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非洲,一块充满希望的大陆,农业是很多非洲国家的主要产业;中国农业大学,一所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和排头兵,为人民的饱暖和安康持续作出贡献。长期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校积极参与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科特迪瓦到肯尼亚,从赞比亚到坦桑尼亚,与我校有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非洲国家面积覆盖了非洲90%以上的陆地。承担中国政府为非洲安排的技术培训项目、培养非洲留学生、“小技术大丰收”中坦农业合作项目……多年以来,我校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现在,党委宣传部联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等部门、学院,对我校中非合作的成果进行梳理,以飨师生。
11月23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的微博上转载了一篇题为《非洲烙饼与重庆火锅 被种玉米改变的年轻人》的报道,这篇报道里讲述了6位中国和非洲学生因“小技术大丰收”中坦农业合作项目发生的故事,也让这个项目被更多的人知晓。
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研究专业2019级博士生李嘉毓是赵立坚转发报道中的主人公之一,赵立坚的转发让她非常惊喜,“很荣幸我们在非洲的项目能够得到外交部相关部门的认可,非洲经历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嘉毓的导师是我校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也正是他拉开了“小技术大丰收”项目的序幕。
用“播种绳”推广的增产技术
2010年,在世界银行工作的李小云走访“坦桑尼亚南部粮食走廊建设”的可研论证工作时发现,作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的玉米产量却非常低,平均亩产只有150斤左右,这相对于同期华北平原动辄亩产800斤以上的中国,差距无疑非常巨大。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李小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是土地贫瘠吗,似乎并不是这样。经过调研,李小云发现了问题所在,“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种植密度不够,1亩地普遍只种1000株左右。在中国,密植的玉米,1亩地起码要种4000株。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坦桑尼亚,没有农民懂得。”
2018年3月-李小云教授与当地农业官员在在当地调研农户情况
发现了问题,剩下的就是解决问题了。在李小云团队去非洲开展农业合作之前,很多国家都曾经对非洲进行援助,但是缺乏引进当地实用的技术。李小云表示,以前的援助者提供很多超越非洲发展情况的方案,比如灌溉农业、机械化农场等。坦桑尼亚严重资本缺乏,小农户极少有人买得起拖拉机。就算能买得起,也用不起,承担不了高昂的能源、维护等成本,还有道路条件不足造成的损耗。这些都造成了之前推广的技术水土不服。
李小云和团队成员提出了“平行经验”的概念,“就是考虑当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采用那些最简易、最朴素、最容易被当地农民接受和采用的技术。”
为了寻找非洲用得上的平行经验,李小云和团队成员深入村庄搞调研,他们选中了坦桑尼亚东部莫罗戈罗省的佩雅佩雅村。
经过调研,李小云团队发现了中国上世纪的技术恰恰是相对好用的技术,“在过去,我们长期有过和非洲国家类似的阶段。在农业生产劳动密集的时代,我们通过合理密植、有机肥、间作、轮作等许多技术维持了我们的生计。我们在非洲推广这些经验,对他们来说,是现阶段具备可操作性的增产技术”,李小云说。
李小云团队设计了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方案,这套方案考虑到农户普遍没钱购买化肥,设计了以合理密植、间苗、中耕除草保墒为核心的,不施化肥的旱作密植种植技术。因为没有灌溉,化肥的利用率很低,而密植和中耕除草等都是劳动密集,不要过多地外部资金,从而实现玉米在低水平基础上的提升。这也是李小云团队首次到海外开展行动性的项目,让中国的农业发展方案在海外得到应用,探索中国发展方案在国外落地生根,也是团队去坦桑尼亚的初衷。
方案设计好了,周圣坤老师指导制作了“播种绳”,让当地农民可以直观掌握播种间距问题。“绳子每隔30厘米系一条彩带,用以标记播种的点。我们在田地里插上了木桩,播种时,把‘播种绳’两头绑在木桩上,农户们按照绳子上彩带的位置进行播种,这样就确定了精准株距。行距则通过摆放在垂直于‘播种绳’的一根长75厘米的木棍确定。一行播种完成后,农户们将木桩移到地上木棍的另一端,如此往复。”现任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以下简称“全球学院”)执行院长的武晋教授曾多次在田地里,拽上绳子,手把手地教农户“播种绳”的正确使用方法,谈起绳子的使用方法,武晋如数家珍。
当地妇女手拿项目收获成果
1袋是坦桑尼亚农村特有的农作物产量计量单位,在过去,当地1英亩玉米只能收获3-4袋,但是在采用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第一年,示范户的产量就有12袋之多,李小云团队推广的技术在当地获得了成功。
从佩雅佩雅村开始,玉米密植增产这个小技术在莫罗戈罗省的乡村逐渐推广开来,目前已经有10个村的1000多户农民用上了这个技术,据莫罗戈罗省省级行政秘书埃曼努埃尔·卡洛贝洛介绍,玉米增产项目已经在当地取得很大成就:一是使更多农户开始使用改良的种子;二是加强了农业推广员与农户之间的沟通联系;三是促进当地苏科因农业大学的技术推广服务质量;四是为当地政府、高校人员去中国参观学习提供了机会。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法图玛·穆卡姆巴在佩雅佩雅村生活了大半辈子,52岁的他还清楚地记得李小云团队十年前来村里的情景,他发现来村里的中国专家很不同,他们异常关注村民们生活的细节,问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情况,最爱做的是下地观察玉米的长势。莫罗戈罗省前副省长的慕康果告诉记者,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像中国****这样,频繁进入普通的农家,进入一块块农田。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李小云团队看起来非常寻常,从2011年开始,李小云就带着我校的老师们频繁出现在坦桑尼亚的田间地头。“很多西方援助国在当地都会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场所。所以对于初来乍到就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还总往田间地头跑的我们,农户们其实是充满好奇的。在中国人思维里,深入一线、言传身教是身为老师应尽的责任”,全球学院唐丽霞教授曾多次去坦桑尼亚工作,深入一线更是家常便饭。
师生访谈坦桑尼亚村民
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实践的同时,李小云团队还组织了大量走访调研。现任全球学院院长的徐秀丽教授2013年第一次到访坦桑尼亚的一个月时间里,撰写了300多页的调研笔记。那段日子里,她的作息像时钟一样规律:早上六七点起床,走村串户,和农户们聊天,做访谈,晚上吃过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将白天的场景复制出来,形成笔记。这是徐秀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国外调研,也是最难忘的一次。
局面的打开不止限于老师们调研的付出,因为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传统的力量非常强大,人们传统上形成的种植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从来没见过那样种玉米的,太复杂,也太辛苦了,投入的劳动,要多出来很多,但收益如何,尚未可知”,和很多村民一样,穆卡姆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新技术。
在佩雅佩雅村推广技术的第一年,只有一位叫沙玛的执行官员表示愿意试一试。但前提条件是,不能在他自家的地里试种,而是在村里一块很小的公用土地里种植。
勘查土壤状态,挑选相对优质的种子,合理的株距行距种植、定期锄草和浇水……在按照中国技术辛苦耕作了一季后,沙玛惊喜地发现当年产量就提高了整整一倍。也是从那时开始,中国技术真的可以增产在佩雅佩雅村逐渐传开,尝试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帮助当地公共设施建设,李小云团队帮助佩雅佩雅村平整了村里的公路,建起了村公所,村民头一次有了议事办公的地方。
在武晋看来,修村公所和教农民种地并不是工作最难的,最难的是中非思维文化的差异。“我们修路,建村公所的时候,当地人认为这是中国人要做的项目,并不是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一下建好,这对于中国援外项目来说是更容易做到的事。但是,我们更希望强调的是做好示范启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武晋说。
坦桑尼亚佩雅佩雅村
在这方面,中国智慧和经验发挥着作用,李小云团队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坦桑尼亚方的主动性,让当地人能成为主导力量,也就是发挥了中国扶贫中常见的变输血为造血的方式。
在佩雅佩雅村,老师们试图在一些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时,让当地农民也参与其中,侧重传授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而避免过多的资本介入,也侧重带动当地政府人员主动来做这些工作。
当地人主动介入在村公所中就可以看出,团队参与创建的第一个村公所还是黄墙红顶的中式风格,从第二个村子瓦辛巴村开始,当地村公所就非常具有当地特色了,因为从外观设计到颜色搭配大多出自当地村民之手。
“这意味着,我们的项目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从这一阶段开始,我们刻意退后一步,让当地政府主导主动去做。”武晋说,第一阶段主要还是靠中国专家的引导,第二阶段时,他们开始注重当地政府的能力建设。
一方面,李小云团队邀请上级官员多次访问项目点,给村里的政府官员以执行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或在当地开展培训活动,或是邀请官员来到中国参观学习,实地观摩中国基层干部是如何“包村包户”的。李小云将其称之为“技术性经验示范”之外的“制度性经验示范”。
目前,“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在坦桑尼亚已经拓展到10个村庄,累计培训超过一千户农民。团队还积极聘请当地人担任农技推广员,以把中国的技术推广给更多的当地农民,目前,这样的农技推广员数量已经达到了41人,累计覆盖人口超过2000人。为了鼓励农技推广员,2021年初,莫罗戈罗省政府和中国****一起,举办了奖励农技推广官的活动,奖品是摩托车,鲁维耶马穆也是获奖者之一,这也让他的干劲更足了。
当重庆火锅遇上非洲烙饼
不仅仅向非洲推介中国的农业技术,同时也为中国师生提供田野调查的实践机会,供学生成长是“小技术大丰收”项目的特点之一。2013年以来,人文与发展学院已经派出6届农村区域发展(国际发展方向)本科生,去坦桑尼亚海外实习基地实习,疫情前平均一年一次。
从本科就在人发学院就读的李嘉毓从2015年开始已经去过4次非洲了,第一次去还是本科刚毕业,如今她的博士毕业论文选题,仍是围绕坦桑尼亚的农业发展。“非洲是多样的、丰富的,每一座城市和村庄,都不一样。”
李嘉毓曾经访问过瓦辛巴村,这是10个中坦两国合作支持的村级减贫示范项目所在地之一。在那里,李嘉毓通过观察和访谈村民、官员发现,已经有村民引入了控制作物间距、犁地、锄草、培土等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户的玉米单位产量比以前高了2.5倍。
但发现成绩的同时,李嘉毓也发现了问题,“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使用高产的技术,怎样让当地的村民们愿意也能够使用更好的农业技术呢?”访谈以外,李嘉毓还研究支撑该区域农业运转的制度体系,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而这些只是诸多来自学生们的调研与思考。
学生访谈坦桑尼亚村民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成长,更加具有全球视角”,徐秀丽表示同学们在非洲的调研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有很多同学就是通过调研走上了研究中非合作的科研之路,还有同学毕业后从事相关的工作,而随后的反馈也表明,我们的同学由于有坦桑尼亚的经验,同等条件下比其他人更能胜任相关工作。”
非洲的调研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与工作,还有跨文化的交流。李嘉毓在去非洲前担心当地人和自己不一样,但实际接触下来让她打消了顾虑,“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听来蛮宏大的,但实际上个体之间的朋友式交往,是更有温度更真实的体验。”她甚至喜欢上了当地一种名为“Chapati”的饼,“有点像中国的烙饼,但味道又不一样。有非洲当地朋友知道我喜欢吃这个,会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给我做好多。”
李嘉毓还交到了一位非洲朋友克瑞斯。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克瑞斯曾在重庆留学,这也让他在回到非洲后特别怀念重庆火锅的辣味,更怀念中国朋友们,“当年下苦功夫学中文,是希望能和中国人建立商业合作关系,没想到认识了许多非常要好的中国年轻人。”
今年克瑞斯在非洲结婚,李嘉毓按照中国习俗给他随了份子,这让克里斯非常高兴,“他收了份子后,还说以后会在我结婚的时候,也要给我随份子”,李嘉毓笑着说。
李小云团队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都曾访问坦桑尼亚,与当地官员、****和村民交流,对团队工作进行指导。
不仅是学校领导,李小云团队的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成果多次入选联合国和国家减贫优秀案例库。2019年比尔·盖茨也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和微博邀请李小云发表文章,介绍团队工作。
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李小云团队扎根非洲的故事仍然在继续着。谈起十年工作的收获,李小云认为不仅是非洲当地收获了增产的技术,“其实这些合作项目和活动,给我们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我们学习到了新的作物种植系统,学习到了非洲人如何和缺水、缺化肥、缺钱做斗争,尤其是他们食物的多样性,如何更多地获取植物蛋白等等。这个过程也让我们更好地从全球视角、非洲视角去重新看待自己。非洲人是我们全球化的老师,在相互交流中,我们会接受不同的意见反馈。”
谈起未来,李嘉毓表示:“中非友谊源远流长,我们青年一代应该保持并延续这份珍贵的友谊,增进理解,友好交流,让中非友谊之树长青。”
师生在坦桑尼亚乡村调研后与当地村民合影
与此同时,在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适合播种的季节即将到来,李小云团队的师生们和非洲朋友们又要为新一年的丰收忙碌,用于团队和非洲合作伙伴交流的跨国微信工作群“Do it”也将更加热闹。
记者:刘铮
供图:国际合作与全球农业学院
编辑:孟祥慈
责编:于哲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非合作 | 在非洲种玉米的故事——李小云教授团队扎根非洲十周年纪实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相关话题/技术 工作 农业 交流 经验
孙其信校长出席第八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并致辞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12月6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在山西大同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域有机农业与县域乡村振兴”,旨在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持续深化省校合作,进一步探索建立以发展全域有机农业,推进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论坛在大同设主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向中国农大全球学院发来感谢信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11月30日,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向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发来感谢信,感谢全球学院为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的成功举办做出的重要贡献。信中指出,全球学院积极参与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筹备工作,协助邀请中非代表参会并成功举办“中非合作的全球意义:从政策到实践”平行分论坛。期待学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驻楼伴行 助力成长 中国农业大学首批驻楼辅导员上岗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11月30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驻楼辅导员项目启动仪式举行,首批选聘驻楼辅导员8人,包括2名在职教师、3名在读研究生、3名高年级本科生。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勇出席。启动仪式现场驻楼辅导员项目是学校辅导员队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通过探索师生党员共同参与学生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工作长效机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学校召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议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12月2日上午,学校召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国有资产管理信息交流、业务培训及年终工作。党委副书记李培景出席会议。李培景讲话李培景介绍了党委常委会关于校领导分工调整的决定以及中组部的批复意见。他表示,今后会与国资处和全校各单位同志们一道,共同推进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他对今后大家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面向2035的农业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项目专家咨询会召开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11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面向2035的农业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专家咨询会召开,十余位院士教授提出咨询建议。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康绍忠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教授共同主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中国农大与瓦赫宁根大学合作成果入选2021中国农业科学十大重大进展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11月19日,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1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共计10项。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张福锁院士团队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研究成果“全球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入选。据悉,入选的10项重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中非合作 | 中非学生共话减贫经验,助力非洲发展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11月23日,“1+1+1”跨国青年学习小组成果汇报会在东区新图书馆举行,汇报会的主题是“共话减贫经验,助力非洲发展”。本次汇报会也是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分论坛的一部分。副校长杜太生出席对话会。汇报会现场杜太生致辞杜太生在致辞中对我校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的中国学生和非洲留学生心系非洲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学校召开近期人事人才工作部署会
本网讯近期,学校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围绕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出台有关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的系列制度文件。为使各教学单位深入理解学校“十四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谋划思路,清晰了解各项改革政策及核心要求,11月18日上午,学校召开人事人才工作部署会,面向各教学单位分管人事人才工作负责人进行解读和宣讲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三亚研究院管委会听取研究院工作汇报 审议“十四五”规划
本网讯11月17日下午,三亚研究院管委会召开会议,听取研究院工作汇报,审议《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相关工作。校长、管委会主任孙其信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管委会副主任田见晖,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管委会副主任、三亚研究院院长龚元石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龚元石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苏洲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我校鲜花品控团队助推我国主要花卉种质创新与供应链技术升级
本网讯我校花卉品质调控创新团队带头人为园艺学院高俊平教授,团队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团队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2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广东省珠江****讲座教授1人。2013年入选中国园艺学会“华耐园艺科技奖(创新团队)”。2018年入选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