望五个方面,为与会代表分享了我校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数字化医学英语资源建设上的做法、经验及取得的成效。

卢凤香教授做主题交流
卢凤香教授介绍说,数字化教学资源经过了CALL(计算机辅助教学)、Microlecture(微课)、Flipped Class(翻转课堂)、MOOCs(慕课)、SPOCs(在线课程)的发展历程,在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英语课程定位、促进英语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校以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淘汰“水课”、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知精神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突出医学英语特色,遵循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全体师生参与)、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原则,一直致力于数字化医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应用。
结合我校医学英语微课制作实例,卢凤香教授详细地为与会者介绍了从分析、设计、制作到应用及反思的微课制作路径,分享了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积累和总结的有效方法和深刻感悟。数字化医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有吸引力,不仅满足了医学生专业性、个性化的医学英语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拓展了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视野,强化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教”与“学”更科学、更智慧、更高质、更高效,实现了教师职业发展及学生成长的双丰收。
卢凤香教授指出,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它改变了教育环境,改变了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知识讲授方式、师生交互方式、信息输入方式、评测反馈方式,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语言输出运用的目标、测评反馈的目的、知识传承文化传承价值传承的作用、师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始终不会改变。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意义”,但另一方面不能盲目依赖、迷信信息技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机器代替不了教师,教师的活动蕴涵着人的情感、人文精神,师生的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教师的角色在虚拟课堂中的作用不能弱化,而应被强化,“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信息技术只有被恰当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展望中卢凤香教授最后强调,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践中需做好三件事:Hardware(硬件建设)、Software(软件建设)、Humanware(人员素质建设),而其中人员素质建设至为重要。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单凭教师一人的一己之力不可能做到优秀,必须依靠团队力量,一流的教师团队,凝聚工作合力,才能打造出系列精品。
卢凤香教授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有的放矢、见解独到的报告深深地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引起了京津冀三地与会高校英语教师的广泛共鸣。我校在数字化医学英语资源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和做法,为各高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与会专家和代表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谢春晖教授代表我校微课大赛获奖教师领奖
会上,应用语言学系谢春晖教授还代表我校教师领取了微课大赛获奖证书。华瑶、傅斯亮、田甜老师荣获2019年北京市研究生英语微课比赛二等奖。我校数字化医学英语资源建设全面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