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始建于1954年,是北京市重点投入建设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其他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依托北京这片学术高地和文化沃土,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突出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研究生教育涉及8大学科门类。全校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37个博士点、104个硕士点,学校可招收教育硕士、艺术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校有1个国家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体育与艺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地区生命科学与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6个市级重点学科,12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学校集聚了一批学术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51位,硕士生导师565位。在我校工作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全国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学校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些资源为我校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占地约1900亩,建筑总面积约59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244万册(件),其中印刷型文献228万册,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学校下设17个院系,20个研究所,16个研究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我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院校之一,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十分注重开展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目前已同五大洲63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确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开辟了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的广阔渠道。在新的世纪里,首都师范大学锐意进取,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继续弘扬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优良办学传统,恪守“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的校训,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发展多种培养方式并存的研究生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贡献我们的力量。
欢迎国内外有志之士报考我校研究生!
招生简章
一、报名
(一)资格
1.香港、澳门或台湾永久居民;或由内地移居港澳台地区的居民。
2.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
3.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4.有两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
(二)报名时间
2006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三)报考地点
1.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453458,图文传真:(010)68912285。
2.广东省高校招生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
电话:(020)38627816,图文传真:(020)38627815。
3.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地址:香港铜锣湾摩顿台5号百富中心16楼,
电话:(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00852)28345519。
4.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
地址:澳门巴掌围斜巷19号南粤商业中心十三至十五楼,
电话:(00853)3969322,
图文传真:(00853)322340。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任选一地报名,并在该报名点安排的考场参加初试。
(四)报名手续
报名时考生须交本人居住地身份证副本;近期正面半身免冠同一底片的二寸照片两张;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副本(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或同等学历文凭;大学本科或攻读硕士学位的成绩单;体格检查报告。报考费为500港元。报名后不参加考试者不退报考费。
要求通讯报名者,应事先同自选的报考点联系妥当,再寄送有关证明、表格及报考费,另加邮资及手续费100港元,并告知本人的通迅地址、联系电话、传真机号码或E-Mail地址。
报考艺术类学校的考生按所报考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的要求到我校报名(或函报)并到我校参加考试。
(五)填报志愿 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
二、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科目: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名称见专业目录,考试均为笔试。考试时间均为三小时。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见我校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可登录研究生部网站查询,网址:http://graduate.cnu.edu.cn。
(二)初试地点、时间
地点:北京市:由北京理工大学安排。
广州市:由广东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香 港: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安排。
澳 门:由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安排。
时 间:2007年4月21日至22日。
(三)复试科目及方式另行通知。
地点:待定。
时间:2007年5月31日之前。
三、录取
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考试成绩、导师意见及体检结果综合评核后,确定录取名单。录取通知书于6月中旬由录取学校函寄考生本人。
四、我校招生类别为全日制。
五、收费标准与内地研究生相同,具体标准另行通知。(届时可登录研究生部网站查询,网址:http://graduate.cnu.edu.cn)
四、入学
新生于9月中旬前报到入学。具体时间由录取学校在“入学通知书”中注明。新生报到时,由学校进行身体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
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书面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五、学习年限
根据就读专业的不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三年。
六、学位
课程学习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获相应的学位证书。
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名称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001政法学院 | ||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英语②马克思主义哲学③中西哲学史 | 1.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
0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
02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 | ||
03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 | ||
04文化哲学 | ||
05政治哲学 | ||
010102 中国哲学 | 同上 | 同上 |
01中国古代哲学 | ||
02中国近现代哲学 | ||
03儒学与中国文化 | ||
010104逻辑学 | 同上 | 同上 |
01逻辑哲学 | ||
02语言逻辑 | ||
03逻辑与认知 | ||
010105伦理学 | 同上 | 同上 |
01经济伦理研究 | ||
02当代社会伦理研究 | ||
03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 ||
010106美学 | 同上 | 同上 |
01美学理论 | ||
02中国美学 | ||
03西方美学 | ||
010107宗教学 | 同上 | 同上 |
01宗教文化研究 | ||
02佛教研究 | ||
03儒教研究 | ||
004文学院 | ||
050101文艺学 | ①英语②中国古代文学史③中国文学基础 |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01文学理论 | ||
02文艺美学 | ||
03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 | ||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同上 | 同上 |
01语言获得研究 | ||
02理论语言学 | ||
03普通话测试 | ||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 同上 | 同上 |
01现代汉语语法 | ||
02古文字学 | ||
03音韵学 | ||
04训诂学 | ||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 同上 | 同上 |
01 中国赋学文献 | ||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 ①英语②中国古代文学史③中国文学基础 |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01先秦两汉文学 | ||
0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 ||
03唐宋文学 | ||
04元明清文学 | ||
05中国文学批评史 | ||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 同上 | 同上 |
01现代诗歌研究 | ||
02当代文学思潮 | ||
03鲁迅研究 | ||
04女性文学研究 | ||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 同上 | 同上 |
01比较文学与中西文论 | ||
02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 | ||
0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化思潮 | ||
50405戏剧戏曲学 | 同上 | 同上 |
01 中国戏曲史 | ||
02 戏剧戏曲学 | ||
03 戏曲批评 | ||
010数学系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①英语②教育学和心理学③高等数学(含微积分、线性代数) | 1.《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2.《高等代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 3.《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同济大学 |
070101基础数学 | ①英语②数学分析③高等代数 | 同上 |
070102计算数学 | 同上 | 同上 |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①英语②数学分析③高等代数 | 1.《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2.《高等代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 3.《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同济大学 |
070104应用数学 | 同上 | 同上 |
011物理系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①英语②教育学和心理学③物理与教材法 | 1.《电磁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2.《力学基础》漆安慎,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 3.《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许国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二版 |
01大学物理教学论 | ||
02中学物理教学论 | ||
03科学教育 | ||
070205凝聚态物理 | ①英语②高等数学(通用)或量子力学③综合物理 | 1.《量子力学基础》周世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 2.《原子物理》诸圣麟,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 3.《电磁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4.《力学基础》漆安慎,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 |
01薄膜物理 | ||
02固体表面和界面理论 | ||
070207光学 | 同上 | 同上 |
01光电信息处理 | ||
02光电信息材料 | ||
070207光学 | ①英语②高等数学(通用)或量子力学③综合物理 | 1.《量子力学基础》周世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 2.《原子物理》诸圣麟,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 3.《电磁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4.《力学基础》漆安慎,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 |
03光电子学 | ||
04纳米光学与微器件 | ||
05光子晶体理论 | ||
06THz波光谱与成像 | ||
071200科学技术史 | ①英语②物理学史③综合物理 | 《物理学史教程》李艳平等,2003年科学出版社 |
01物理学史 | ||
02物理学史与物理教育 | ||
03科技史与科技文化传播 | ||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 ||
01纳米材料 | ①英语②高等数学(通用)③综合物理或材料物理或无机化学 | 1.综合物理参考书同 070205凝聚态物理 2.《材料物理导论》杨尚林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4.《无机化学》上、下,北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02信息记录材料 | 同上 | |
03超分子材料 | 同上 | |
080300光学工程 | ①英语②高等数学(通用)③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 |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石顺祥,张海兴,刘劲松 |
01光电技术 | ||
02无损检测 | ||
015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①英语②教育学和心理学③地理教育学 | 《地理教育学》(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袁书琪主编 |
01地理教育学 | ||
070501自然地理专业 | ①英语②高等数学(通用)③地理学综合(含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概论) | 1.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用再版新版亦可);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用再版新版亦可); 3.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概论: 《地理信息系统》张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遥感概论》梅新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01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 | ||
02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 | ||
03生态环境与调控机制 | ||
04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 ||
05土地评估与景观设计 | ||
06地质流体力学 | ||
07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开发 | ||
070502人文地理学 | 同上 | |
01区域发展的机理与调控 | ||
02旅游规划 | ||
03区域与城市规划 |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同上 | |
01三维空间信息获取与表达 | ||
02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 ||
083001环境科学 | ①英语②高等数学(通用)或普通化学③环境学原理 | 1.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原理》(第二版)华彤文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环境科学原理:《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01生态环境地球化学 | ||
02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 | ||
016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 ||
050403美术学 | ①英语②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文学③中国书法的历史和理论④ “字体与书体(临摹与创作)” |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三、)(游国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古代汉语》(一、二、)(王力著,中华书局出版社) 3.《古代汉语》(洪成玉著,中华书局出版社) 4.《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5.《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同上) 6.《学书津梁》(欧阳中石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
01中国书法史 | ||
02中国书法理论 | ||
03书法文化与文献 | ||
04汉字与书法 | ||
05中国书法文化 | ||
06碑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