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发展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生活质量。为进一步研讨推进动物育种“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10月14日下午,第二十一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15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25家企业单位代表汇聚北京,将在为期4天的学术交流中,围绕“良种传天下,科技创未来”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与探讨。本次大会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育种学分会主办,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承办。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8160d692e5ca43b88dea7a1606a114f1.png)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36cf1e9b9d334e6db83369105acc4ad0.png)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efb56b3441b6493080eac4d3f64c3c14.jpg)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3e35bb5cccfb43759043c1a89a749f5a.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吴常信,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农业农业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我校副校长田见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扬州大学副校长陈国宏,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明洲,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长、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宁,我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张沅教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郭晓旭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任、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剑锋教授主持。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5aaa2ba683ad47bb9f98586596b6520b.png)
田见晖代表学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表示,为了推动我国生物种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品种培育与转化三支队伍,在种业创新人才、科研成果评价上实现了新突破。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担负着为国家种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的责任与使命。他希望各位专家代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分享交流成果理念,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作出新的贡献。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d3222952cfd04fb096cd645b1868a707.png)
杨宁首先代表学会对来自全国的专家****表示欢迎。杨宁表示,2021年迎来我国种业的春天,种源安全被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种业发展,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在这样的历史机遇期召开此次大会,意义重大。希望与会代表把握此次学术交流机会,全面分享展示畜禽种业的各项科研成果,共同促进学科繁荣发展。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eae2202c5cd944358c0362b9770d7513.png)
孙好勤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畜禽种业取得了可喜成就。今年是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的开局之年,畜禽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下一步,要重点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攻关、企业主体培育、供种能力建设、市场环境治理五个方面下功夫,破除卡点、补上短板、做强优势。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勇于创新、顽强拼搏,为完成种业振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a3d87941c82e44dbb740c673534a8bf6.png)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dbd8aadd1543461f9b17489670c7e247.png)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75f567d0f9d4494c9bae6e1a98a44b39.png)
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彤、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肖凡、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区健丽分别围绕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870c7b1de6da4983a1bc52a9495493c1.jpg)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60a85d14b179449198ba0dc16c134a11.jpg)
大会向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c9f0d55465074eb6ae86707c692fda64.png)
![](http://news.cau.edu.cn/picture/0/s_8d318fffea34407fa14ccb09940e7c3a.png)
会上,黄路生院士与张沅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系统研究宿主与菌群互作机制 致力缓解畜禽与人类争粮难题”和“纪念吴仲贤教授诞辰110周年专题报告”的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聚焦“良种传天下,科技创未来”,吸引了全国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专家、****积极参与,大会共收到投稿论文摘要747篇,涵盖育种、组学、生物信息、生物技术、统计方法等各个领域。
本次学术讨论会共设置猪遗传育种、家禽遗传育种、草食动物遗传育种、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种业科技论坛、动物育种学教学论坛6个分会场,邀请了吴常信院士、黄路生院士、包振民院士、英国Donald W. Pfaff院士等国内外著名专家作特邀报告。同时,为鼓励更多优秀青年学子投身科研创新,推动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本次大会特意设置了青年科学家论坛,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和合作展示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动物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当天上午畜禽良种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顺利举行,会议研讨了我国动物种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次会议还将颁发第七届“吴常信动物遗传育种奖励专项基金”,旨在鼓励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生产推广和教学中做出成绩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摄影:潘彩清 动科学院 供图)