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上午,我校政法学院院长陈鹏教授主持开幕式。陈鹏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旨、意义,感谢陈嘉映教授对我校哲学系的贡献。
孟繁华对《陈嘉映文集》即将出版表示祝贺,介绍了学校人才引进情况及发展前景,学校“攀登计划”以及“将首都师范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师范类院校”的发展目标。他强调,哲学学科是学校人文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在新时代下,要着力将哲学学科做强、做好,深切表达了对哲学学科发展的鼓励与支持。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介绍了十九卷《陈嘉映文集》的出版情况。
陈嘉映感谢参会嘉宾及帮助举办会议的师生,回顾了自己的哲学学习历程。
9月25日上午,我校政法学院白奚教授主持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张志伟教授作《哲学家的“视角”与“视域”》报告,从德国观念论传统的演进角度谈及视角、真理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周濂教授作《威廉斯合法性解释批判》报告,分析了威廉斯对政治合法性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中的缺陷。
25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岸瑛教授主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德中研究员作《威廉斯的然与不然》报告,分析总结近年来对威廉斯哲学的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教授作《真理的窄定义和宽定义》报告,指出《走出唯一的真理观》的意图。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梅剑华教授作《解释鸿沟与解释路径》报告,指出当务之急是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明艳副教授作《历史中的因果》报告,分析了历史解释与科学解释的区别。
26日上午,我校政法学院哲学系系主任谭笑副教授主持报告。我校政法学院朱清华教授作《柏拉图的专家知识和良好生活》报告,分析柏拉图的专家知识概念及其与良好生活的关系。我校政法学院陆丁老师作《唯一与排他》报告,探讨不具备排他性的真理观的作用机制问题。我校政法学院叶磊蕾老师作《威廉斯和他的谱系学方法》报告,研究威廉斯的谱系学方法与内在价值论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志强副编审主持会议闭幕式。我校政法学院程广云教授作题为《如何理解“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的人——陈嘉映”》的总结发言。
陈嘉映总结发言。他再次对参会的学术同仁、对会议的顺利举办表示感谢;回顾了自己从事哲学的历程;表达了对学生的殷切期盼;回应了会议中提出的一些问题。
本次会议围绕陈嘉映教授从事哲学工作五十年以及《陈嘉映文集》出版展开,旨在纪念陈嘉映教授哲学工作中的贡献,为讨论哲学问题提供契机。陈嘉映教授自2008年在我校政法学院哲学系工作,其对说理的态度深刻地影响着哲学系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