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钟若飞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5



个人简介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

  籍贯:江西泰和
  Email: zrfsss@163.com

  方向:遥感卫星设计与数据预处理、多传感器激光雷达集成与后处理、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5.7—今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011.9—2012.3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访问

  2002.9—2005.7
  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1999.9—2002.7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与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1994.9—1998.7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

  
科研论文及专利:
主要论文:
SCI:
  1. Zongxia Xu , Zhenxin Zhang, and Ruofei Zhong, Dong Chen, Taochun Sun, Xin Deng, Zhen Li. Content-Sensitive Multilevel Point Clusters Construction for ALS Point Cloud Classification[J]. Remote Sensing, (2019, 11, 342; doi:10.3390/rs**).
  2. Wu Q, Zhong R, Zhao W, et al.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GF-2 images and airborne lidar data based on Random Fores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8(3):1-17.
  3. Liu Y, Zhang Z, Zhong R, et al. Multilevel Building Detection Framework in Remote Sensing Images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 Remote Sensing, 2018, PP(99):1-13.
  4. Zheng Y, Peter M, Zhong R, et al. Space Subdivision in Indoor Mobile Laser Scanning Point Clouds Based on Scanline Analysis[J]. Sensors, 2018, 18(6):1838.
  5. Du L, Zhong R, Sun H, et al.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NU-TS-1 Mobile Tunnel Monitoring System[J]. Sensors, 2018, 18(2):420.
  6. Wu Q, Zhong R, Zhao W, et al. A comparison of pixel-based decision tree and object-bas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s for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aerial images and airborne lidar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7, 38(23):7176-7195.
  7. Gao Y, Zhong R, Tang T, et al.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pavement markings on streets from point cloud data of mobile LiDAR[J]. Measure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28(8).
  8. Li Z, Zhang L, Zhong R,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Point Clouds: A Robust Supervised Approach With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Training Data[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 Remote Sensing, 2017, PP(99):1-14.
  9. Li J, Zhong R, Hu Q, et al. Feature-Based Laser Scan Ma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Indoor Mapping[J]. Sensors, 2016, 16(8):1265.
  10. Zhong R, Wei J, Su W, et al.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trees from vehicle-borne laser scanning data[J]. Mathematical & Computer Modelling, 2013, 58(3-4):727-736.
  11. Zhong R, Guo J. A Method of Combining Laser Data and Line Scanning Images[J]. Sensor Letters, 2013, 11(6):1008-1014.
  12. Li Q, Zhong R, Huang J,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retrieval methods with combined passive and act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for soil moisture[J]. Mathematical & Computer Modelling, 2011, 54(3–4):1181-1193.
  13. Zhong R, Huang J, Gong H, et al. Measuring Surface Roughness for Retrieval of Soil Moisture Based on Mobile Laser Scanning[J]. Sensor Letters, 2011, 9(3):990-996.
EI
  1. 张海啸;钟若飞;孙海丽,顾及平面特征的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外参数标定方法[J].测绘学报,2018年12期.
  2. Du L, Zhong R, Sun H, et al.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Tunnel Deformation Based on High Density Point Clouds Data[J]. ISPRS -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7, XLII-2/W7:353-360.
  3. Fu H, Xie D, Zhong R, et al. An improved ASIFT algorithm for indoor panorama image matching[1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2017:104201C.
  4. 谢东海, 钟若飞, 吴俣, 符晗, 黄小川, 孙振兴. 球面全景影像相对定向与精度验证[J].测绘学报,2017,46(11):1823-1829
  5. Liu Y,Zhong R . Buildings and Terrain of Urban Area Point Cloud Segmentation based on/r, PCL[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4, 17:012238.
  6. Guo J, Zhong R, Zeng F. Panoramic Images Mapping Tools Integrated Within the ESRI ArcGIS Software[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4, 17:012261.
  7. Zeng F, Zhong R. The algorithm to generate color point-cloud with the registration between panoramic image and laser point-cloud[100]// 2014:012160.
  8. Wei J, Zhong R. A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the terrain and non-terrain from Vehicle-borne Laser Scanning Data[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4, 17:012234.
  9. Weili S, Ruofei Z, Jiangxia W, et al. Highway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based on Vehicle-borne laser data[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4, 17:012242.
  10. 曾凡洋, 钟若飞, 宋杨,等. 车载全景影像核线匹配和空间前方交会[J]. 遥感学报, 2014, 18(6):1230-1236.
  11. Zhong R, Kang Y, Feng W, et al. Accuracy Analysis of Geo-Referencing by Vehicle-Born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 in Laser Scanning[100]//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2008. IGARSS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IEEE, 2009:II-1132-II-1135.
  12. Liangyuli, Zhongruofei, Renping. A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 and rapid allocation method for large-scale 3D points cloud da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00]// 2010: 6410-6413.
  13. 谭贲, 钟若飞, 李芹. 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地物分类方法[J]. 遥感学报, 2012, 16(1):50-66.
  14. 韩友美, 王留召, 钟若飞. 基于激光扫描仪的线阵相机动态高精度标定[J]. 测绘学报, 2010, 39(6):631-635.
核心
  1. 蒋赫敏,钟若飞.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测量方法[J].测绘通报.(已接收)
  2. 宋凯,钟若飞,杜黎明,吴琼,郭姣.3D SLAM的室内背包移动测量系统研究[J].测绘科学,2019年01期
  3. 王志旋,钟若飞,谢东海.球面全景影像自动测量路灯坐标的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8年09期
  4. 杜黎明, 钟若飞, 孙海丽,等. 移动激光扫描技术下的隧道横断面提取及变形分析[J]. 测绘通报, 2018(6):61-67.
  5. 莫悠,钟若飞,张振鑫.移动与定点扫描结合的室内点云数据获取方法[J];应用科学学报;2018年05期
  6. 彭宝江,钟若飞,孙海丽,耿雨馨. 面向 DEM 构建的点云四叉树和R树混合索引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2018年04期
  7. 曾卓;钟若飞;孙海丽. 基于建筑角点的机载和车载点云数据配准[J]. 地理空间信息, 2018(4).
  8. 耿雨馨, 钟若飞, 彭宝江. 基于车载激光点云的街景立面自动提取[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4):480-488.
  9. 李佳俊, 钟若飞. 轻小型机载LiDAR的航线设计[J]. 国土资源遥感, 2017, 29(2):97-103.
  10. 林茜楠, 钟若飞. 基于车载全景影像的燕山石化管线管理系统[J]. 环境工程, 2016(s1):1151-1154.
  11. 李蕙君, 钟若飞. 探地雷达波振幅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的数值模拟[J]. 应用科学学报, 2015, 33(1):41-49.
  12. 孙振兴, 钟若飞. 一种用于全景影像的测量方案[J]. 应用科学学报, 2015, 33(4):399-406.
  13. 宋杨, 曾凡洋, 李长辉,钟若飞等. 基于共线原理的全景影像真彩色点云生成算法[J]. 测绘工程, 2015(4).
  14. 张迪, 李家存, 吴中海,钟若飞等. 探地雷达在探测玉树走滑断裂带活动性中的初步应用[J]. 地质通报, 2015(1):204-216.
  15. 张迪, 钟若飞, 鲁旭伟. 无外触发的激光扫描仪的时间同步方法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3, 43(6):618-621.
  16. 李芹, 钟若飞. 模拟AMSR-E数据的地表多参数反演[J]. 国土资源遥感, 2011(1):42-47.
  17. 康永伟, 钟若飞, 吴俣. 车载激光扫描仪外参数标定方法研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8(s3):254-258.
  18. 李婕, 钟若飞, 赵文吉. 车载激光点云海量数据的管理与快速显示[J]. 系统仿真学报, 2008(s1):33-35.
  19. 王留召, 韩友美, 钟若飞. 360°激光扫描仪锥扫描角标定[J]. 测绘通报, 2010(9):5-8.
  20. 王留召, 韩友美, 钟若飞. 车载激光扫描仪距离测量参数标定[J]. 测绘通报, 2010(1):19-20.
  21. 杨长强, 叶泽田, 钟若飞. 基于时空匹配的车载激光点云与CCD线阵图像的融合[J]. 测绘科学, 2010, 35(2):32-33.
  22. 陈允芳, 叶泽田, 钟若飞. 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定位测姿算法研究[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07, 15(1):24-27.
  23. 钟若飞, 郭华东, 王为民. 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进展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5, 20(1):49-57.
  24. 朱庆, 钟若飞, 李德仁. 基于Web的海洋遥感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的设计[J]. 海洋学报, 2002(s1):192-200.
发明专利:
  1. 钟若飞、宫辉力、王留召、刘先林,三维测量系统,发明专利,2.3(已授权)
  2. 宫辉力、钟若飞、王留召、刘先林,结合定位定姿系统的三维旋转扫描测量系统,发明专利 ,4.2 (已授权)
  3. 钟若飞、孙振兴、宫辉力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全景相机标定方法,发明专利,5.1(已授权)
  4. 钟若飞、黄小川、宫辉力,一种视觉里程计,实用新型,2.5(已授权)
  5. 孙海丽、钟若飞、朱强、杜黎明、张震、周米玉,一种用于动态轨距测量的装置,实用新型 8.8 (已授权)
  6. 王留召、宫辉力、钟若飞、刘先林,基于激光扫描仪标定线阵相机的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9.4 (已授权)
  7. 钟若飞、宫辉力、王留召、刘先林,一种激光彩色云图的生成方法,发明专利,5.5(已授权)
  8. 宫辉力、钟若飞、王留召、刘先林,三维测量系统及其三维扫描装置,实用新型3.8 (已授权)
  9. 宫辉力、钟若飞、王留召、刘先林,一种激光扫描仪的检校系统,实用新型,0.5(已授权)
  10. 宫辉力、钟若飞、王留召、刘先林,一种激光扫描仪的检校方法及检校系统,发明专利,2.5 (已授权)
  11. 钟若飞、宫辉力、李家俊,仪器固定装置,实用新型,3.5(已授权)
  12. 钟若飞、宫辉力、李家俊,一体化移动测量系统,实用新型,7.8,(已授权)
  13. 孙海丽、钟若飞、朱强、杜黎明、张震、周米玉,一种轨道里程测量装置,实用新型 ,4.1 (已授权)
  14. 钟若飞、黄小川,宫辉力,一种基于全景相机的单像自定位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9.7(已授权)
  15. 王留召、蔡海永、钟若飞、张富杰,浅水区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实用新型,9.8(已授权)
  16. 周春平,宫辉力,李小娟,苏俊杰,田金炎,孟冠嘉,钟若飞,杨灿坤,李月,郭姣,高光谱成像系统、高光谱相机及高光谱相机系统,实用新型,2.8(已授权)
  17. 钟若飞、吴臣城,一种室内移动测量装置,实用新型,1.9(已授权)
科研项目:
  1. 技术服务项目 高光谱卫星星座项目总体设计2018-2019
  2. 技术服务项目 零重空间“ZG6U-A/B”卫星几何标定服务2018-2019
  3. 技术服务项目 全球时序遥感数据加工2018
  4. 学校项目 主被动微波遥感联合反演地表参数研究 2005—2008
  5. 技术服务项目 机载遥感器多角度云台设计及加工 2014-2015
  6.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技术开发项目 超小型激光测量系统 2014-2015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结构特征的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外方位元素在线标定方法研究 2014—2017
  8.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新一代多平台多波段移动信息采集系统研制 2014—2016
  9. 技术服务项目 地表发射率谱测量装置中控制系统的软件研制 2014-2015
  10. 技术服务项目 Ladybug相机移动实景系统研发 2013--2014
  11. 技术服务项目 2013年根河森林实验数据处理 2013--2014
  12. 技术开发项目 图像多尺度分割对象的分类与地物提前算法设计与优 2013
  13. 国家公益性计划项目 地面移动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研制 2012-2015
  14. 国家文物局项目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病害数据库及三维虚拟现实系统 2009--2010
  15. 技术开发项目 导航型惯性导航装置(POS)用于高精度测绘领域的优化设计 2009-2010
  16. 国家文物局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花山岩画本体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 2009--2011
  17. 国家测绘局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车载POS系统用于激光扫描仪目标定位的精度研究
  18. 技术开发项目 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研制 2008--2009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被动微波数据联合反演土壤水分研究2008—2010
  20. 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 车载系统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研究 2007-2008
  21. 市科委项目 科技新星计划项目 2007—2010
  22. 技术开发项目 基于MODIS数据的华北平原植被物候动态研究 2013---2013
  23.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技术开发项目 车载移动激光测量集成系统研发 2012—2013
  24. 技术开发项目 基于边缘区域特征的图像多尺度分割的数据结构设计与算法优化 2012
  25. 朝阳区政府技术服务项目 朝阳区文明院楼调查 2012
  26. 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车载激光扫描系统的总体校验技术研究2012—2013
  27. 技术服务项目 干涉基线误差及精化算法 2011--2012
  28. 厦门银锯技术服务项目 厦门移动测量数据采集技术服务 2011--2012
  29. 技术服务项目 基于车载LiDAR与影像的三维建筑物模型重建2011
  3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技术服务项目 ,京珠高速石家庄段道路改扩建试验
获奖情况:
  2018年获得第五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三等奖—“一种生成激光彩色云图的方法”
  2016年获得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全景三维测量与建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2/15)
  2016年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移动激光测量的城市场景快速构建技术研究及创新应用”(2/7)
  2015年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移动测量型激光扫描系统—R-Angle系列”(5/15)
  2015年获国土资源(广东)科学技术—等奖—-“车载多传感器城市街景移动测量系统”(2/7)
  2014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车载多传感器城市街景移动测量系统”(2/15)
  2012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地面移动激光集成关键技术方法及其软硬件产品和应用示范”(3/15)
  2012获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3/15)
  2013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校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2013年被广东省科技厅聘为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
  2012年获《遥感学报》十大优秀审稿专家 荣誉称号
  2011年获首都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010年 所指导研究生论文获第一届全国激光雷达大会十佳优秀论文奖
  2007年获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荣誉称号
  2007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
  2004年获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 (9/15)
教学情况:
  本科生:《摄影测量基础》、《移动测量技术》
  研究生导师,迄今共指导30余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
主要学术兼职:
  北京测绘学会十二届理事、第三届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激光雷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关话题/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德民
    简介周德民,现为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出任国际学术期刊Ecohydrology&Hydrobiology编委。2011年开始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信息与生态水文学教育共同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生态水文项目专家组成员,目前是国际水文计划第八阶段计划工作组(IHPWorkingGroup.WG)亚太区三个成员之一。此外,兼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胜男
    个人简介姓名:张胜男出生年月:1965年10月性别:女籍贯:北京市西城区电子信箱:zhangshengnan26@sina.com;cnuzhangshengnan@163.com;教育与工作背景先后就读于内蒙古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986年7月内蒙古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后到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任教,硕士生导师。在综合性较强的旅游学研究领域,形成了多学科融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振鑫
    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籍贯:辽宁省大石桥市硕士招生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      电子邮箱:zhangzhx@cnu.edu.cn,zhenxin066@163.com      1、教育及工作经历      2016.09至今首都师范大学教师      2018.12-2019.12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琳
    个人简介学历:博士职称:教授籍贯:江苏Email:hi-zhulin@163.com方向:遥感和GIS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地面沉降模型与风险评估,地质体随机建模教育与工作背景2007.7-现在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2014.07-2015.06LosAlamos国家实验室,访问2009.08-2010.02澳洲CSIRO水土研究所,访问2004.09-2007.07吉林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 蜜
    个人简介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方向:InSAR形变监测、遥感图像处理Email:mierc@163.com教育与工作背景2006.7-至今首都师范大学教师2014.7-2015.7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访问2011.9-2012.3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访问2003.9-2006.6武汉大学博士2001.9-2003.6武汉大学硕士1997.9-2001.6武汉大学学士科研论文M.Chen,J.Strobl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蓓蓓
    个人简介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籍贯:河南Email:applechenbeibei@126.com研究方向:区域地面沉降教育与工作背景2012年8月至今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师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后2009年7月—2012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博士2007年7月—2009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硕士科研论文1.ChenB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段福洲
    个人简介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籍贯:湖北Email:duanfuzhou@263.net方向:航空遥感数据采集技术及其在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等领域的应用教育与工作背景2007.7-现在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2001-2007首都师范大学博硕研究生1997-2001武汉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本科科研论文[1]段福洲等村镇民俗旅游景观三维可视化方案设计2010.8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DuanFZ.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戴湘毅
    个人简介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籍贯:湖南Email:realnae@126.com研究方向:世界遗产、遗产社区及旅游发展教育与工作背景2012年7月—今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师2013年6月—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2009年10月—2010年3月UNESCOOfficeinBangkok,Intern2008年9月—2012年7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暨北京大学世界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侯丽丽
    简介 职称:讲师邮箱:lili.hou@cn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多孔介质多相流运移,地下水和包气带污染水文学    教育背景  博士Ph.D.,UniversityofOklahoma,Norman,OK,UnitedStates,2014  工学硕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2010  工学学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2007    工作经历  2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宫兆宁
    个人简介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籍贯:山东青岛Email:gongzhn@163.com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遥感技术及地学分析应用教育与工作背景2006.7-至今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师2014.8-2015.8美国南佛罗里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