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体育学院(原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始建于1956年,位于北京北三环西路11号,毗邻著名的京城八景“蓟门烟雨”蓟门桥西北角。我院经4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具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我院从1985年起开始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20年来,专业结构日趋完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现有体育学所辖四个二级学科专业及应用心理学硕士专业点。特别是为主动适应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大量高级体育赛事管理人才的需要,为国家和北京的体育事业积极服务,从2004年起新增设“体育赛事管理”研究方向,专门培养能从事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管理的硕士研究生。
我院研究生导师队伍由40多位各学科著名的教授、学者组成,其中有全国知名的体育教育训练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孙民治、运动人体科学教授姚鸿恩、运动训练学专家延烽教授、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周登嵩等。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项目管理专家邱菀华教授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康戈武研究员兼任我院硕士生导师。我院的研究生培养具有较高的质量,历届毕业的研究生大多工作在国家机关、在京高校和各级科研机构,大都已成为各单位的骨干或业务中坚。
欢迎全国体育院(系)、(中)医学院、大中学体育教师等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并接受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条件的推荐免试生入学。我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中的政治和外语(英)由国家统一命题,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由我院自己命题(考试科目代码详见后);专业方向课考试、英语口试及同等学力加试在复试中进行。我院接受医学院校及相关院校教育、心理、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考生调剂。为方便各位考生,我部备有部分参考书。有关专业课辅导等事项请直接与研究生部联系。指导教师不接受咨询!
招生单位代码:10029
招生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地址:北京北三环西路11号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邮编:100088
电子邮件:yjsb@cipe.net.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 |||||||
040203 应用心理学专业 | 6 | ||||||||||
01 青少年学生体育参与的心理动力 | 李京诚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13教育学(100分)及运动生理学(50分) ④ 414普通心理学(150分) | 体育概论 运动训练学 | ||||||||
02 体育运动心理测量与评估 | 殷小川 | ||||||||||
03 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脑机能评定 | 任未多△ | ||||||||||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 23 | ||||||||||
04 体育教学论 | 周登嵩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11教育学(100分)及体育概论(50分) ④ 411体育管理学(150分) | 运动心理学 体育史 | ||||||||
05 体育课程与教材 | 杜俊娟 刘平江 | ||||||||||
06 社会体育研究 | 李相如 | ||||||||||
07 体育社会学(含奥林匹克运动) | 赵 立 董 杰 |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 ||||||||||||
08 体育产业及营销策划 | 杨铁黎 骆秉全 王子朴 | |||||||||||||||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 18 | |||||||||||||||
09 体育保健康复理论与应用 | 姚鸿恩 荣湘江 周 军 张玉芹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12人体解剖学(100分)和生物化学(50分) ④ 412人体生理学(150分) | 运动生物力学 体育概论 | |||||||||||||
10 运动生理病理学 | 阎守扶 朱一力 王蕴红 吴 昊 | |||||||||||||||
11 国民体质与健康 | 洪 峰 | |||||||||||||||
12 运动技术诊断 | 钱 雯 张 健 | |||||||||||||||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 46 | |||||||||||||||
13 体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篮球 田径 体操 | 李颖川 于振峰 王守恒 刘 月 张全宁 王向宏 谭朕斌 余丽华 陈 钧 李鸿江 王保成 席凯强 王 港 冯晓东 尹 军 吕 青 王文生 齐力新 张学纲 杨 萍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11教育学(100分)及体育概论(50分) ④ 413运动生理学(150分) | 运动训练学 学校体育学 |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 ||||||||||||
14 运动训练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 延 烽 赵志英 徐向军 肖 杰 | |||||||||||||||
15 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 | 李相如 | |||||||||||||||
16 运动项目职业化与发展 | 孙民治 | |||||||||||||||
17 体育赛事管理 | 邱菀华△ 李鸿江 李颖川 王守恒 骆秉全 王 蒲 | |||||||||||||||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 | 7 | |||||||||||||||
18 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 周之华 | 同上 | 同上 | |||||||||||||
19 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与发展 | 康戈武△ | |||||||||||||||
(注:带△号为聘请院外导师或与外单位联合招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